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计谋讲座

第七章 计谋讲座

他按下了录音机的重放键。里面传来了一阵鼓掌声,那是观众们在欢迎出现在讲台上的讲座者。

"敝人就是刚才主持先生介绍的空知雅也。"

他已经四个半月没有听到空知雅也的声音了。录音机是一台商用录音机,里面的声音录得很清楚。小桑放心地往椅子背上一靠。

"我是应邀来这里给各位做报告的。本人不善于在这么多人面前讲话,但今天在座的各位和我一样,都是推理小说的爱好者,本人就斗胆讲上几句。请诸位多多关照。"

小桑轻轻地合上眼,他的脑海里浮现出了录音时的情景。

那是六月末的最后一个星期天。

会场设在一个能容纳三百人左右的阶梯教室里。来听讲座的人并不多,只有靠近讲坛的一部分座位坐满了人。五十多个学生一边看着讲座者,一边仔细聆听着他的讲座。

小桑坐在学生们后面一个靠窗的座位上。整个教室看起来像一个研钵,小桑的位置位于教室中部。会场看起来就像一个不太受学生欢迎的、对分数要求也不严格的教授在讲课。看来,今天的讲座规模不可能大到哪去了。小桑一边感受着窗外悬铃木的树叶婆婆声,一边努力领会着空知的讲座内容。

"贵校今天请我来,是想让我给各位讲一讲我最近发表的拙作〈没有翅膀的机车〉中相关的计谋。计谋设计尚欠成熟,请各位多多指教。

"迪克逊·卡尔在其著作〈三口棺材〉中,曾借名侦探费尔博士之口,对密室计谋进行了归纳分类,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密室讲义,。在他的另一部作品〈绿色胶囊之谜〉及土屋隆夫的〈天狗的脸〉中,也有一段’毒杀讲座‘。敝人孤陋寡闻,对这两个人不甚了解。我只知道,推理小说计谋大家鲇川哲也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很短的散文风格的评论,叫作〈推理小说计谋浅谈一一实际操作篇〉。这篇评论堪称推理小说计谋的顶峰之作,内容极富启发性。但是文章对计谋的分类所谈不详,我想在这里深入地展开谈一下。一一-我的这番话听起来蛮像回事,但实际上不过是对先辈的智慧作一下总结,班门弄斧,还望各位不要见笑。"听到这里,小桑低头看了一眼手里的小册子。

关西大学推理小说协会夏季例会

讲座内容推理小说计谋

讲座人空知雅也先生

小桑以前还真不知道大学里还有这种类似推理小说研究会的团体。他不由得想,如果被在座的学生知道这里还有一个专业的私人侦探,他就会像一只困在网里的昆虫,无处藏身了。

想到这,他不禁苦笑了起来。

"在正式对推理小说的计谋进行分析前,我想先谈一谈目前国内的情况。为什么我国的推理小说会如此发达,甚至可以说是发达得有点超乎寻常呢?

"以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为主要内容的推理小说,在日本已经形成了一种主要体裁。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种现象在英美推理小说中却极为少见。一位有名的刑警,面对嫌疑人制造的不在现场的假象,排除种种困难,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一这可以说是日本独创的一种推理小说形式。对于这现象,有人已经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形式只不过是推理小说众多形式之一,而日本目前这种形式的推理小说有泛滥之嫌。我们暂且先不管这种评论正确与否,我认为,这并不是多少的问题,事实在于,这种推理小说形式或许是日本独有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呢?首先,第一个原因,我之前也曾经说过,那就是,日本的交通机构绝对严格遵守列车运行时刻表。而在国外,列车误点的现象司空见惯,罪犯不可能巧妙地利用列车或飞机的运行时间来伪造不在现场的证据。这从客观上使读者对推理小说的这种犯罪手段难以接受。当然,日本的交通机构也绝不是百分之百的遵守时刻表,但相对外国来说,这种形式的适用范围要大得多。

