怀恋江湖(十八)
带在身上的饼干和水都快吃完了,肚子饿得前胸贴后背。
肚子饿的时候就喜欢想曾经吃过的那些好东西,我最爱吃的菜是烤鸭、红烧肉、青椒肉丝,现在肚子一饿又想到那些美味佳肴口水就出来了,不停的往喉咙里吞口水。
可是我现在不渴,口水来的不是时候,于是决定等口渴的时候再想那些佳肴美味。
记得一个典故,说是老曹当年行军打仗,见士兵口渴难耐行走缓慢,于是挥鞭向前一指说,前面有梅到了那里我们就有梅止渴了。
于是士兵马上不渴了加快脚步前行。
老曹是乱世枭雄治世能臣,能忽悠人不奇怪。
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士兵的文化素养大都不是很高的年代,是很好被忽悠的,况且以孟德兄的治军严明和崇高威望,士兵们就算知道自己被忽悠恐怕也只能姑妄信之,到了老曹说的地方没有找到梅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在这个故事里,结果(到底有没有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要你能一想到梅马上流口水就ok了。
解决眼前的困难永远是最重要的,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这是我从这个故事里得到结论(不知这个结论正确否?)。
在这个结论的影响下,我很果断的把剩余的一点饼干和水都风卷残云般消灭了。
虽然不知道以目前的车什么时候能走完高公路,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补给,但我不后悔。
吃完最后一点粮食后,物质上的需要基本得到了填补和满足;精神上却感觉很悲壮很空虚,忽然想起了荆轲,又由荆兄想起了那很著名的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虽然这个想法不吉利,但就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以我对武侠世界的了解和熟悉,对荆轲当然不会陌生。
在我看来,荆轲也许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侠,但绝对是最著名的侠,因为他叫板的人是千古一帝赢兄,在当时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暴君。
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二千多年前的易水边上,易水静静的流淌着,寒风萧瑟,燕丹领着一大批人来给荆兄送行,一把鼻涕一把泪向荆兄弟敬着酒,说着些感激涕零的话;荆兄也说了些你放心我保证既成功又成仁等之类的话后,然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在大秦帝国的历史上,最可怕的人有两个:一个是赢兄;一个是燕丹兄。
赢兄杀人是明刀明枪式;燕丹兄杀人是糖衣炮弹式。
两者相较,燕丹这个人更让人害怕的。
这种随风潜入夜杀人细无声的方式,容易让人不知不觉的上当。
因为他对荆轲兄弟大好了,好到他提出的任何要求荆兄都无法拒绝,最后只有死了。
当然这招也不是燕丹兄的原创,在荆兄之前,专诸、豫让、聂政都曾被人忽悠得心甘情愿的慷慨赴死。
不过只有荆燕组合更出名,更撼动人心。
他俩可谓交相辉映,彼此成就了对方。
如果荆兄没有去杀赢兄,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侠客,别说几千年了,几十年之后恐怕都不会有人记得;燕丹兄因为导演了这幕戏而千古留名,因为这件事,他这一生做过的所有事情都被人忽略不计;如果没有这件事,他死后人们只会记住燕国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整日醉生梦死庸碌无为等着被人吃掉的太子,不过几十年他就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词典而被广大人民遗忘。
在我看来,秦国历史上第一大忽悠是吕不韦,愣是把自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商人忽悠成了相国,主宰秦国命运达十几年。
因为他的忽悠,中华文学词典里多了一个成语:奇货可居。
第二大忽悠燕丹兄可谓当仁不让了,因为他的精彩忽悠,荆兄甚至被后人封为侠客的典范和义士的鼻祖,两千多年来让人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多少文人骚客侠客义士对他们追思遥想感叹唏嘘。
中华文学词典里又因此多了个成语:图穷匕现;还多了一句千古传送的绝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为原本十分悲壮的刺杀增添了几分悲凉的诗意。
吕哥和荆兄为丰富我们中华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仅此就不应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