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帝王大寿 上

第一二零章 帝王大寿 上

九难师太静静地听着自己的亲子、二殿下宋王吴间庙喋喋不休的不断絮叨自己这么多年是如何的想念母后,如何在皇宫孤独的度过没有母爱的生活滋味,希望母后能够回宫与他和父皇一家团聚的煽情话语。一直说了大半个时辰,直到吴间庙终于住了口,九难师太也没有丝毫的反应,古井无波的脸上依旧是平静似水。

吴间庙有些忍不住了,他走到九难身前,跪伏在地上,仰望着自己的母亲略显苍老的面容,再次动情道:“母后,孩儿说了这么半天,难道您一句也听不进去么?我早已过够了这种没有母亲的生活,况且母亲您也日渐苍老,您如果搬回宫去,孩儿还可以一直在您身边照料啊!难道您就真的忍心永远抛下儿子不管么?”

九难师太终于有所反应,她平静的声音响起道:“你不要说了,贫尼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这尘世间的事无论是凶是祸、是苦是难,早已与我不相干。你还是尽早下山去吧!”说完又微微合上了双目。

吴间庙见自己费尽了半天唇舌依然劝不动母后半分,不禁大感失望,心情也失落到极点。原先出宫来时的美好愿望此刻全部落空,他岂能就此甘心?只见他眼珠转了转,又一个主意从心底冒了上来。

吴间庙跪伏在九难师太身前,声泪俱下的道:“母后,您可知如今孩儿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大哥吴间道虽说与我是同父异母,但为了争得太子之位,不惜处处对我刁难、排挤,甚至打压、陷害。在宫中及朝内外也没有什么值得亲近的人来帮我,而父皇也因为受到那些奸诈小人的谗言对我的信赖程度日益降低,使我的日子愈加难过。可这还没到最严重的境地,一旦日后大哥继位太子得势之后,那我的处境将更加不堪。等到将来父皇仙去,大哥登基为帝之时,恐怕我的性命都将难以保全。母后啊,您无论如何也要帮帮孩儿!就算您实在不愿意回宫,那也应该给父皇带个话,想方设法让他将太子之位册封给孩儿。只有我继位为太子,日后登基为帝才能彻底保住性命啊!母后,孩儿求求您了!”说完这些话吴间庙已是泪流满面。

九难师太缓缓低下头,望着吴间庙痛不欲生的样子,终于动了恻隐之心。轻轻叹了一口气,微微道:“唉,也罢,如若你要实在处境艰难,那就搬出宫来,在这附近找一处居所住下吧!看在我们母子的份上,我可以照顾着你。如何?”

吴间庙听了立时瞪大了双目,猛地站了起来,拼命摇头道:“不不不,母后您误会孩儿的意思了!我根本就不想离开皇宫,不但如此,我还要继任太子之位。将来还要像父皇那样,做中华帝国的大一统皇帝。到那时,整个天下都将掌握在孩儿的股掌之中,没有人再敢对孩儿不敬,天下万物,孩儿都予取予求,那将是何等的快哉!”说到此,吴间庙的双目中露出狂热的光芒,显示出对未来独霸天下的憧憬。

他的这副神情被九难师太看了个一清二楚,立时让她心中一颤,这种眼神与吴三桂是何等的相像!她当即面色一寒,冷冷的道:“说到底你还是贪恋那皇帝的宝座,还说是专程来看我!哼,恐怕是要利用我来帮你获取太子之位吧!我算是看透了,你与吴三桂都乃是一丘之貉,任何时候都把权力看做第一位。不过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非但不会再返回皇宫,而且从今往后你也不要再来这里,我们的母子之情就此彻底了断!从此贫尼将无牵无挂的潜心修行,你走吧!”说完对吴间庙下了逐客令。

吴间庙的脸上阵红阵白,见自己如此的向母后哭诉都不能使其心软,登时感觉心灰意冷。不过如果就此离去又实在不甘心,他再次坚强的抬起头,以无比凄凉的语气道:“母后,为何你的心会这么狠?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孩儿日后被人整至性命难保而忍心么?”

