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鬼墓
我接过盒子,稍微掂了掂,里面发出轻微的“哗啦”一声响,似乎是某种摞在一起的金属块散落开来。
“没事,别担心。”我抱歉地向着关伯笑了笑,害得他跟我一起忐忑不安,真是不应该。
关伯洒脱地大笑:“小哥,没事就好,我熬了鸡米粥,要不要打电话给方小姐,请她过来喝?”上了年纪的人真是啰嗦,要对什么人好,干脆就三句话不离对方的名字,完全不顾其他人的感受。
说完,他哼着小调下楼,自得其乐。
我苦笑着摇头,让方星偷着高兴去吧,只要关伯感兴趣的事,我一般不会扫他的兴。
开了卧室里的大灯,我才看清了盒子是由牦牛皮精制而成,四角都包着云头紫铜片,磨得闪闪发亮。它的历史至少会有几十年了,坚韧的牛皮有十几处被虫蛀坏了,又用新牛皮和骨胶粘过,犹如一块块色差过大的补丁。
盒子表面,用火钳烫着字迹斑驳的藏教六字真言,痕迹深入皮层内部,凹进去足有三毫米之多。
“是藏族人的东西?强巴、强森……转世灵童……”我的思路不断跳跃着。盒子上有紫铜搭扣,关伯向来会信守承诺,一定没有打开过盒盖。
昨天忙了通宵,暂时将灵童召见我的事搁下了,现在突然有这样一个陈旧的礼盒出现,强巴说过的话,又重新在我脑海里弹了出来。我将盒盖揭开一条窄缝,陡然间有道金光倏地闪了出来,等到盖子完全翻开,里面竟然是十二块两寸长、半寸宽、半寸高的老式金条,包裹在一块金黄色的缎子中间。
我猛然一怔:“灵童送金子给我,是什么用意?”
父母的遗产不算太丰厚,却也足够我衣食无忧地过一辈子,所以自己从小对于金钱的概念就很淡。这盒金子,全部换成美金的话,大概能装满一只不小的皮箱,能令一无所有的穷人骤然跻身于港岛富豪行列,不过这一点对我毫无吸引力。
我拿起一根金条,发现它的横截面上錾着一个精致的莲花图案,花瓣共有三十六片,中间放着一只五指并拢的手掌。这是兰陀库林活佛那一教派的独特标志,也就印证了我先前的猜测,金子正是强巴等人送过来的。
盒子的内部衬着绿色的古老缎子,上面绣满了各种字迹的六字真言,绣线的陈旧程度各不相同,应该是不同年代的人动手绣上的,近的相隔数年,远的相隔至少几十年。单单就这个盒子的古董价值而言,已经价值几万美金,能用它来做礼盒的,不是财大气粗到了顶峰,就是穷途末路到了极点,连教里的压箱底东西都拿出来了。
电话就在枕边,当我把金条丢回盒子里,正盘算着如何退回这个箱子时,电话及时响了起来,是一个港岛本地号码。
“是沈先生吧?我是达措。”听筒里是一个稚气的小男孩的声音,年龄应该不超过十岁的。
我的心念刚刚一转,小男孩立刻接下去:“对,我只有九岁多一点,你的判断非常准确。”
他似乎能直接感觉到我的心里话,我立刻抬手,让电话离自己远一些。
达措是个藏族名字,我一转念间就明白了打入电话的正是转世灵童,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脸上的肌肉同时开始发紧。
“我该怎么称呼你?”他那么小,我总不能称他为“达措大师”。
“请叫我‘达措’好了,在拿回‘鹫峰如意珠’之前,我不算名正言顺的兰陀库林活佛。强巴他们都这么叫我,你也可以。”他的声音虽然稚气,说话时的口吻却是一丝不苟,老气横秋。
活佛转世,前生的记忆会由冥冥中的神秘通道进入灵童脑子里,虽然是小孩子的身体,思想意识却是几十岁甚至上百岁的老头子。
我迟疑地叫了一声:“达……措,为什么要送金子给我?无功不受禄,我正想把它们退还给你……”
达措笑起来:“不,那些是你应得的,因为我会求你一件事,它们将做为你的路费。”听筒里传来汽车喇叭声,偶尔也有风声,他此时应该是在一辆行使着的车子里。
我知道金子不会白白落在自己手上,用这么多金子做路费,去到天边也足够了。
“沈先生,我正在来你家的路上,或者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谈谈。除了金条,我还有一个消息,要亲口告诉你,一个对你而言,非常非常重要的消息,它肯定能让你无比震惊。唉,可惜我的记忆力刚刚恢复了冰山一角,无法给予你更多提示,但就此一点,也足够引发你的情绪波动了,希望你能做好充分的准备。”
达措的口气有些古里古怪的,我简短地答应:“好,我会沏好名茶待客。”
事实上,我对“重要消息”不抱太大希望,只求能跟达措灵童见面之后,能尽快把黄金还给他,然后大家一拍两散。
达措又一次笑了,口气淡淡的:“我不会让你失望的,冥冥中有神的指引,让我感觉到你,就一定能找到圣女,而后拿回那件东西,稍后见。”
他的国语很标准,应该是确立了“转世灵童”身份后,有专门的喇嘛教他各种学问,所以,虽然没有踏进学校,知识却比普通孩子渊博几百倍。
我下楼时,客厅里的老式挂钟正敲响八点钟,声音依旧清脆悠长,就像老而弥坚的关伯一样,忠实地执行着自己每日的职责所在。
关伯正在厨房里洗苹果,洗菜盆里堆起了高高的白色泡沫。
“小哥,有客人要来了。”他听到我的脚步声,扭回头,脸色显得非常严肃。
我一阵惊愕:“什么?你也知道有西藏人要来?”