"其二,日本有两位推理小说巨匠,他们在这种形式的推理小说派的产生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就是鲇川也先生和松本清张先生。鲇川先生擅长在结局时以亚里士多德式的感情净化法,给读者制造一个豪华的计谋阵容;松本先主则善于创造一位为破除罪犯伪装而四处奔波,最终成功破案的刑警形象。对于像我这样的喜好写一点推理小说的人来说,要想写出超出两位巨匠的作品来,实在是勉为其难,事实上,目前日本国内比本人作品优秀的推理小说层出不穷。但我认为,能够拥有这种甚至可以作为教科书的伪装不在现场风格的推理小说,可以说是日本的特权,其他国家难以拥有。我们可以从国外的许多作品中学习他们的推理小说写作技巧,但遗憾的是,由于语言障碍的关系,国外推理小说作家对日本推理小说发展了解还远远不够。这种客观现实促使伪装不在现场式的推理小说只能在日本国内繁衍生息。

"从表面上看,犯罪行为发生时,罪犯却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这种现象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这种现象其吸引人程度较之密室计谋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不起,将其与密室计谋相比似乎有欠妥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伪装不在现钞,从某种意义来讲,也可以说是一个’四维密室‘。它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即罪犯看起来好像一直呆在一个完全封闭的房间里,在有限的时间内他不可能到达犯罪现常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三维空间里,就像一个囚徒,被囚禁在时间的笼牢内。无法超越今天,也不可能回到昨天。冲破时间的囚笼,只是一种缥缈的幻想,这种幻想就是推理小说。罪犯不在现场之谜,对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密室,。在密室计谋方面,英国有一位巨匠,即迪克逊·卡尔。在他之后,密室计谋被众多的推理小说作家反复采用,逐渐失去新意,其中并没有再出现出色的密室计谋推理小说家。但在日本,却出现了这样一位推理小说家,他就是鲇川先生。"空知的这种讲座有没有趣味,小桑自己也说不清。他想看一看学生们的反应,但他们都背对着他,看不清他们的表情。

空知接着对克劳夫茨与鲇川哲也的不同点作了一番分析。听着听着,小桑的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黑佛"两个字,<"黑佛"一词的日语发音与克劳夫茨相近。——译者注>他以前还从未听说英国有一位叫克劳夫茨的作家。

讲台上的空知神采飞扬地讲着。小桑说不清这种讲演到底有多少价值,但毫无疑问,他已经被推理小说深深地吸引住了。不过空知的讲座自始至终全都是一些严肃的问题,这种讲座形式小桑很不喜欢。

"前言讲得可能有点多了,接下来我想对推理小说中的有关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进行一下分类分析。当然,其中肯定有不少牵强之处,在座的各位如不吝赐教,鄙人将不胜荣幸。

"我想事先声明一点,在讲座过程中,为了给还未读过拙作的各位读者保留悬念,我尽量不将拙作中的计谋公之于众。

但这样一来,又未免有隔靴搔痒之嫌,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首先,第一种类型,‘证人作伪证’型。也就是说,证人在作证,由于某种原因掩盖了事实真相。这种场合,问题的焦点在于是什么原因促使证人作伪证的呢?也就是说,证人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在推理小说中只是简单地解释为因为证人是罪犯的同谋故而撒谎,这种作法肯定不会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但如果作者对证人是同谋这一环节进行一下巧妙构思,就可以成功地抓住读者的心了。大家回忆一下克里斯蒂或板口安吾先生的作品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种类型,‘证人产生错觉’型。是什么促使证人产生错觉的呢?围绕这一点,可以有多种选择。首先,究竟让证人产生一种什么样的错觉呢?我将其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时间;二、地点;三、人物。可以是其中任一种,也可以是其中的两种以上。比如说‘六月二十五日下午一点,空知雅也在界大学二0三号教室’这句话,证人可以就其中任何一点作伪证。

"关于第一点,即在时间上作伪证,可以有多种可能性。

例如,证人所看见的钟表上是否被人做过手脚?证人是不是把具体日期搞错了?是否把当天是星期几记混了?抑或把时间段弄岔了?甚至有些时候,还可以假设证人把年份记混了。至于具体应该采取哪种作法,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分类所能解决的,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这里就不展开谈了。

