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乱世中的狠人
1、后周立国
乾祐三年(951年),郭威发动兵变,篡夺了后汉江山,自己做了皇帝,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郭威就是五代时期最后一个王朝、后周的开国皇帝周太祖。
郭威做了皇帝以后,这才提拔赵匡胤做了皇宫禁卫军的一个小头目,并拜滑州副指挥使之职,前面的职务,是个实职,后面的职务,是个虚职,就是享副指挥使的待遇,并不到滑州去任职。
郭威有几个老婆没有一个给他生下一个儿子,人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郭威眼看自己无后,在做皇帝之前,就把妻兄柴守礼的儿子柴荣收为养子。柴守礼早已不在人世,柴荣此时也是无依无靠,便拜郭威为干爹。一个是丧父无了依靠,一个是膝下没有子嗣,也算是两好凑一好。
郭威做了皇帝以后,封柴荣为晋王,兼侍中,汴梁(京城)府尹,掌管天下兵马。
柴荣与赵匡胤是同龄人,都是时之俊杰,从人脉来看,柴荣是未来皇位的继承人,赵匡胤还是一个禁卫军的一个小头目,不可同日而语;从能力来看,柴荣当然也要比赵匡胤强很多。
柴荣经常进出皇宫,发现赵匡胤很能干,是个人才,便将赵匡胤调到汴梁府,升任为马直军使,即汴梁府的骑兵指挥官。赵匡胤开始走上了权力顶峰的道路。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他知道自己的阳寿已尽,阎罗王给他安排好了位子,等着他去报到。临终前,他将义子柴荣、外甥李重进、女婿张永德和宰相范质等几个人叫到病榻前,向他们宣布:皇位传给义子柴荣。吩咐几个顾命大臣,要辅佐柴荣,继续他的未竟事业。
柴荣闻听此言,忍不住放声大哭,边哭边说道:“父皇春秋正盛,这病总能治好的……”
郭威艰难地摇摇头,不让他说下去,转脸对李重进、张永德说:“晋王即位以后,你们三人要同舟共济,保大周江山千秋万代,使黎民百姓永葆平安。”
李重进对于郭威的安排,内心有些不服,从身世上讲,他是后周太祖郭威的亲外甥,从小就跟着郭威南北征战,骁勇善战,深得郭威的信任。从殿直小校一直升到殿前都指挥使。无论从功劳上还是从亲疏关系上,都不输给柴荣。他听说要将皇位传给柴荣,心里不服气。因此,当郭威口谕将皇位传给柴荣,当时并没有马上表态。
张永德却抽泣着说:“父皇放心,倘有一天,父皇百年之后,永德定如侍奉陛下一样,侍奉新君,若有二心,苍天不容……”
范质是宰相,他知道,皇位传给谁,那是人家皇上的家事,他无权过问,他的责任是皇上怎么说,他就怎样做,除了服从,还是服从,诺诺连声才是他的本分。
郭威见李重进没有表态,沉声说道:“趁朕现在还清醒,你们就在朕的面前行过君臣之礼,把名分定下来。”
郭威之所以要这样做,是怕他死后,这几个人为争皇位而使周室发生内乱,他要在清醒的时候,解决接班人的问题,可谓是用心良苦。
柴荣大惊,慌忙哭拜推辞。
郭威勃然变色道:“柴荣,你敢抗旨吗?”
