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华簟诽饧》

《痴华簟诽饧》

尝闻天竺(2)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国艺文,往往蒙其影响。即翻为华言之佛经中,亦随在可见,明徐元太辑《喻林》(3),颇加搜录,然卷帙繁重,不易得之。佛藏(4)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亦可五六种,惟《百喻经》最有条贯。其书具名《百句譬喻经》;《出三藏记集》(5)云,天竺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6)十二部经中钞出譬喻,聚为一部,凡一百事,为新学者,撰说此经。萧齐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7)出。以譬喻说法者,本经云,“如阿伽陀药(8),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也。王君品青(9)爱其设喻之妙,因除去教诫,独留寓言;又缘经末有“尊者僧伽斯那造作《痴华鬘》竟”语,即据以回复原名,仍印为两卷。尝称百喻,而实缺二者,疑举成数,或并以卷首之引,卷末之偈为二事也。尊者造论,虽以正法为心,譬故事于树叶,而言必及法,反多拘牵,今则已无阿伽陀药,更何得有药裹,出离界域,内外洞然,智者所见,盖不惟佛说正义而已矣。

中华民国十五年五月十二日,鲁迅。

(1)本篇最初印入王品青校点的《痴华鬘》一书,该书一九二六年六月由北新书局出版。

(2)天竺我国古代对印度的称呼。

(3)徐元太字汝贤,安徽宣城人,明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喻林》,辑录我国古籍和佛经中寓言故事的类书,一二○卷,分十门,每门各分子目,凡五百八十余类。有明代万历乙卯(1615)刊本。

(4)佛藏汉译佛教经典的总集名,通称《大藏经》。藏经的编辑从南北朝时即开始,刊印最早始于宋开宝五年(972)的印雕佛经一藏,后历朝均有刊刻。其中以譬喻为集名的,除《百喻经》外,还有《大集譬喻王经》、《佛说譬喻经》、《阿育王譬喻经》、《法句譬喻经》、《杂譬喻经》等。

(5)《出三藏记集》南朝梁僧祐撰,十五卷。书中记载佛教经典经、律、论三藏的书目、序跋和各种译文的异同。(6)僧伽斯那古印度的一个佛教法师。《修多罗藏》,即佛教著作“经”、“律”、“论”三藏之一的经藏。修多罗(Sutra),梵语“经”的音译。

(7)求那毗地僧伽斯那的弟子,《百喻经》最早的汉译者。(8)阿伽陀药梵语Agada的音译,意为万灵药。(9)王品青(?—1927)河南济源人,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孔德学校教师。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集外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当代现代 集外集
上一章下一章

《痴华簟诽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