"第二点,在地点上作伪证。例如,证人在接受刑警的询问时回答‘不,那时我正在他公寓里。’‘我和他一同乘坐了"光"号109次列车,’我们一起去登谷川山去了,‘我们当时正在淀河边上散步,等等,诸如此类。但实际上,这都是证人在撒谎。这种情况下,证人不仅会证明自己当时曾和嫌疑人在一起有时还可能在电话号码上做手脚,然后对刑警说’我当时还给他打过电话,我们一块聊了会天‘。而很有可能他当时所拨的电话号码正是案发现场的。

"第三点,在人物上作伪证。也就是说,罪犯使用了替身。

举个例子来说,或许站在这里给各位作讲座的不是我空知雅也本人,而是我的双胞胎弟弟。"

台下传出一阵笑声。一听到"双胞胎"这个词,小桑的眉头也不由得一动。

"读者如果不想被作者所欺骗,就会仔细分析证人的证词。

证人有没有可能把时间、地点和人物其中之一搞错了呢?我建议大家在碰到这种情况时,先仔细分析一下证人的证词有无漏洞。一一哎呀,糟糕!说这种话,我这不是在拆自己的台吗?"

听众席上又是一阵笑声。

"但是作为作家来说,当然会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漏洞是不可能如此轻易地就让读者发现的。鲇川先生在他的一篇长篇推理小说中,就给大家展示了他的令人拍案叫绝的高超写作技巧。他在作品中将这三种情况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使人眼花缭乱,但又合情合理。一一台下有一位同学在频频点头。

对,就是你,你有话要讲吗?"

空知向最前排的一位红头发的女同学说道。听众席上有位无聊的学生发出"噢一-噢一-"的嘘声,空知的情绪并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说了声"行了,行了",没有让那位女同学发言。看来他心情很放松。

"我们接着往下讲第三种类型,即’犯罪现场有误‘型。

打个比方,我现在正在这里做讲座,这是事实。但是,有这样一种可能,即读者认为犯罪现场是武藏野的丛林,但实际上却是河内长野的山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在讲座完毕之后,是完全有可能赶到脚现场去的。然后,我可以将尸体再运到武藏野。这其中也有多种可行性。我想在座肯定也有一些同学能够想起这样的例子来。一一坐在那边的那位同学,请你不要告诉你旁边的同学你读过的那些作品,给他留一点悬念为妙。一一我这样讲,听起来好像与埃拉里·奎恩在其作品中描述的教人以犯罪为职业极为相似。"

学生们又是一阵哄堂大笑,刚才的红发女生也笑得缩成了一团。小桑也被这种欢快的气氛感染了,不由得微笑起来。他的目光第一次与空知的目光相遇了。他没有举手示意,只是用眼光和他打了个招呼。

"第四种类型是’伪造证物‘型。在正式的推理小说的伪造不在现场的计谋中,最典型的要数伪造照片了。照片合成虽然已经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犯罪手段,但是用其作为例子来讲却是再通俗易懂不过了。如果一种计谋对于不懂照相机原理的读者来说很难理解的话,那么这种计谋只是面向喜欢相机的那一部分人的,是不会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的,因此作家都千方百计地避开这种复杂的计谋。克劳夫茨在他的一篇作品中就曾经设计过这样一个计谋,不过效果很不理想。"

小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黑佛’,两个字。

"接下来是……应该是第五种了吧?这是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中的精华,即‘犯罪时间推测有误’型。这种类型还可以细分为如下两种类型。第一类,将犯罪时间提前;第二类,将犯罪时间推迟。有的推理小说在描述罪犯决定采取哪一类时,往往采取一种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情况只能采取其一,这是由具体情况决定的。

"我们来看第一类情况。罪犯将其于三点杀死的被害者的死亡时间伪装成两点,用以洗脱自己的嫌疑。我们随便举个例子吧。假设两点时,一个男子去访问住在山间一所小屋的罪犯,他离开罪犯家后,无意中从窗户外看到一间屋子有一个人,好像已经死了。于是他慌忙下山去喊人。但实际上,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罪犯早已预备好的假人。等那个男子离开屋子后,罪犯再把被害人带到小屋,在三点时将被害人杀害。喊人的男子与警察到达小屋后,已经是四点了。因为犯罪行为看起来是两点时发生的,而两点之前罪犯和证人一直在一起,所以在外人看来他当时确实不在现常简单地说,这种计谋就是这种情况。