柴荣无奈,只好从地上爬起来,依后周太祖郭威的旨意,在一张椅子上面南面坐下。
为什么做皇帝要面南而坐呢?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从阴阳学的角度说,南为阳,北为阴,面南而坐,表示面向太阳,做皇帝只向太阳低头;另一种说法,北为上,为尊,尊者坐于北,称臣的人都在南方。在中国古代,一向是北方民族强盛,南方弱小,历史上都是由北方统一中国。所以就有南面而王的说法,就是说,称王的人是坐北朝南。
李重进虽然心里有些不服气,但他还没有抗旨不遵的胆量,只得同张永德一同跪下,面对柴荣行三跪九叩的君臣大礼。这样,柴荣与李重进、张永德的君臣名分算是定下来了。
此后不几天,郭威病逝。柴荣继承皇位,历史上称后周世宗。
柴荣继承皇位后,没有改元,仍然沿用周太祖郭威的“显德”年号。
赵匡胤辞别空空和尚时,赠他的十六字偈言,第二句:
历周始显
偈语似乎在暗示:赵匡胤历经周朝一代,从“显德”年起,开始创业。他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但从“显”字来体会,一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世宗柴荣继承皇位,屁股还没有坐热,就有人公开向他叫板了,这个叫板的人,就是北汉主刘崇。
北汉,北方契丹与后周之间有一个小国。
北汉以太原为都城,占据着河东数郡的地盘,自称为汉。因为当时五岭以南的广州还有一个刘姓藩国,称之为南汉,所以太原这个汉国,便称为北汉。
说起这个北汉,建立时间并不算长,国主刘崇是后汉高祖刘暠的同母兄弟。刘暠建后汉的时候,授刘崇为太原府尹。刘暠死后,他的儿子刘承祐继承皇位,又加封刘崇为河东节度使。当时郭威担任后汉的枢密使,同刘崇的关系很紧张,两人一直摩擦不断。郭威发动兵变废掉刘承祐,推翻后汉政权,建立后周王朝。刘崇见刘家的天下被人夺去,当然不服气。于是便在自己掌握的河东之地封疆自守,另立一国,仍然称为汉。
北汉主刘崇听说周太祖驾崩,周世宗初立,便想在周新老皇帝交接之际,浑水摸鱼,捞一点便宜。考虑到自己国力有限,派人出使契丹,请求契丹主发兵协助。
契丹早就有吞并中原的想法,自然与刘崇一拍即合,两国约定,北汉出兵三万,契丹出兵一万,在太原会师,乘后周没有防备,合兵南下,大举进攻后周。四万兵马自太原出发,浩浩荡荡杀向高平。
警报传到汴梁城,周举国震惊。柴荣得知北汉刘崇联合契丹人举兵南犯,并不慌张,立即决定御驾亲征,传下圣旨:点兵二万,以赵匡胤为亲军使,张永德为监军,随驾左右,其余众将,随驾出征。
2、高平之役
柴荣率领周兵日夜兼程赶赴高平,大军赶到高平后,下令在城南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准备与北汉、契丹联军展开决战。
高平是周的一个县城,昔日很平静的地方突然来了千军万马,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北汉和契丹的军队,如狼似虎地扑向高平,似乎要将整个高平吞下去。柴荣率周兵严阵以待,要在高平阻击入侵之敌。
一个要守、要保;一个要抢、要夺,高平之战触之即发。
两军对阵,有话说吗?没有,有道理讲吗?也没有。
打仗就是赌狠,不是一件讲道理的事情,要是讲道理,很多仗就打不起来了。北汉主刘崇也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如果讲道理,他就不会引兵来犯了。柴荣虽然很想找刘崇理论理论,说说理儿,可是,论理也要有个论理的地方,人家挥着刀向你冲来了,还有理可论吗?既然讲理已经不可能,那就不用客气,碰上了,那就开打吧!
柴荣见北汉联军已到,指挥众将士迎上前去,用刀枪同他们对话,一场大战开始了。
两军阵前,兵对兵,将对将,捉对厮杀,直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血肉横飞,哭爹喊娘。正在酣战之时,突然,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周兵阵中窜出一队骑兵,手持白旗,弃械解甲,向汉兵阵中跑去,边跑边喊,北汉刘崇万岁!北汉刘崇万岁!声音震动山谷。步兵阵中,也有千余人跟了过去。
原来,一部分周兵,被北汉的气势吓破了胆,以为周完了,临阵倒戈,投降了。临阵投敌的将军,一个叫樊爱能,一个叫何徽。
周军其余将士,虽然仍在浴血奋战,但临阵有人投敌,毕竟不是一件好事,对士气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打仗凭的就是一口气,士气受损,这个仗就不好打了。周军士气受损,战场上立即呈现出溃败之势。
柴荣见有人临阵投敌,怒发冲冠,亲自挥剑催马,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奋力与敌兵展开搏杀。
北汉主刘崇站在高处,见周皇帝柴荣亲自督战,身临险地而冲锋陷阵,忙命令数百名弓箭手一齐放箭,专射柴荣。一时间,箭如飞蝗,射向柴荣的麾盖。柴荣的亲兵举起盾牌,将柴荣团团围住,挡住敌阵如蝗的飞箭。四周的盾牌虽然护住了柴荣,但从天而降的飞箭是盾牌无法阻挡的。只见柴荣的麾盖上,数十只箭镞插在上面,犹如刺猬,看起来,触目惊心,以为这一下柴荣是在劫难逃,死定了。