关伯用力皱紧眉头,困惑地仰面望着头顶的日光灯管,稍后才用力甩掉了手背上的泡沫,慢慢地回答:“我不知道,好像……有人告诉我,要来一个小客人,他喜欢吃这种来自日本的富士苹果,并且是一半红一半青的。你看,我挑的都是这样的。”
果然,盆子里的苹果青色与红色部分的比例基本保持对称,体积也正好有一只拳头那么大。
“小哥,难道是我老糊涂了,出现了幻听?没有电话、没有人送信,只是心里感觉到了那个人的声音,一个很老的男人,口音怪怪的,似乎是藏边一带的少数民族——”
关伯拧开了水龙头,哗哗的水声掩盖住了一切。
苹果洗净、擦干之后,摆放在一个久已不用的四方藏银托盘里,总共十二个。
“十二个,那个声音告诉我,十二是小客人最喜欢的数字。”关伯端着盘子走向客厅。
我疑惑地叫了一声:“关伯,我会在书房里见客,能否把苹果放到写字台上去?”
客厅里的老式桌椅,只是中式家居的应景摆设,就像墙上悬挂的字画一般,仅供欣赏而已。他知道我的会客习惯,已经有三年时间没在客厅里接待过客人了。
关伯摇头:“不,小哥,书房里刚刚沾染了异族人的黑血,不够洁净。”
他说话的口气像个虔诚的教徒,仿佛将要莅临的是尊贵无比的教中大人物一样。我跟到客厅里,陡然发现地面已经被擦得一尘不染,油光可鉴,忍不住苦笑:“关伯,你到底要干什么?难道整个下午都在督促工人们擦地?干净到这样的程度,连苍蝇落在上面都要失足打滑了——”
我可以猜测是达措施展神通告诉关伯要做什么,控制了他的思想,那么,我为什么没有受控?而且我还跟达措通过电话,亲自接听到了他的声音?