"第二类情况是把犯罪时间推迟。我们再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罪犯于三点在名古屋杀了人,接着于四点回到大阪,打电话给被害人的朋友,伪装一个被害人还活着的假象。——你说什么?如果这样就跟第二种情况的第三种类型相同了?确实,这两种情况很容易混淆,但还是有所区别的。既然大家这样认为,那我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假设被害者是一位小说家,三点钟时他刚刚写完三十页的草稿。他的尸体被发现时,现场有四十多页的草稿。按常理分析,一般人都会认为他四点之前仍在写稿。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这多出来的十几张草稿是罪犯后来带到杀人现场的,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也就是说,被害的小说家原本就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的所有作品原本都是罪犯为他代写的。目前为止,我的作品中还没有此种计谋,但我想大家应该明白这个概念了吧?

"我们再来看看鲇川先生的那篇长篇推理小说。在那部小说中,有两起凶杀案件,一件是第五种类型的第一种情况,另一件是第二种情况。他对这种技巧的纯熟程度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信手拈来的地步了。

"实际上,第五种类型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即医学计谋与非医学计谋。所谓的医学计谋,就是采取一些手段,如将尸体加热或制冷,或对尸体胃里的物体进行物理处理,使尸体处于一种特殊状态,以此来迷惑法医,使之对死亡时间作出错误判断;至于非医学计谋,我刚才在第五种类型中所讲的那两种情况就是非医学计谋。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分类,第一大类是医学计谋,第二大类是非医学计谋,而这两大类中又可以分出前面所讲的那两种情况。

"读者对犯罪时间也应该多加注意。"

小桑检查了一下桌子上的盒式录音机,发现磁带还在转动。他感到空知的讲座速度很快,很难完全理解。他打算录下来回去以后再好好听听。

"第六种类型是‘路线存在盲区’型。有关利用铁路线犯罪的推理小说作品很多。僻如说,从P地到Q地,需要一个小时,但罪犯却在中途利用了其他路线。以前的推理小说中经常有这种情形:罪犯乘坐普通列车,然后改乘特快车。但现在国内的铁路时刻表已经相当完善了,这种情况已经不太适合了。当然,如果仔细寻找的话,说不定还可以找出这种情况。

想要追上特快车,必须动用其他的交通方式,如汽车、长途客车,甚至飞机,这种情况在如今的推理小说中已经屡见不鲜了。一一我本人也写过几本这样的书,但看来还不算成功。不画过这没关系……

"但是这种计谋存在着与前几种类型的计谋不同的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犯罪分子利用按照列车时刻表运行的交通方式的话,那么只要警方仔细调查,必然会识破其计谍的。因此,作者必须想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线。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就不存在一种无法被识破的与时刻表相关的计谋。

"钻ji|先生在他的处女作〈佩特洛夫事件〉中,开了将真正的列车时刻表应用到作品中的先河。我认为这堪与奎恩的〈挑战读者〉一书相匹敌,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极为优秀的发明。

作为一名作家,他完全不必给自己套上一个这样的榈锁,但他却近乎受虐狂一般,在这种自我制造的状态中进行创作,这不能不说是推理小说计谋的一个极品之作。这种计谋看来最具有实用性,但实际上却是最没有实用性的计谋。

"所谓的’路线的盲区‘,并不只是指利用列车时刻表而设计出的计谋。我们再随便举一个例子。例如,一座平常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跨越的险峰,罪犯只用几分钟就办到了。实际上,罪犯是从悬崖上利用降落伞降落而下的。我认为这也是一种’路线的盲区‘。不知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起克里斯蒂作品中的例子。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一种类型。"

小桑没想到空知竟然是这样一个健谈的人。他一直以为空知是一个少言寡语、略显迟钝的、商场失意的作家,这种印象至今难以消除。但现在他面前的空知,俨然是一位能言善辩的老手。

(看来他是完全被推理小说给迷住了。)小桑从空知的讲座内容和表情中能够感觉出来,他讲得是越来越投入了。

"第七种类型是’远距离杀人‘型。即罪犯案发当时确实不在现场,而是在另一个地方采用计谋将对方杀害。这种类型也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机械性计谋;二,心理性计谋。