赵匡胤此时正在中军督战,见柴荣身临险境,情况万分紧急,立即叫张永德带弓箭手占据左面一块高地,乱箭压住对方骑兵。他自己则手持一条蟠龙棍,跳上一个高坡,大呼道:“兄弟们,主忧臣辱,主危臣死,皇上已身临险境,我们做臣子的,还能贪生怕死吗?不怕死的,跟我来。”喊罢,跃马挺棍,直捣敌阵。
众将士谁也不甘落后,一齐拍马冲向敌阵,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舍生忘死,冲杀过去,完全是一种拼命的打法。
有道是,一人拼命,十人莫敌。现在拼命的,不是一个人,而是周的数千禁军,他们的拼命所带来的冲击力,犹如决堤之水,突起的旋风,势不可挡。刹那间,汉军犹如割麦子一样,立即倒下一大片。
周兵三军的士气顿时一振,战场上的颓势立即扭转。
刘崇站在高处,眼见得胜利在望,突然见一队周兵像疯了一样杀过来。北汉军队抵挡不住,纷纷败下阵来。
柴荣见汉军败退,振臂一呼,率领三军,乘胜追击。
前面逃的,急急如丧家之犬,溃不成军;后面追的,人人如下山猛虎,士气高涨,奋勇追击。直追到汉军退入河东,关了城门,坚守不出。
柴荣赶到城下,见汉军闭城不出,传令三军,各自选择有利地势,安营扎寨。
晚上,柴荣刚召集将领开完会,忽听小校来报,说樊爱能、何徽带领所部兵马回来了,正在营外求见。
原来,樊爱能、何徽及其所率人马,临阵投降北汉之后,并没有得到北汉主刘崇的尊重,汉军溃败退回城后,他们并没有随汉军进城,不是他们不想入城,是刘崇不让他们入城。
刘崇不准他们进城,是因为他信不过樊爱能、何徽,临阵投降的叛军是真降,还是假降?谁能说得清楚,说不定是诈降呢!再说,汉军有数万之众,这区区数百降兵,有你不多,无你也不少,万一是诈降,那不是倒大霉吗?由于有了这种想法,他命人将樊爱能、何徽和他们的部队拒之城外。
樊爱能、何徽可就惨了,原以为新找了个主子,无奈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人家不要这样的龟孙子。万般无奈,只好回头,再求旧主子柴荣收容。
天下哪有那样的好事呢?刚刚临阵叛国投敌,马上又回来请求原谅,这怎么可能呢?除非是没脑子的,才会原谅这种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小人。
柴荣可不是没脑子的人,他是一个思维清晰、赏罚分明的主子。当他听了小校的报告以后,想也没想,立即命令将樊爱能、何徽及临阵降敌的士兵全部推出营外斩首示众。
数百颗血淋淋的人头,齐刷刷地挂在树上,这就是叛国投敌者的下场。三军将士见了,真的很解气。
第二天,柴荣继续驱兵攻城,刘崇已经是吓破了胆,闭城不出,尽用弓箭、滚木、飞石、开水招待周兵。
赵匡胤再次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以火攻城。
刘崇在城上,见一名周将指挥汉军以火攻城,吓得心惊胆战,命令弓箭手,集中起来射杀这名周将。赵匡胤立即成了众矢之的。箭如飞蝗,令人防不胜防,一支流箭,果然射中赵匡胤的左臂,顿时血流如注。
赵匡胤咬牙拔去箭头,正欲裹伤再战,后面站在高处督阵的柴荣看见了,深恐伤了栋梁之将,急命鸣金收兵,召赵匡胤回营治伤。
刘崇知道周兵的厉害,不敢出城追敌,一连数日,只是坚守城池,不敢出战。
柴荣见久攻不下,觉得这样相持下去也非长久之计,加之粮草供应有些困难,赵匡胤又身负箭伤,决定暂时退兵,待有机会再图进取,于是便传令三军,拔寨退回汴梁。
高平之役,是事关后周生死存亡的一战。赵匡胤是确保这一战役大获全胜的关键人物。他在紧急关头大智大勇的出色表现,令周军上下刮目相看。
这是赵匡胤第一次立下大功。
3、义社十兄弟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立了大功,被柴荣破格提升为殿前都虞侯,与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同掌殿前班值,并兼任严州刺史。
赵匡胤所在的时代,是一个乱世,短短几年时间,赵匡胤便脱颖而出,从一个流浪汉、普通士兵成为一名将军,跻身于后周高级将领的行列,算得上是乱世中的一个狠人。
高平之战,成了他日后“肇基皇业”的开始。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的出色表现,赢得柴荣的信任,柴荣提拔他做了禁军高级将领,同时还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整顿禁军。
赵匡胤很出色地完成了整顿禁军这项工作任务。整顿后的后周军队面貌大为改观,增加了士兵的战斗力。更为重要的是,赵匡胤在整顿军队的过程中有重大收获:一是积累了经验,二是结识了禁军中的高级将领。
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日后是用得着的,更为难得的是,与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光义、韩重赟、王政忠结为“义社十兄弟”,在军队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
义社十兄弟,谁是大哥,谁是小弟,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十兄弟中,大多数成为赵匡胤走向辉煌的得力帮手。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