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不给面子
“怎么回事?”王圣一惊,看了看林开元好不容易才说动这个松江侯帮助自己这些人,没想到这时却起了波澜。
那人说:“官军进攻的地方,正是曲大哥的人所把守的。那个冯威将军把曲大哥的手下五百多人几乎都给杀了,曲大哥一见,立时就红了眼睛,抽出刀子就要和冯威拼命,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林开元和王圣对望一眼,同时说:“走,出去看看。”
林开元心说,这个冯威,没想到杀心这样重,这才多长时间?五百多人就全死了?
众人急步赶往事地点,还没到那里,远远的就听见曲良撕破嗓子的吼声:“老子非杀了你不可!”
林开元等人赶到那里,现遍地尸中,两个年轻人正在死命抱着曲良,曲良手里握着把刀子拼命挣扎着想冲向前面不远的冯威。
冯威却一副冷漠的表情,抱着双手站在那里,他周围有大批龙威营的士兵保护着。只是大部分的龙威营士兵均脸色白,地上有大片的呕吐物。
这些人除了那一百多白杆兵,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杀人,这种血腥场面经历太少,许多人都忍受不了。
“五百多人!大部分都是身患重病的,你竟然都给杀了,老子要你的命!”曲良挣脱开身边两人的双手,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手中刀子直插冯威胸膛,但此时周边都是龙威营士兵,曲良刚迈开两步,就有人一刀磕飞了他手中兵刃,又有两人上前按住了他。
冯威冷冷的说:“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冯某不过是在尽职而已。”
马嫣然分开众人,看见遍地尸身,也不禁怒道:“冯威,咱们来的时候说好是多抓人,谁让你杀这么多人了?”
白杆兵将领李武这时说:“小姐,这事怪不得冯将军,方才我们冲杀过来,这些人拼命反抗,黑暗中我们若是留了手,恐怕伤亡必重。”
曲良见王圣等人过来,睁着通红的双眼吼道:“王大哥,你怎么说?”
王圣见这满地死尸,一时也没了主意,他问林开元:“松江侯--。”
林开元虽然也不满冯威好杀,但冯威毕竟是以官军的身份来剿乱民,名正而且言顺。这时若责罚他,不但没有理由,而且还会寒了这些龙威营士兵的心。他思忖了一下,对曲良说:“曲大哥,冯将军并不知道本侯已与诸位达成协议,故有此失。若曲大哥能大人大量,不再追究,本侯保证,必尽全力救治你们这些生病的兄弟,而且让松江府地区免去三年赋税。另外,本侯麾下正缺人手,我看各位也都是一时豪杰,愿请诸位携手,共同辅佐本侯,不知曲大哥意下如何?”
曲良看了看王圣等人,见他们均沉默不语,又见周围全是全副武装的龙威营士兵,知道今天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冯威怎么样了,他仰天大哭一声,而后指着冯威说:“罢了,今天不能取你性命,改日曲某定当上门拜访,以报将军今日厚恩!”说到厚恩两字,直是咬牙切齿。
曲良冷笑一声,对林开元说:“松江侯,你能救其余的无辜百姓,曲某先谢过。只是,让我用五百多兄弟的性命,去换我今后的荣华富贵,嘿嘿,曲某做不出来。”
他挣开拽住他那两人的手,一边转身向远处走去一边说:“曲某今后必取冯威性命,松江侯若要免除后患,尽可以杀了我。”
这时林开元怎么还会杀人?只得任由曲良离开。
王圣还要去追,叶天却偷偷将他拽住了,摇了摇头,还有十几个曲良的手下跟随着他走了,转眼消失在黑暗中。
王圣叹道:“这位曲大哥心直口快,却是重情谊的很。”
吴巳年在一旁说:‘老曲没跟着松江侯,实在可惜了,听人说他文武双全,好象是揭氏的外门弟子呢。”
“揭氏?”林开元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个姓氏很奇怪,他在印象当中好象曾经听说过,是个挺有名气的人。
“就是江西广昌县邑廪生揭衷熙,这人精通兵法,门下弟子无数。有个儿子更是强爷胜祖,军事、天文、数学无所不精,名叫揭喧。”王圣在一旁说。
林开元‘啊’的一声,终于想起来了,这个揭喧也是明末抗清人物之一。在历史上可是大有名气的人,著有一部“揭子兵法”,在中**事百科全书中被定为“兵经”,后世对他推崇备至。林开元到南京之前,心中还曾惦记着这人,想把他收做手下来着,没想到这次却把揭氏的一个外门弟子给得罪了。
林开元可惜的说:“本侯也曾听过揭喧的大名,若是曲良不走,就可和揭喧拉上关系了,可惜,可惜。本侯本想结识他,却不成想先和他结了仇。”
冯威在一旁不屑的说:“什么军事、天文无所不精?只怕都是吹出来的。别的不说,就是军事一途,冯某也未必就输了给他。”
林开元瞪了他一眼,冯威却装作没看见的样子,把头扭向一边。他平生只服一人,那就是秦良玉。何况现在虽然跟随林开元,说到底只是因为马嫣然的缘故,否则他早就回了石柱了。对林开元,他还是少了一份敬畏心。
吴巳年说:“松江侯也不用着恼,那曲良不过是揭家的外门弟子而已,得罪了他也未必就是和揭氏结仇。”
林开元点了点头,把这事抛在脑后,吩咐王圣等人将现场的尸身清理掉,然后原地待命。
林开元则和马嫣然、冯威带领龙威营士兵回到营地。
第二天,林开元回到自己府中,把李集叫了过来,要他拟一份奏章,向朝廷说明情况,请求对这些乱民从轻落,并免松江府百姓三年赋税,另派御医来松江府,治疗百姓的怪病。
李集听到乱民患病的详细情形,说:“侯爷,属下知道这些人得的是什么病。”
“哦?”林开元问:“你怎么知道的?”