"第一种情况,即机械性计谋,是一种单纯的手段,例如定时发射的手枪、定时爆炸装置等。若仅限于此,则未免太显平常,作者必须设计出一种奇特的装置,或者在装置发生作用后如何消匿痕迹上下工夫。这就需要作者设计出独创性的计谋来。也有人将装在胶囊里的毒药之类的计谋归于这一种类。

"第二种情况,即心理性计谋,是一种罪犯不直接对被害人人使用施加物理性攻击的装置而将对方杀害的方法。例如,采用催眠术使对方自己干一些危险的事,或利用对方有夜游症使其从高层公寓的阳台上坠落致死;也可以使对方产生某种误解,使其误吞毒药而死。

"机械性计谋与心理性计谋也是密室计谋的两种类型。因此,对处在密室中的被害人实施’远距离杀人,也是一种密室杀人手段。

"刚才我几次给大家介绍了鲇川哲也先生,现在我再为大家介绍一位伪装不在现场计谋的专家。他就是世泽左保先生。

"擅长此种计谋的作家有不少,世泽左保先生只是其中的一位。那么我为什么要将世泽先生单独介绍给大家呢?因为我认为,世泽先生的计谋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即‘远距离杀人’。他的作品中运用这种计谋的比率远比其他作家要高,而且计谋变化多端。或许他潜意识中就认为,如果想杀一个人,那么最理想的方法就是不直接用自己的手杀死对方。——当然,世泽先生也不是只写这一种计谋,但毫无疑问,他确实堪称一位伪装不在现场计谋的专家。而且,在创作风格上,他是与鲇川风格最为不同的一位作家。

"接下来谈一谈第八种类型。这种类型与第七种类型有些相似,我称之为‘诱导式杀人’,即通过某种方法诱使对手自杀。从原理上来讲,就是给对方以极大的精神打击。虽然如果作者写作水平不高的话,很容易使读者读完以后没有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而且这种类型的计谋方法也不是很丰富,但在某些场合使用也会造成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关于这种计谋,世川先生也写过一些很优秀的作品。"

讲座已经进行了囚十多分钟了。空知的身体活动幅度也越来越大了。

"还有没有第九种类型呢?一一没有了?不,还有。这种类型在世泽先生的作品中也出现过,但是好像并没有……这种类型好像应该叫做伪装不在现场计谋的号外篇……嗯,表达有点不清晰,请各位见谅。简单说来,应该叫作‘在案发现朝型。在世泽先生的那篇作品中,罪犯称自己当时不在现场,但实际上,这纯粹只是一种谎言。在这种场合下,想推翻罪犯的狡辩只是妄费心力。因为读者把罪犯在案发现场的情况误认为罪犯不在现常从这种意义上说,我认为世泽先生不是一位‘伪装不在现场计谋的推理作家’,而是一位‘对伪装不在现场计谋充满热情并为其鞠躬尽瘁的推理作家’。我有时甚至想大声问自己:‘空知雅也,你的作品出路在哪里呢?"

空知边说边耸耸肩。

空知的讲座马上就要结束了,可是小桑对讲座的内容还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对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的分类大致如此。在座诸位可能有人会觉得我的讲座很有趣,但肯定也有人认为索然寡味。一-嗯,实际上连我自己也觉得我的讲座有点乏味。

"我利用四十五分钟时间对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进行了一番分析,听起来有点像是精神病医生在对各种各样的病例进行研究,然后再为各种病例命名。可能我的讲座并没有涉及事物的本质。因为我本身对推理小说研究得也不够透彻。对于这一点,我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空知边说边朝窗外跳望。

"我认为,推理小说是一种将现代人的合理精神所摒弃的谜团与神秘以现代人所常用的合理精神加以复苏的文艺形式。

这并不仅指’密室巨匠,迪克逊·卡尔所擅长的以解开各种匪夷所思的谜团为特色的一类作品,还包括以埃拉里·奎恩为代表的用数学或字谜等推理方法来破获案件之类的作品。奎恩以刑警自嘲,说‘我是镀锡白铁皮之神"是因为他的著作〈不可思议的论理方法之国〉中,既没有出现魔法的咒文,也没有使用所谓的勇者之剑。

