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还你一个真实的司马懿(1)
我们这本书,写的是两晋南北朝的人物。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彩纷呈的时期。找两个词来作为这个时代的关键词的话,一个是“混乱”,另外一个,就是“对峙”。在这三百多年间,除了在西晋时期,中国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局面,从西晋末期开始,一直到南北朝末期,华夏大地一直处在割据和对峙当中。这种对峙,还不是三国后期那种三方鼎立的形势,而是像东汉末时群雄割据那样,是多个政权并存的。这些政权,除了东晋存活的时间还比较久,其他的,无论是南朝的宋、齐、梁、陈,还是北方的十六国政权,都是建国不久即告灭亡。另外,从西晋末,东晋初开始,被视为“正统”的晋王朝就偏安江左,而整个北方中国则被大大小小许多个政权所占据,而且这些政权的建立者大多是少数民族,这就是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汉人的晋王朝和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矛盾遂成为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此外,就是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彼此间也是征战不休的,这就使得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变得复杂无比,堪称地地道道的“乱世”。
不过乱归乱,我们经常读史书或者历史演义小说的可能会现这样一条规律:历史往往要比较乱时才会精彩。精彩的原因,其实就是那句简单无比的古话,所谓“乱世出英雄”,很多非常有特点的历史人物,若是放在和平时期,或许还得不到那样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呢。两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无数的风云人物,这些人物或睿智,或勇武,或忠贞,或旷达,或催人泪下,或令人解颐,可谓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千年之下,他们的事迹都足以令人津津乐道。可惜的是,或许因为这段历史乱得有点离谱,后世的小说家,几乎没有哪个肯选取这个时期作为题材,把它用通俗的语言演绎出来,以飨世人。因此我们不无悲哀地现,无论是先秦两汉三国,还是唐宋元明清,差不多历朝历代都有些历史人物的事迹被写进小说,拍成电视电影,甚至作为人物角色被编进游戏,唯独两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就像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历史时期,几乎没有什么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是以这个时代作为背景的。
当年明月接受报社采访,在被问到《明朝那些事儿》的写作缘起时,他解释说,随便找个什么人,问他明朝的代表人物时,回答居然是魏忠贤,这让他感到悲哀,因此才萌生了以比较诙谐幽默的方式将明朝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念头。我想,如果我去随便找上一个什么人,问他,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恐怕结果会更加令人沮丧,怕是连个魏忠贤这种类型的都举不上来了。一段这么精彩的历史就这样被淹没在时间的尘沙中,我不落忍,相信大伙儿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以轻松而愉快地态度将这段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再现出来,这就是《漫说两晋南北人》这本书的意义所在了。
要将三百年间的风流人物一一细数,要将那么纷繁错杂的头绪一一理清,我把它看作一次勇敢的尝试。可是这种尝试在我写到第一篇时就遇到了阻碍。这个摆在面前的现实的问题就是:这个时期的人物,我该从谁开始写起。从历史本身来看,西晋王朝是由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建立的。放眼二十五史,哪一部都是把叙述帝王之事的《本纪》放在最前面,因此写这段历史的人物,晋武帝司马炎理所应当被放在第一位。可是问题马上就来了。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传统,开国之君登基做了皇帝,往往要把他老子,他爷爷,甚至他家祖宗都追封为皇帝,以示对他们的追思。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三国中的魏国,它实际的建立者是魏文帝曹丕,可是曹丕代汉建魏以后,还把他老子曹操追封为魏武帝,表示国家得以创建,籍的都是父亲的功力。我们更加熟悉的唐朝,实际的建立者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以后,把他父亲李渊尊为唐高祖,也是一样的意思。当时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以后,把他老子司马昭追封为晋文帝,把他大伯司马师追封为晋景帝,这还不算完,他还得让他那九泉之下的爷爷也也享享福,追封他为晋宣帝。司马炎这么干,也算在中国历史上创了记录了,一般皇帝玩追封,也就封到他老子就算了,因此大伙儿看到这心里可能会犯嘀咕了,说司马炎你犯得上吗,你爷爷都死了多少年了?他跟这皇帝的称号有关系嘛?
