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不死的爱情鸟
序言不死的爱情鸟
人类自诞生那天起,就为两件事奋斗着:自由和爱情。它既是生命的本能,也是亘古不变的性格遗传(科学认为人类的基因100万年才可能改变一次)。只要你的生命还在,只要你一息尚存,只要你的热血在流,自由和爱情就像火药库,要么爆发要么毁灭。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消灭人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即使是动物,即使是蝼蚁。
自由暂且不论,那是个大概念。与民族、信仰和社会形态有关;个体的生命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常常会被社会族群的共同利益和追求覆盖。但爱情彰显的却是生命本体极具个性的万千色彩。爱有千面,每一面都是一部书;爱有千条,每一条都有起始和归途。然而,在爱的千人千面的后面,有一个千古不变、人人都拷问自己和他人的问题:真。我“真”的爱他(她)吗?她(他)“真”的爱我吗?我们的爱是“真”的吗?
“真”是爱的充分必要条件。“真”也是衡量爱是否存在的唯一客观条件。爱之所以难辨真假,被男人女人千遍万遍的拷问,是因为现代人的爱,乃至于由爱而生成的婚姻和家庭,揉进太多的社会因素:金钱、荣誉、地位和权力。这些因素与爱无关,与能够调动某些激情分泌的化学成分无关。在这点上,人类不如动物那么单纯和美丽。即便它们占山为王,即便它们妻妾成群。于是人类的爱,就有了肉体和灵魂分离的悲剧。就有了诗,有了歌,就有了流传千古的传说。这些诗、这些歌、这些流传千古的传说之所以动人,是因为肉体和灵魂的分离悲剧———在我看来———并非人的本意,而是命运使然。一种被称之为宿命的东西所造成的悖论。命运的不可改变(或者难以改变)与真我的灵魂追求,现实的挤压和对爱的至死不渝,这些反差撕扯的伤痛,无不使人对命运产生茫然,对上苍发出质问。于是,同情、怜悯、恐惧和祈祷产生了,也许这就是美,这就是宗教。
这就是贝拉要在本书中讲给我们的故事。一个差不多真实的故事。
苏州姑娘可忆早年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贫穷使小小的人儿就发誓要通过读书、出人头地来使改变生存环境,孝顺老父。这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平民要求,一个合理而动人的爱的理由。一次外企圣诞聚会中,可忆着了英国人的道,在不知情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之发生肉体关系,怀了孕,又堕了胎。在开放的今天大学里,好像这也不足以改变什么。问题是,同寝室的女同学将之曝光。于是,读日语可忆只好留学日本。一切好像又恢复了平静。但是有一天,可忆的父亲突然病危。可忆想尽了办法,但是因为借钱,连最好的朋友都躲得远远的。为了挽救父亲的生命,可忆无奈只好做一个日本老板的小情妇,筹到了钱。这仅仅是一个交易,交易的结果是可忆更加的怀念她在网上认识的心理学家———情爱大师千野君。这是一份纯粹的无私的、堪称是高尚而美丽的爱。于是,可忆把身体交给了富商,把爱和灵魂交给了千野。随着灵与肉分离的越久,主人公对这份纯粹的爱的期望和依赖就越浓烈。甚至是扭曲甚至变态。可忆父亲终于挺不住了,可忆回到父亲的身边。令人心碎的是,受了一辈子穷的父亲,爱女心切,根本就舍得花钱治病,而是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样,将钱一分一分地替女儿存了起来!这份爱苍天可鉴,却使主人公和我们读者欲哭无泪。女儿有错吗?父亲有错吗?爱有错吗?为了爱,为什么还有错?那么是谁的错?更深刻的悲剧是,可忆回到日本发现,实际上,现实中好色的富商就是互联网上那个高尚无私的千野!千野同样过着灵与肉分离的生活,在现实和精神上有着双重的面孔。书中的另外一个传统型的上海姑娘同样是过着心里心外两重天的生活。贝拉的小说视角让我们同样发现,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网络时代,灵肉分离、同床异梦的人们似乎是前仆后继、乐此不疲......这使我们惊悚之余,蓦然警惕起来。假如爱情是只不死的鸟,谁能肯定你心中的巢落的就是你钟情的鸟?
贝拉的小说给肉体与精神分离爱情的判决是毁灭,主人公最后自杀身亡。但比毁灭更残酷的是煎熬。看上去,每个人都有他生命的轨迹,都有他(她)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每一个存在,都是一个客观,是一个事实。当我们阅读中油然生出同情和怜悯之后,唯一能够做到的是祈祷自己:别碰上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让我们交上好运气。应该说,作为一部纪实性小说,贝拉的任务在本书中已经完成了。但是,当我们掩卷沉思,我们还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云翳:当我们确定爱的悲剧是宿命的安排,当我们为我们心中的巢和那只不死的鸟,惴惴不
安的时候,当我们无法避免身体和灵魂的冲突与背叛,每个人都要面对这堵墙的时候,我们如何将面对和超越?毁灭和死亡作者已经给了书中的可忆,但是,活着的我们该怎么办?
于是,当我们细细地品味贝拉的故事,我们发现这部小说里所有的命运走向和现实形态,都充满宿命的悖论和无奈,每个人都有他们爱的理由和轨迹。你无法给每个人都下一个道德或者非道德的定义。而作者的笔墨甚至是无节制地集中在他们动机和愿望的铺排和挖掘上,我们甚至在可忆的身上看到托尔斯泰作品中玛丝洛娃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影子。无论是堕落还是死亡,无论是背叛自己的身体还是心,我们都能够站在上帝的立场,给予足够的宽容和理解。
也许,这是本书要传达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主题和信息。
何光宁
200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