"赋予推理小说以神秘性的手段包括’计谋,及‘超常规逻辑’。此二者也可称为‘推理小说的技巧’或‘表现手法’。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两者才是实现推理小说神秘性的手段。

"在现代的推理小说创作中,并不一定非要追求神秘性。?热纾揖嘞壬驮庋拦缃竦耐评硇∷担灯溆腥找嫱嘶住?对此,我也深有同感。

"是什么原因导致推理小说在日益退化呢?因为目前的推理小说正在将手段变为目的。

"其中的原因又何在呢?笠井先生曾列举过诸如现代化秩序的确立一类的环境方面的原因,我个人的想法则更为简单。

手段与‘推理小说的手法’等同起来,这是推理小说的幸事还是不幸呢?仅此一点,就足以发人深思了。"

偌大的教室鸦雀无声。不知学生们是被空知的讲座深深吸引了,还是根本就不感兴趣,总之,整个教室一片寂静。

"也有的推理小说趋于风俗小说化,在作品中采用了众多的风俗及其他人文资料;也有的与文学作品越来越相似。但我想,在座的各位之所以对推理小说感兴趣,绝非因为如上原因,大多数人喜欢的还是‘纯粹的推理小说’。

"因此,我想说的是,‘纯粹的推理小说’中也有两种流派。一种是‘作为实现神秘的仪式的推理小说"另一种是’表现纯推理小说手段的推理小说‘。后者也可称之为’纯表现手法式推理小说"而且,后者在数量上占压倒性优势。我的作品也属于后者范围。我认为,卡尔与奎恩的作品也属于后者。

"各位可能会说,本来是请你来对推理小说的计谋作分析的,你怎么讲起自己的推理小说观了?一一行了,我还是适可而止吧。"

空知稍微停顿了-下,继续讲道:

"前面我们聊了聊有关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之类的话题,接下来我想说-个正经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伪装不在现场计谋只不过是推理小说的手段被目的化后而形成的‘表现手法,中的一种。我想在结束讲座之前,阐明自己的这个观点。"

空知说完,环视了一下听众席。他的视线就像海面上的灯台的探照灯一样,与小桑的目光交错而过。

"承蒙各位垂听我的演讲,鄙人不胜感激。谢谢大家。"

在-片鼓掌声中,小桑把录音机关上了。

空知走下讲台,来到小桑身边,俯身在他耳边说道:"大门前有一家叫’红屋檐,的咖啡馆,你在那儿稍等我一会儿。

我随后就到。"然后,他就走到一个学生会干部模样的学生那里,看来他还要跟学生代表们直接交谈一下。接着他就和学生会干部一起从位于教室后面最高处的出口走了出去。

小桑出了校门,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空知所说的那家咖啡馆。正逢星期天的下午,学生都放假回家了,店里人很少。小桑很想对店主说,干脆你们周末也休假算了。他找了个紧靠窗户的位子坐了下来,一边喝着咖啡,-边欣赏着窗户对面的道路两边树木有点晃眼的葱郁之色。过-会儿,店内响起了轻柔的音乐声。小桑觉得这家咖啡馆还真是不错。?敫鲂∈敝螅罩呓说昀铩?你辛苦了。"

"不好好意思,小桑,好不容易碰上个休息日,我却把你喊出来。"

"我能感觉出来,你对推理小说确实有点痴迷了。不过,说句实话,我觉得你的讲座还真是有点晦涩难懂。"

"不好意思。"

这时,服务员端来了空知耍的红茶。两个人又接着聊了聊各自工作的近况。一对刚购完物的年轻夫妇从窗外走过,路旁树木的葱绿无声地摇动着。这是一个从悠闲的下午。

"空知,看来你对推理小说中伪装不在现场的计谋研究的很深入埃"小桑转入了正题,"我感到你好像把这类计谋都研究透彻了。"

"没那回事。我这两手三脚猫功夫哪能谈得上什么研究,更别谈什么透彻不透彻了。"

"但是绝对不同于一般的研究,至少你一直都在写这一类的小说。所以,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是有关柚木兄弟当时在不在杀人现场的问题。"

空知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平静地问道:"什么事?"