您别说,还真有关系,司马家能够篡夺了魏国的江山,最终建立晋朝,那是他们祖孙三代人逐渐的积累和非比寻常的耐心才得以实现的。这种实力的积累,那可不是三年五年内就能够完成的,司马炎和他老子司马昭,那都只是这种积累的继承者和受益者,最初开始这种积累,逐渐把魏国的大权揽到自个儿手里的,还得追算到司马炎他爷爷身上。看到这儿您可能要急了:说了半天,弄这么神秘的样子,司马炎他爷爷到底是谁啊?这人说出来,大家都熟悉,他就是晋宣帝司马懿。而我们这部书的故事,也就从司马懿开始正式拉开序幕。
司马懿能够这么出名,能够被这么多后人熟知,不是因为他是晋朝名义上的任皇帝,也不是因为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爷爷,真正的原因,如果被埋在地下的老头子知道了,估计他得哭。说穿了,司马懿能红,多亏了《三国演义》,说得更到位一点,都是因为他给诸葛亮演了一回配角哇。因为《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读过《三国》的朋友对这个魏国后期的主要谋臣一般不会怀有什么正面感情。这两年“三国”的话题在社会上很热,易中天等学者指出,《演义》中神话诸葛亮的必然结果之一,就是牺牲掉许多三国时期同样非常牛拜的人物,让他们成为孔明的陪衬。这些人是很冤的,其中一号冤大头就是周瑜。周瑜的被冤指数最高,这是毫无疑问的,那么二号是谁呢?有人说是鲁肃,我看未必,其实司马懿也是受害者之一,为了衬托孔明的牛拜,司马懿的能力在书中被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有人可能要问了,司马懿到底有多牛拜?诸葛亮活了五十四岁就死了,一半是被累死的,一半是被司马懿拖死的,司马懿牛不牛拜?刘备建立的蜀国是被魏国灭掉的,可是魏国又是被司马懿和他的子孙取代的,司马懿牛不牛拜。可以这样说:始移魏祚者,司马懿也。这篇文章里,我们就来还你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司马懿。
司马懿(公元179~251),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温县招贤镇)人。司马懿在《演义》里出现得比较晚,一登场就开始跟诸葛亮较劲,关于这个人物早年的事迹,大家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其实司马懿比诸葛亮还大两岁,跟诸葛亮一样,司马懿还没出山时就已经名气很大了。后人评价三国时期最优秀的谋臣智匠,有“卧龙、凤雏、幼麟、冢虎”之称,卧龙和凤雏大家都熟悉,说的是诸葛亮和庞统,幼麟呢,说的是蜀国后期的顶梁柱姜维,这冢虎呢,说的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角司马懿了。“冢虎”的意思跟“卧龙”一样,意思是盘伏在石冢中的猛虎,用以比喻待时而起的大才之人。《晋书•司马懿传》里说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常慨然有忧天下心。”这样来看,司马懿不但从小才能过人,而且胸怀壮志。这么一个人才,那些想要成就一番大事的,不会对他视而不见的。这些人当中,曹操是最能识别人才,也是最爱惜人才的一个,司马懿跟曹操和他的子孙们,注定要有一场不得不说的故事。
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几经变革。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过“世卿世禄”制度产生。秦统一后,官吏的任免多以军功来决定。到了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础上,建立和展了一整套选举统治人才的选官制度。这套制度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任子、纳资及其他多种方式,不限于一途,其中察举就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地方上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方式,体现的是尊重乡里舆论对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来到了魏晋时期,才由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司马懿年轻的时候正是东汉末年的乱世,当时采用的选官制度仍以察举和辟除为主。
建安六年(公元2o1年),司马懿被他的乡郡推举为上计掾,这职位主要负责向中央汇报郡国一岁中的租赋、刑狱、选举等情况,不是个多大的官儿。当时曹操刚刚被拜为司空,他听说他司马懿是个人才,于是派人请他到自己府上任职。在曹操身边做事,可比做个小小的上计掾强多了,可是令人意外的是,对这样的任命,司马懿居然不想接受。这倒不是因为司马懿架子有多大,还得跟诸葛亮出山那时候似的,要人家三顾茅庐来请。司马懿不肯接受曹操的任命,主要还是因为他瞧不大上曹操这人儿。
曹操是西汉相国曹参之后,他爷爷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被封为费亭侯,因此从家世来看,曹操是没问题的。问题就出在他老子曹嵩这一辈儿上。其实曹嵩本姓夏侯,后来被曹腾认为养子,这才改了姓,继承了侯爵。既然是个养子,那身世就很值得怀疑了。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费半天劲也没能闹清楚这个曹嵩到底是个啥样人物,因此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曹参的后人,其实天下人有好多都瞧他不起,以为他们爷俩不知是从哪个野路子里冒出来的。曹操从小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究学业,这种性格和作为很难让人把他跟匡世之臣的形象联系起来。另外,虽然曹操在头一年里(公元2oo年)以少胜多,在官渡击溃了袁绍的十万大军,可是袁绍在河北毕竟实力雄厚,因此曹操是否就是值得托付的英主,还很难说。最后,司马懿“慨然有忧天下心”,这时候的他,想的是去做一个匡扶汉室的名臣。而曹操呢,在建安元年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从此取得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当时天下的明眼人都看得出,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他想做的,其实是篡取大汉的江山,这样一个人,司马懿哪里愿意跟他共事哩?
