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茫然若失
62.
朱琴中考结束了。她报了中专,填了卫校、邮电、师范好几个志愿。朱琴对自己的考试成绩相当有信心,我也对她绝对放心。这两学期我们师生并肩作战,花了多少时间,下过多少苦功啊!紧张,有序,步步争取主动,丝毫不敢放松。我终于可以吁口长气了。完成任务了,放松了,解脱了。真有点重获自由的感觉。
我到国庆路日杂店买了张宽大的绷子床,把苗姐借给我的床板用潘明宽的三轮车送了回去,全家人拉住我不让走,硬是在附近的小饭馆摆了一桌,请朱琴的小舅舅和附近的两个熟人来陪我,席间说了许多感激的话。朱琴中考过后恨不得把书本全扔了,整日介地疯玩,酒桌上赖皮地偎着我坐,娇憨地跟我亲热。第一次看她穿条裙子,虽然长得白胖丰满,可又是另一种匀称,青春可爱。是的,走出紧张学习压力的她比以前显得更加活泼可爱,像个快乐天使。朱琴附在我耳朵上告诉我,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家里要到大饭店摆正规酒席,到时候要像今天这样请我坐主席,而她还要坐在我身边。我笑眯眯地听着,连连点头:“好,好。”
我在往回骑的路上不无幽默地想:在应试教育一切唯“分”是举的大背景下,偏科的孩子,个性散漫的孩子,不爱学习而成绩落后的孩子,往往被很多大人视为“问题孩子”。如果这样定义的话,我和朱琴其实就是两个年龄相差五岁的“问题孩子”,但是,在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下,这样的两个“问题孩子”竟然鬼使神差结成一个紧密有力的组合,向外面打出了结结实实的拳头。这是多么富有意味啊!“问题孩子”一样能够成功。“问题孩子”获得成功的过程往往更丰富,更精彩,更赋予传奇。所谓“问题”,恰恰反映着人类性格的复杂和差异。人与人为什么总要一致呢,万紫千红才是春,千奇百怪才构成一个大世界。极端的应试教育是不对的,很大程度上是在copy(复制),是在剥夺童真,抹杀个性,限制自由,阻碍创造力。只有让孩子拥有自觉的理性,才能一往无前地去学习,去实现,去成功。
从解放桥到备战桥,扬州城东西向最繁华的主街,两边花木葱茏,新旧建筑高低杂陈,鳞次栉比,古迹遗物比比皆是,正应了唐诗人张祜的诗句“十里长街市井连”和“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这句民谚。酒酣耳热的我蹬着空空的三轮车飞驰在大街上,沉浸在无边的思绪中,简直有着驾驶“卡迪拉克”或“美洲狮”穿行在广漠的美国西部荒原上的目空一切和壮怀激烈。突然一个旋转的数字从脑海里跳了出来,如电影慢镜头在我眼前旋转滚动――
“1ooo”。
1ooo元,这是我在月城水果店拿到的十个月的报酬。说少真不少,说多也不多。天可怜见,让我无可奈何流浪扬州之初进入这个陌生的城市家庭,继之产生了林林总总的关系,却不是这1ooo元钱可以概括的,它对双方都产生了极为重要和意味深长的意义,而现在,我拿完这1ooo元钱,跟这个家庭可以说基本上“拜拜”了。
一种轻微的茫然若失云丝般地悄悄地染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