"我一直在想,这双胞胎兄弟俩当时是不是真的不在案发现场呢?我只是一边喝酒,一边随便想想,后来果真想出了一点头绪。"

"你是说,你找到推翻他们不在现场的证据了?"空知的表情出现了一点变化,不过,他吃惊也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没有,还没到那种程度。虽然在最后关头碰上了一道最坚硬的墙壁,但我想,我还是推倒了几道较脆弱的墙壁。"他一边拿盛着白兰地的酒杯比划着,一边给空知讲起自己分析时刻表的过程来:柚木新一是凶手,十一点时他出现在米原车站,在新干线上的是柚木健一。新一在杀完人后,乘上"白鸟"号特快,伪装成健一。然后,两个人分别乘飞机,一个从大阪飞往新泻,另-个从小松飞往福冈,然后再交换角色。这样,就造成了两个人都不在案发现场的假象。"

空知一直没有提问,只是默默地听着小桑讲解,听小桑完后,他才开口说道:"你分析得很不错。"然后他接着说道:"光-0三号到达博多车站的时间和ANK747次航班到达福冈机场的时间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他们能想到利用这条线路,真是费尽了心机埃""这是不是你所说的‘线路盲点’呢?"小桑拿空知在大学演讲时所说的话问他,不料空知摇了摇头。

"小桑,你说的是不错,但可惜的是,我认为那不能称得上是’路线盲点‘,因为只要细心查一下列车时刻表就会发现,这种时间上得巧合是必然的。"小桑没有想到空知会这样回答。空知冷不防给他泼了一瓢冷水,这使他感到很没意思。

"可是,警方不是还没有讨论过这种可能性吗?"

"警方早就讨论过了。"

"什么?"

小桑的嘴不由得张大了。

"警方早就探讨过这种可能性了。你刚才所说的,我也曾想到过,跟加濑警部-说,他告诉我说,警方已经调查过利用这种路线的可能性了。此外,敦贺车站附近有没有被丢弃的车子?有没有人看见过他们在京都、新大阪、金泽和新泻这些他们证词之外的车站上下过车?能不能从那班飞机的乘机人员记录中找出他们的名字来?机内乘客有没有人看见过他们俩?有没有计程车曾经从福冈机场送乘客到过清水先生的住宅去?这些可能性,警方也早就调查过了。"

"结果怎么样?"

"可能是因为我和警方想到这条路线的时候,已经是案发后半个月后的缘故吧,我们没有在这条线路上发现柚木兄弟俩的踪迹。如果案发后立即调查的话,说不定结果就会不同了。

可是当时因为多方证据表明他俩确实不在现场,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凶手另有其人。因此当时我们尚无法判断他们是不是利用了那条路线。"

"是这样埃……"

小桑不由得有点尴尬。原本以为只有自己才想到了这种可能性,所以满怀希望地来找空知,没想到别人早就想到了。本来嘛,自己能一边喝着自兰地一边想到这种可能性,警方怎么可能会想不到呢?

"还有车票的事,"空知补充道,"案发当日上午,米原车站只卖出了一张开往博多的车票,那上面怎么会有柚木新一的指纹呢?我现在还搞不清其中原因。"

小桑也是在这个最后关头碰壁的。

"有没有可能是柚木新一事先摸过车票呢?"

"没有这种可能。售票员都是现场打出新票来的,柚木新一怎么可能事先接触车票呢?"

小桑无言以对。

"而且,"空知接着说道,"这条线路可真是异常复杂埃我的小说迷们或许会想出这种主意来。"

"你的小说迷?你指的是谁?是柚木新一吗?"

"不是,是柚木健一。他很爱读我的小说。"

"你是说,是柚木健一想出这个主意来的?"

"我不能断定。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空知边说边扭头跳望着窗外。小桑也向窗处望去。道路旁的树术悠闲地??着校叶,一位老人牵着小狗从树下蹒跚而过,一位头上扎着丝巾的少女边走边欢快地哼着歌曲。

"真是一幅和平景象啊!"

小桑不由得感叹道。空知也点了点头,轻声说道:"真想把这幅美丽的风景画带回家啊!如果可能的话……"

"可是,警方不是还没有讨论过这种可能性吗?"

"警方早就已经讨论过了。"

"什么?"