当时司马懿脑子一转,已经想好推辞的理由了。他对曹操派来的使者说,自己以前中过风,经常病,起病来全身麻痹,连日常起居都没法自理,哪里还能去做什么官儿哩?光说不行,还得演,司马懿这话一说完,立马就口歪鼻斜,全身抽搐,起病来。使者没见过起病来这么吓人的,赶紧跑回去跟曹操汇报。曹操听了很不爽,怀疑司马懿这是编瞎话儿骗他,于是夜里派人黑衣蒙面,扮作刺客的样子,悄声摸到司马懿房里去。司马懿聪明着呢,他猜到这人一定是曹操派来试探他的,于是故技重演,横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副我是麻痹我怕谁的架式。刺客拿刀在他头上比划两下,也不见司马懿有啥反应,只好回去向曹操如实禀报。曹操听了以后,对司马懿有病的事仍然将信将疑,可是司马懿掩饰得一点破绽没有,曹操也不好强人之难,只好暂时放弃了邀他做官的念头。
后来,曹操彻底打败了河北袁氏,然后自封为丞相,一时间更是威势无2。他立志混一宇内,想要兼并各路军阀,于是笼络人才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派人刺杀司马懿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后来他听人说,司马懿有时在家读书,有时出门会客,行动自如,一点也没有麻痹和偏瘫的症状,于是又派人前去征辟。司马懿一看曹操的使者又来了,立马又要习惯性地抽搐,使者早就得了曹操的吩咐,看见这家伙又要开演,于是冷笑道:“嗯,装,继续装。一见我就抽,老抽,你以为你是酱油啊?丞相说了,这回要是再敢推辞,就把你抓起来,关到黑牢里去,你要想抽就到那儿去抽吧。”司马懿一听,害怕了,马上向使者表示自己就算是抽了,也是因为激动啊。然后就乖乖地去就任了。
司马懿来到曹操阵营以后所任的第一份官职,叫做文学掾。这个官职,顾名思义,平时主要负责起草个文件,整理个典籍啥的。对文学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曹家父子三人,曹操,曹丕,曹植,个个都是大文学家,其中最拿文学当回事的就是曹操的二儿子曹丕了。司马懿加入曹操阵营的时候,曹丕已经被封为太子了,因为文学掾是个文学侍从的角色,司马懿跟曹丕接触的机会很多,俩人感情非常不错,这也是后来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对司马懿那样信任而倚重的原因之一了。
因为才能显著,司马懿官升得很快,在曹操帐下效力期间,他历任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薄等职。尤其是丞相主簿,虽然这官儿衔不算大,可是它实际上相当于丞相的秘书。古代的秘书,权利不比现在的小啊,上至中央元,下至厅长局长,有点机密的事情,瞒得过谁也瞒不过秘书啊。另外,做得了这个官儿的,能力上若是不过硬的话,做丞相的也不敢把事情交给他办啊。因此司马懿的本事是受到曹操相当程度的肯定的。不过这些官职,说来说去还都是文官,这样的平台,是不足以让司马懿展示他的军事才能的。
机会很快就来了。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要西征盘踞在汉中的张鲁,司马懿仍以秘书的身份随行。在路上,他向曹操进谏道:“刘备使诈,抢了刘璋的地盘儿,巴蜀之地的百姓对他还没有真心归顺呢。现在他不说留在成都安抚当地百姓,反而去远争江陵,这对咱来说可是个好机会,绝对不能放过啊。要是咱们这一趟能讨平张鲁,耀威汉中,益州也一定会人心惶惶,在这样的时机下,我们兵攻打刘备的大本营,他们的防御一定会土崩瓦解的。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让他的势力稳固下来,以后再想打可就难了。圣人不能违时而动,也同样不可坐视时机流走啊。”应该说,这段话所陈述的观点非常正确,充分显现出司马懿的才略和睿智,可惜这时曹操不知是上了年纪还是咋的,老是犯糊涂,他听了司马懿的话,只是淡淡地回答道:“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当时曹操若是真能采纳司马懿的建议,可能后来诸葛亮连六出祁山的机会都没有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司马懿后又跟随曹操,参与了讨伐孙权的战役。