关伯洗净了一个不锈钢的盆子,盛满清水,放在门口的方凳上,沉默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我踱到院子里,任关伯忙个不停。现在可以确信,达措具有远距离控制普通人思想的能力,使得关伯像一个梦游症患者一般,做着自己也无法理解的动作。我不想再去打扰他,免得破坏了他的思维平衡,发生意外,只是调匀呼吸,一边嗅着空气里的蔷薇花香,一边平心静气地等待着这位不速之客的到来。
让我又一次感到意外的是,大门被轻轻敲响之前,我根本没听到汽车停下的声音。
我走过去开门,迎面先看到强巴、强森两张生硬的笑脸。
“沈先生,灵童登门,恭喜你了。”两个人的目光极为警惕,开门的刹那便越过我的肩膀,观察清楚了整个院子里的情况。
我后退一步,平静地点头微笑:“欢迎,荣幸之至。”
两人向左右一分,一个身高只能到我腰间的小男孩,稚嫩的双手交叉在胸前,拇指、食指搭在一起,结着双重“大雪山兰花印”,脸上带着绝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淡定微笑。
他的身后,还有两个人,垂手侍立,体态相貌,跟强巴、强森非常接近。
“沈先生,冒昧过来,请别见怪。”小男孩眉清目秀,牙齿白生生的,应该是刚刚更换完乳牙的样子。
灵童转世是藏族人最神秘的大事,更是全球灵异学家、物理学家无法求解的十大难题之一。
当我接触到他清澈的眼神时,不得不相信,在他目光里流露出的智慧之光,能胜过一百个同样年龄的小孩子之和。
“我是达措。”他放开了手印。那种礼节,只有藏族高僧遇到智慧相若的对手时才会用到,寓意是指“同一片雪域之上、两朵兰花竞相绽放、香传佛国不分高下”。
在他无比谦和的笑容下,我心里不由自主地升起了好感:“请进,达措灵童,欢迎你过来。”
随行的四个人脸上突然大为不悦,强森更是直愣愣地盯着我。
我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称呼有问题,大概是没能如他们预想的那样行“五体投地”的虔诚大礼引起的。藏民对于活佛的崇拜,胜过古代人参拜皇帝圣驾时一万倍,也许会觉得我这样的接待程序,是对灵童的亵渎。
“强森,沈先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跟你们不一样,不必拘泥于礼节。”达措抬起左手,向强森轻轻一指。
强森猛的打了个寒噤,粗壮彪悍的身子一晃,急忙垂下头:“是,是,谢谢灵童教诲。”
藏民的野蛮性格,全亚洲第一,除了活佛之外,恐怕不会老老实实地臣服于任何人。由此可见,达措在他们心目中,已经跟活佛无异。
踏进客厅之前,达措停步,在水盆里轻轻沾了沾指尖,无奈地叹气:“沈先生,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港岛的水质越来越糟糕了。这样的水,即使是用来涤荡身体的污垢,也会将其中的毒素侵入人体,更不要说是喝进肠胃里了。凡尘俗世中肮脏若此,只有冥顽不灵的人才会痴恋城市红尘,一生蹉跎于此,对吗?”
他的话里暗藏玄机,我保持沉默,在没听到他带来的那个消息之前,自己最好不要有任何表示。
关伯躲在厨房里,不再出现,而强巴等四人,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不敢进来,客厅里只有我和达措两人。
他走到桌前,踮起脚尖,拿了盘子里最尖顶上的一个苹果,对着那银盘子微微发愣:“是来自大昭寺的东西吧?本是雪山圣物,可惜误结尘缘——”忽然转身,仰头凝视着我:“沈先生,你的房子里装那么多监控设备做什么?难道是给我准备的?”声音里已经有了隐隐的怒意。
那些东西是方星免费替我安装的,要想从头解释的话,只怕会耽误大家的时间,所以我只是微笑着摇头:“不,是一个朋友弄来玩的,不针对任何人。”
我承认,对达措电话里说的“消息”抱有一定的好奇心,而且强巴说过,灵童要解开我心里的一个困惑。
达措握着苹果,目光从我脸上挪开,蓦的左脚抬起来,轻轻一跺,嘴里吐出两个低沉而古怪的音节。刹那间,他的嗓音至少苍老了数倍,发出了一个五十多岁的壮年男人的声音。
“好啦,那些设备全部失效,你那朋友的游戏也该结束了——”他稚气地笑起来,爬到桌边的上首椅子上,举起苹果咬了一口,指着另一张椅子:“沈先生请坐,我们应该开始了。”
近几年的清修静养生活,我已经修炼到了“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境界,无论遇到多么怪异的事,只是冷静沉默地静观其变,绝不会骇然变色、大惊小怪。
藏族传说中,活佛法力无边,可以藉着任何微小的动作实施惊天动地的神奇功夫。方星的偷窥设备都是精密先进的美国货,真的被达措毁掉的话,弄不好会让她心疼好一会。不过这样也好,省得我费力找专门的搜索公司进行清除了。
“沈先生,开门见山地说,我来见你,是希望你去一次喜马拉雅山脉的库库里峰。那里有一个隐密的万年冰洞,就在雪峰的背面,万仞壁立之处。洞里,有你我都感兴趣的东西,你去取回来,我带走属于我的一份。那些金子,做为行动所需的费用,目前我能调用的干净资金只有这么多,不够的话,只能由你补足。”
他的脸蛋红扑扑的,像手里的苹果一样,身上穿的,是儿童版耐克运动装,头发也剪的整整齐齐,从任何角度看,都只是个普通的小男孩,除了那双眼睛。
我注意到,他的任何动作都是用左手完成的,右手只是虚垂着,似乎带着某种先天性的残疾。
“库库里峰?西藏传说中的‘死神之牙’?”我反问。那座雪峰的高度,只有海拔五千多米,但却早就吞噬了近千人的生命,全球登山协会先后有近五十支探险队在这里全军覆没。
“对,就是那里。”他每咬一口苹果,都会细心地咀嚼二三十次,然后才慢慢下咽。
“给我一个去那里的理由?”我继续问。
攀登雪峰不难,我有两个朋友就是专业的登山家,曾经数次登临珠穆朗玛峰,对喜马拉雅山脉的大小山峰如数家珍。
他们都亲口说过关于“死神之牙”的传说:“那座雪峰,根本不是人类所能征服的,从望远镜里观察,它像是从天上凭空掉落下来的一样,孤零零的矗立在群山之间,上半部分,有近两千米高度近乎直上直下,根本没有攀缘的可能。”
其中一个说得更是贴切:“登临珠峰五次所费的力气,也不够攀登库库里峰一半。有生之年,希望有登山高手能征服它,我们算是看不到咯——”
“理由?沈先生,天冷了生火、夜来了点灯、饿了进餐、渴了饮水、冷了穿衣、热了摇扇——这些,你能给我一个理由吗?”