小桑的嘴不由得张大了。

小桑停止了回忆。

他从录音机里取出了磁带,刚要放到磁带盒里,忽然想起了什么,他拿起圆珠笔,在磁带上写下了"空知演讲录音"几个字。他想,这样的话,等到借这盘带子给别人也方便一些。

(不对,还是复制一盘再借给她为好。)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还是把磁带放进磁带盒里。然后他站起身来,把磁带盒放进了不很宽松的运动上衣的内口袋里。

他一边戴手表一边看了看时间,离约定的见面时间十二点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他坐上"南海"号电车和地铁来到了梅田。最近一段时间他周未一直比较忙,好久没有在星期天来梅田了。他一直喜欢在那里等人的纪伊国书店门前依然是人来人往,要找见面的人看来得费一番功夫。"小桑。"

他突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喊他,他吓了一跳,扭头一看,原来由加理早就到了。

"真对不起,让你久等了。"

"我也刚到。你看,还不到十二点呢。真对不起,大周末的让你到这里来。"

"没关系。反正明天我也要到东京出差。今天要是不交给你的话,那就要再等好几天了。"

小桑拿出磁带,递给由加理。

"谢谢。你看我,净给您添麻烦。"

小桑的任务完成了。其实,他也不是单单为了由加理才来的,他也想来这里转一转,顺便买双鞋子,看场电影,然后再回家。

"请你赏个脸,让我请你吃顿饭。"

由加理说道。可能她是想借此付点辛苦费给我吧,小桑边想边开口说道:"不用了,你不必这么客气。"

"反正你也要吃午饭,不是吗?还不如……"

听她这么一说,小桑只好回答道:"好吧,那我们就来个’AA‘制吧。"

由加理也只好说:"暂且就这么办吧。"

两个人来到了三十二号街。"这里人真多啊!"

小桑一边看着街道两边的餐馆,一边感叹道。看来,不论在哪儿吃饭,不等上一阵子是找不到座位了。走到一家餐馆前,他探头朝里看了看有没有空位子,差一点和一对刚吃完饭的情侣撞了个满怀。男的被小桑的突然吓了一跳,连忙躲避,差一点摔倒。

"对不起。"

两个人互相道了声歉,两位女士也互相弯腰致歉。

"看来这里有座位。"小桑对由加理说。?

由加理也笑着对他说:"小桑先生,你真够健壮的。刚才那个人差点就被你撞飞了呢。"

"当侦探的,身体不强壮哪行?"小桑略带得意之色。

偌大的店里只有一个空桌子。两个人也不用忙碌的服务员引路,径直走到那张桌子前坐了下来。

"小桑先生,你是怎么当上侦探的?"

两个人刚一落座,由加理就问小桑。小桑用手抚摸着自己长长的脸盘下长长的下巴,一边说着"这个嘛……"一边陷入了深思。

"我这个人以前好管闲事,也爱多嘴多舌,所以就找了这样一个能管闲事的工作。"然后他又想了想,说道,"其实我以前曾是个报社记者。"

"是吗?"由加理不由得瞪大了双眼。

"不过你看我也不像个在大报社的政治栏目工作的记者。

我是隶属赛马组的,但也不是负责赛马之类的消息,而是负责体育报的文艺栏。干那种工作,有意思的事不少,但也丢过几次丑。当时在报社里呆得也不是很顺心,又恰巧身体不适,于是就顺势递交了辞职信。比起空知的辞职方式来,我就显得寒掺多了。"

"你也知道空知辞职的事吗?"

由加理问道。看来她也知道这件事。

"我早就听说了。虽然那种作法也不体面,但终究比我要强得多。"

"听起来有点像跳槽情报杂志的广告埃"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空知辞职后就开始写起推理小说来,我托朋友给重新找了个工作。我那个朋友的父亲就是我们侦探所的所长足立先生,他说正好他们所里缺人手,于是我就跳槽到侦探所了——哎,怎么没人来招待我们呢?"

小桑大声喊服务员。一个服务员急忙跑过来收拾桌子。

"现在的工作比较适合我。"

小桑的声音又低了下来,接着对由加理说道。

"小桑先生,其实……"

"什么?"

由加理直视着小桑的眼睛:"我有一件事想拜托您。"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魔镜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侦探推理 魔镜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计谋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