这一回,孙权吃了大败仗,他赶紧派人向曹操上表称臣,同时劝曹操亲登帝位,让他代汉以自立。大家不要认为这个皇帝是好当的,好象劝人做皇帝是什么好事似的。袁术的例子还不够鲜活吗?在那个混乱的时局下,谁向天下人宣布自己要做皇帝,谁就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大家看作是带头反对汉王朝统治的,这其实也就是曹操为什么有事没事老把那个没一点实权的汉献帝搬出来的缘故了。当时曹操看了孙权的表章,冷笑着说道:“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到火堆上烤啊。”我们知道曹操最大的特点就是老奸巨滑,他之所以坚持不肯称帝,其实是因为时机还不成熟,这并不是说他就不想做皇帝。因此,他嘴上这么说,眼睛却在观察手下那班大臣们的表现。这就是考验那些文臣武将们够不够精的关头啦:主子可以说他不肯做皇帝,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可不能不劝啊。你劝了他不听那是一回事,可是要是你压根就不劝的话,那可就太没眼神儿啦,你揣摩主子心思的本事可就太逊了啦,同时你倒霉的日子也就不会太远啦。曹操手下的重要谋臣荀?、崔琰等著名人物都是由于对曹氏代汉心存异议而不得善终。因此这些人当时听了曹操这么说,有的一声不吭,有的甚至面露喜色。只有司马懿清楚这时候该怎么办,他出班对曹操说道:“现在汉运将微,全中国的地盘儿,如果有十分的话,丞相您已经占有九分了,因此他孙权这样提议,也是识时务的表现啊。”这话说得得体,得体的语言表现的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曹操听了,笑笑,没说啥,心里可是爽得不得了。其实在这之前,他对司马懿用归用,心里却对他一直存有一份猜忌。到了这时,虽然不能说一点猜忌也没有了,可是在大方向上,曹操对他还是满意的,因此从那以后,司马懿是愈加受到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了。
曹操进封魏王后,升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后来又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军司马,司马懿参与重大政治、军事决策的机会越来越多,他的才能遂得以全面地展示。相比于曹操,他跟太子曹丕的关系更好,这时候曹丕已经常能够参与到父亲的征讨活动中去,他常常向司马懿问策,对他是言听计从。司马懿因此得与陈群、吴质、?乐一起号为“四友”。其余那两个还不打紧,陈群那可是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就跟了曹操,一直为曹操帐下最重要的政治人才,能够跟他齐名,可见时人对司马懿有多高的期许了。
随后不久生的一件事情,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司马懿准确的军事判断和过人的谋略。那是一场令《演义》的读者们心碎的战事。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公元219年7月),孙权打算进攻合肥,动静闹得很大,曹操不敢怠慢,于是调动魏军大部队开赴淮南去防备吴军。这么一调动,魏军镇守襄阳的力量就变得相对薄弱了。当时镇守荆州的蜀国前将军关羽看到这是个机会,于是留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太守糜芳镇守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留将军傅士仁守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北),然后亲自率领主力北攻魏国的荆襄(魏国荆州郡郡治在新野,即今河南省新野市;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即今湖北省襄樊市)之地。关二哥奋起神勇,把魏国大将曹仁死死围在樊城(今湖北省樊城市),然后又导演了那场精彩的水淹七军,把于禁等人灌了个透心凉。