我摇摇头:“不需要。”
他举的例子并不可笑,而且很容易理解,那些都是人类生存必需的活动,只要存在于世界上一天,就得重复去做,但攀登库库里峰却不属于这一类。
达措轻轻咳了一声,门外“嚓”的一声,有人打着了火机,随即一阵浓烈的藏檀香味飘起来。强巴手捧着一个紫铜莲花香炉,里面插着三支一尺高的黝黑檀香,低垂着眼帘,小心翼翼地走进来,端端正正地摆在桌子上,恰好在我与达措的中间,然后再低着头退出去。
香烟笔直向上,一直碰到屋顶,才悠然散开。只怕香没烧完,烟就弥漫满屋了。
客厅里,只有达措咀嚼苹果的声音。
香炉上铜锈斑驳,肯定也是古物。
司徒开曾说过,在藏边寻宝,即使是半点古董知识都没有的人,随便收购点什么回来,也能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豪。那个地方,遍地都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铜器、玉器、牛角制品,取之不尽,求之不竭。
“你分心了,或者像我一样,只有藉着这种青红果和藏檀香,才能集中自己的智慧?”
隔着不停上升的青烟,达措审视着我,如同一个考古学家在举着放大镜看一件不识来历的珍贵古董,看得极其仔细。
他终于吃完了苹果,连果核一起嚼碎咽了下去。
我迎着他的凝视微笑:“冰洞里有什么?怎么会跟我有关?”
他在自己额头上轻轻搔了几下,皱着眉:“要详细说明这件事,会费时很长,所以——”他的手向我身后一指,低语着:“让黑夜和思想暂时停止吧,赐我以决断蛛网尘丝之智慧。”
不必回头,我也能感觉到墙上的挂钟停摆了,关伯前天明明刚给它上过弦。下意识的,我低头去看腕表,这只价值不菲的欧米茄表也停了下来。
“时间的流逝,会改变说者与听者的心,所以,我必须让时间停止,抱歉。”他收回手,在桌面上拍了一下,如同讲故事的人清场时的惊堂木一样:“沈先生,我要开始了——”
客厅里突然间安静到了极点,我们两人的呼吸声清晰可闻。
“这是个必须要以‘倒叙’手法讲出来的故事,我,达措,出生于尼泊尔境内靠近边境线的察多亚村,十二个月时才能开口说话,但并不是叫爸爸妈妈,而是一句奇怪的话——‘鬼墓’。察多亚村并不算闭塞,经常会有印度登山队从这里经过,只是没人意识到这两个字的含义,你该知道?”
我点点头:“它在伊拉克摩苏尔以北的一个沙漠绿洲里,据说,那是魔鬼栖息的地方,只要受到魔鬼蛊惑的人,总有一天会坠入魔道,永远得不到救赎。”
世界上取同样名字的古墓很多,却都名不见经传,只有它,已经随着两次海湾战争名扬天下。
达措伸手罩住檀香,很快,他的手就被香烟笼罩住了。
“这个动作,能令我的记忆更清晰,如果你愿意,也可以试试?”
我摇头:“不必,请继续说下去。”
灵童转世,带着前生的记忆,我能猜到,是兰陀库林活佛曾去过“鬼墓”,才在达措思想里留下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