“属下的一位远房亲戚患病后,曾求属下帮忙,所以对这病知之甚详。”李集说。
“真的?这到底是什么毛病?”林开元问道。
李集说:“此病名为射工,又称水毒,凡有山洞溪水、水泽沼地处,百姓均易染病。本来青龙港未堵的时候,此病不过是偶有作,但自从青龙港没落后,这水毒的作竟是一年胜似一年。”
林开元重重的一拍桌子,叫道:“我明白了!原来是血吸虫病!”
“血吸虫?”李集奇怪的问道。
林开元笑着说:“既然知道是这病,那就应该有办法医治了。你先将奏折写好,然后封投通政司。”
李集问:“侯爷不是有专奏权么?为何还要走这程序?”
明朝上奏折的程序是先交通政司,由通政司转交司礼监,再由司礼监转交内阁票拟。这样一来,皇帝就省了许多事,而内阁的工作量则进一步加大,当然权力也就大了许多。内阁是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辅甚至比以往朝代的宰相权力更大。
林开元说:“专奏权,还是少用的好。”
他现在根基不深,虽得皇帝信任,但也不想有点事情就密折专奏,越过史可法和马士英。滥用专奏权时间一长,恐怕内阁就会对这个林侯爷有看法。本来林开元和史、马二人现在关系融洽,可不想因为奏折的事情得罪了他们。
李集拟好奏章走后,林开元马上拿出psp查看有无关于血吸虫病的记载。
良久,林开元收起psp。
根据上面记载的一些现代医学知识,这病治疗并不多难,看来御医来不来已经不重要了。只是对于晚期的病人来说,由于肝部已经展为不可逆转的纤维化病变,治起来一点把握也没有。
这还是小事,最难办的就是如何能将此病去根。
血吸虫病以钉螺为唯一的中间宿主,人和动物是终宿主。要想铲除此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中间宿主灭掉。但林开元知道,江南地区沟河纵横,尤其是青龙港堵塞后,太湖水流不通,大量钉螺在其中繁衍生息,想灭了这些钉螺谈何容易?
不过,也许可以以此为借口,要求朝廷重开青龙港口。林开元想,这样的话,不但能缓解钉螺肆虐的问题,而且还可以以青龙港为中心,盘活整个松江府的经济。
现在可不比洪武年间以及明朝中期,那时海禁非常严厉,号称“寸板不得下海”。
但是崇祯还没死的时候,就曾经下令再次开放了海禁,只是那时的大明四处起火,朝廷消灭叛乱还来不及,崇祯也没时间来照顾海上。
籍着这个由头,林开元想,自己若要求重新开放青龙港,估计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对声音。
不过还没等林开元将开放青龙港一事上奏给弘武皇帝,他的那个奏折却已经引起了一番风波。
免松江府三年钱粮和派御医一事,内阁票拟并无任何反对意见。但对林开元所说要从轻处理乱民一事,史可法、姜曰广这两位内阁大臣却称“从犯可免,恶必除”,要林开元将其捉拿至京法办。
马士英入阁之后野心膨胀,他本来也认为应对这些乱民领处以重刑才对,但辅史可法既然提出严惩这些人,他就来个反其道而行,坚称这些乱民闹事事出有因,并非造反,可以网开一面。
但内阁四人中,马士英虽然仅居史可法之下,姜曰广、王铎和他却没一个一条心的,都支持史可法。于是,票拟最终还是按照史可法的意思上呈御览。
内阁票拟上报弘武后,弘武看了林开元的原奏章和票拟意见,于是批复--将乱民恶交由松江侯处理。
史可法见到批复,却来了个“造反大罪,当付有司论处,松江侯无权过问。臣宁死不敢奉诏”,居然将皇帝意见封驳了。
他以拥立之功得进内阁,贵为辅,虽无操莽之心,但毕竟手握重权,还是给了新皇一个下马威。
林开元得到消息后,心说,老史和我关系不错啊,怎么这次这么不给面子?
但他也明白,史可法坚持要求惩办乱民,也是抱着一番为国为民的心思,并非是有私心。
林开元心想,现在也是时候去趟南京了。一是为了这事,二是为了开通青龙港,另外,自己军队的武器装备还不齐全,尤其是枪支一类,若能从南京弄些出来那就最好了。
而且,自己这龙威营的名分也是一个问题,虽名为水军,但明朝并无纯粹的水军编制。现在没人说什么,但随着以后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备不住就有人说自己蓄养私军。这次去南京,还要把这个问题明确一下。
正在屋子里思索,管家许忠轻轻的敲了敲门,得到许可后走了进来。
“有什么事?”林开元问。
许忠贼忒兮兮的从怀里掏出一包物事,“侯爷,这是小人给您老人家配的蒙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