眼看魏国的南部藩篱将被攻破,到那时蜀军势必长驱直入,逼近魏国当时的国都许昌,从而威胁到魏国的中央所在地。因此曹操这回是结结实实地被吓了一跳。另外当时那个被曹操当作扯线木偶使唤的汉献帝就住在许昌,曹操担心这宝贝儿被关羽抢跑了,那他刘备兴复汉室的口号不就喊得更响了吗?于是他一狠心,打算把献帝迁到较北的邺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北)去,就在这时,司马懿跳出来,表了一番至关重要的言论,让曹操打消了北迁的念头,甚至从而扭转了整个战局。他对曹操说道:“于禁等人溃败,那是被水灌晕了,这实在是因为事起突然,而不是他们仗打得不好。这种失败,对国家,对军队,没有什么直接的损害,要是因为这样就迁都,不但是向敌人示弱,而且会使得淮沔(淮水和沔州)一带的居民产生恐慌,因此万万使不得哟。您往东南方向看看,那个孙权呀,您别看他跟刘备好得跟哥俩儿似的,其实他们心里彼此猜防着哪,嫉恨着哪。关羽得志的样子,那是孙权最不愿意看到的了。这样,咱可以派个人到孙权那儿去,晓以大义,让他派出一支军队,去抄了老关的后路,这样一来,樊城之围自解,而您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您看何如?”我觉得吧,曹操这时候确实有点老糊涂了,否则这样的计策,以他那样的智商,自己也该想得出来啊。另外曹操对关羽好像自始至终有一种比较复杂的情节,战争一旦跟关羽有关,曹操这脑子就有点犯混。因此当他听了司马懿这一番话后,豁然惊醒,心说,“行啊你个老小子,这招儿确实够狠的,我咋就没想到呢?好,就这么办吧!”
曹操把这一节想明白了,关羽也就该倒霉了。曹操派使者去吴国游说,孙权果然派了吕蒙率军去偷袭江陵旁边的军事要地公安,上面已经提到了,被关羽任命镇守公安的,是傅士仁,这人,光听名儿就够倒霉的了(不是人),他一无勇武,二无谋略,更要命的是对关羽心怀怨恨,因此吴兵一来,他就举城投降了。关羽这个人向来有自高自大的毛病,他满以为可以迅攻下樊城,所以明知后防不稳,却也没有及时回军去救,最后呢,樊城没有攻下,老窝又让孙权给端了,落得个无处容身,进退维谷,最后连人带马被人家孙权给逮住了。这就是《演义》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关云长败走麦城。关羽之败,一是败在孙权的不仗义,想不到他在人家背后递刀子;二是败在他自视过高。但是还有一条绝对不可忽略的,那就是司马懿的计策。“兵者,诡道也。”两国交兵,谈不上什么阴谋诡计,暗箭伤人。只要能将对手置于死地,往往是无所不用其极,否则也不会有什么反间计,美人计之类的流传于世了。司马懿的招儿够毒,那也只能说明他兵法学得好,而且善于临场运用。关二哥勇则勇矣,可是智不如人,因此他死得也就算不得冤了。这一战,曹操利用孙、刘争夺荆州的矛盾,充分运用外交谋略,坐收渔利,不仅挫败了关羽的强大攻势,解除了樊城之围,而且也使诸葛亮原定的一路向宛洛(宛城和洛阳)、一路出秦川(古地名,泛指今陕西、甘肃境内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的两面钳击中原的计划无法实现。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孙、刘联盟,从而改变了当时整体的战略格局,掌握了主动权,而这种局面的形成,跟司马懿的策略是分不开的。其实解救樊城之围,司马懿只是小试牛刀,更广阔的战场还在前头等着他呢。
延康元年(公元22o年),曹操去世。这对北方曹操治境内的臣民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噩耗。尽管曹操这个人奸诈多端,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东征西讨,他已经基本统一了整个北半中国,这一广大的地区在他的统治下,局势渐趋安定,除了跟吴国和蜀国接壤的地带,也基本上没再受到战火的侵扰,因此大家对他还是比较拥护的。当时曹操的死讯传出,一时间朝野危惧,人心惶惶。在这个阶段,司马懿负责管理丧葬诸事,他将一切相关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内外肃然,他的政治才能在这件事情中又得到很好的体现。曹操生前已经被献帝封为魏王,其实距离称帝也就一步之遥了。他死后,太子曹丕即魏王位,不久以后,曹丕又在司马懿等人的劝说和帮忙策划下登上皇帝的位子,这就是魏国的开国皇帝魏文帝了。