九难师太面容平静似水,冷冷的道:“非是贫尼狠心,要怪就怪吴三桂生平作恶多端,为祸太甚,伤天害理,祸及子女。你们今后所得的恶果都乃是他当年所种恶因而来,一切罪孽都是由他而生,与旁人无关。你走吧,日后也不要再来了!”说完闭上了双目,竟不再理会吴间庙。

吴间庙犹自不死心,又好言好语向九难师太苦苦哀求了半响,可她此时犹如老僧入定一般,一直紧闭双目,对吴间庙的话语不闻不问,没有任何回应,好似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之中。

吴间庙终于彻底放弃,他气急败坏,胸中好似有一团熊熊燃烧的怒火。真想叫手下将九难师太所居这座庵堂烧掉,但又怕被三桂得知怪罪,因此只得率领一众手下悻悻的下山回宫。

虽然唐王吴间道与宋王吴间庙两个殿下为了太子之位明争暗斗,但却半点也不敢在三桂面前显露出来。他们都很了解三桂的脾气,生怕惹得他不高兴而发怒。在外面无论他们何等的张狂与放肆,但在三桂面前却都老实的像猫一样。对于三桂,他们有一种从心底而生的畏惧。而为了讨得三桂的欢心,他们还时不时的跑到他的面前去问候一番,顺便就三桂所喜爱的话题进行一番探讨。而且还纷纷主动要求要到各地军队中去历练,借以磨砺自己。而三桂虽然对这二人所展示出来的想法与才华没有表示出很满意,但也为他们能够主动要求深入军队而感到高兴。因此他没有犹豫,当即决定让大殿下唐王吴间道到北洋舰队历练,让二殿下宋王吴间庙到南洋舰队历练。并还要时常到附近的各个军区去磨练一番。

两人接到消息不敢怠慢,稍作准备便立即上路。一方面为了讨得三桂的欢心,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尽快的拉拢军队力量,因此二人分头行动,各自实施自己的计划。

公元1672年,这一年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年份。全国的总税收达到了创纪录的十亿两白银,其它如粮食、矿产、纺织等也都是大丰收。全国各地也没有大的灾情与险情,真是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可以说家家有余粮,户户有酒肉,幸福、满足的笑容时刻挂在人们的脸上。这种富足的生活就算与当年的大唐盛世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华帝国这艘超级巨轮正在历史的洪流中全速行驶。

这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值得国人瞩目,那就是国家的最高掌权者,身为中华帝国九五之尊的吴三桂,这一年刚好是整整六十岁。为了给三桂办好这次规模宏大的六十大寿,礼部尚书张宇经打从去年开始便着力的精心准备布置。虽然他在请示三桂的时候得到的答复是尽量从简,但他可不敢真的就此厉行节约。只能想方设法如何才能做到以繁化简,既要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又不能仅仅在表面上做。既要让陛下万分满意,又不能让他怪罪自己铺张浪费。饶是张宇经素日里玲珑八面,左右逢迎,这次可也让这位礼部尚书伤透了脑筋。无计可施之下,张宇经只得去挨个的亲自拜会户部尚书吴海量、工部尚书庄凯明、路部尚书吴勇刚,以及监察部尚书李建晖和宣传部尚书张剑君,请他们几位尽力配合自己为陛下准备大寿的一切相关事宜。那几人当然不敢怠慢,都向张宇经拍了胸脯,但凡有需要之处尽管开口。这才让张宇经稍稍放宽了心。

对于三桂的人身安全问题,张宇经想到在陛下大寿那些日子肯定会有四面八方的各色人等前来北京城。为了确保京城的安全,他又特地去拜访禁卫军大统领,明王周天峰,请他务必要防卫好京城的防务及陛下的人身安全。周天峰大手一挥,不可一世的对他道:“凭本王手握五万铁甲禁卫军,便是八大军区之中的任何一支大军前来攻城都丝毫不惧!”张宇经这才放心离去。

为了能够将这次大寿庆典搞得与众不同,张宇经打算事先昭告天下,让全天下的臣民都参与到三桂的这次大寿当中,做到普天同庆。不过如此一来那全国各地前往北京城观礼的人可就更多了。张宇经不敢擅自做出决定,因此他斟酌再三,还是就此事特意请示了一下三桂。

三桂听了并未提出反对的意见,这让张宇经悬着的心终于落进肚子里。不过三桂却突然又提出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他竟然想在自己六十大寿那日亲自率领文武百官站到正阳楼上阅兵。这种提法从古至今都还未曾有过,不过张宇经也深知这位陛下的想法一向都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每每行事总是能出人意表。因此他听了并未表示出惊奇之意,连忙答应着下去准备了。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吴三桂新传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吴三桂新传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二零章 帝王大寿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