前文已经提到了,无论从私人感情看,还是从他对司马懿的赏识来看,曹丕都过他父亲曹操很多,再说自己能够篡汉称帝,司马懿的功劳大得很,因此到了此时,司马懿所受到的重用,那是前所未有的。他被封为尚书,没过多久,又转督军、御史中丞。“尚书”不用解释,“督军”类似与监军,“御史中丞”则是个“外督部刺史,监察郡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按劾公卿章奏”的职位。司马懿一时间职兼文武,权涉内外,在魏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起来,他还被封为安国乡侯,地位可比在曹操手下时尊贵多啦。这个时候的司马懿,也早已不像曹操当初派人去逼他做官时,对为曹氏效力这件事那么不情不愿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曹氏父子待他不薄,尤其是曹丕,简直就是把他引为股肱,这种知遇之恩,他不能不报答;另外一方面,在曹操当政期间,汉献帝就已经只是个傀儡人物了,后来曹丕上台,这个可怜的扯线木偶直接被丢到旧仓库里去了。到了这个时候,司马懿明白,“匡扶汉室”已经不可能实现,也不值得去实现了。尽管刘备打着皇亲的旗号在四南一隅,对外宣称要兴复汉室,司马懿却不像诸葛亮那么死心眼,一定要选择一个难度系数高得变态的任务,去辅佐一个明显成不了事的家族。“慨然有忧天下之心”,只要让天下得以统一和安定就可以了嘛,不一定非要让这个国家姓“汉”啊。因此在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睿在位期间,司马懿对老曹家还是忠心耿耿的。当然,后来随着他的权利越来越大,大将军曹爽、魏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那些人削夺他权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司马懿对曹家的态度又转入一个新的阶段,那是后话,我们回头再说。
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和黄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两次亲征伐吴,每一回他都是留司马懿镇守许昌,表现出他对司马懿高度的信任。黄初六年(公元225年),曹丕又大兴水军,大规模伐吴,这一回,他还是命司马懿留守京师,让他内镇百姓,外供军资。出前,曹丕对司马懿说道:“此次我大举伐吴。前线的事,我不担心;可是家里的事,我放心不下啊,正因为放心不下,所以才把这么重要的事托付给你。别看曹参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屡立战功,最后却不如萧何的地位高。这说明啥?后勤的作用不比在前线拼杀要小。先生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我放心上阵,无西顾之忧,好不好?”后来,在临行之际,曹丕在又对司马懿说道:“吾东,抚军当总西事;吾西,抚军当总东事”,这既是对司马懿极大的信任,也是对他政治、军事能力的极大肯定。对这样的叮嘱和信任,司马懿自然是非常感激的,那种感情的真实性还是勿庸置疑的。
曹丕是个短命皇帝,他在位仅仅七年,就在黄初七年(公元226年)病挂掉了。病重时,他把司马懿、曹真、陈群等人叫到崇华殿,向他们托付后事。他语重心长地对太子曹睿说道:“以后这三位就是我们魏国的支柱。有谁胆敢离间这三位的话,你一定不要听信谣言,对离间的人要严惩不怠!”我想,听了这样的话,无论司马懿心里是否已经开始在打小算盘,在当时,他眼睛里也一定是噙着泪花的。曹丕死后,太子曹睿即位,是为魏明帝。明帝即位的时候还很年轻,国事的重担,很大一部分都落在了司马懿的肩上。他马上就现,这副担子确实很重,因为就在这时,他即将迎来自己军事生涯中最大的对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