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N大学的赫赫名声是从黎黎学堂就开始的。
第一个给学堂带来巨大名声的就是黎黎本人,他破天荒地把女子召入学堂,是真正的惊世骇俗,一下子把学堂噪得名扬一时。
在开头几年,学堂有点西洋镜的感觉,凡是到该城池来的人,都忍不住要去学堂走走,看看,饱饱眼福,跟逛窑子一样的。
按说,在那个封建世道里,光凭一个女子入学的把柄,就足以将学堂夷为平地。
为什么没有,说法有很多,但出自容家家谱中的说法也许是最真实可靠的。
容家的家谱秘密地指出:学堂里最初入学的女子均系容家嫡传后代。
这等于说,我糟蹋的是自己,你们有什么可说的?这在几何学上叫两圆相切,切而不交,打的是一个擦边球,恰到好处。
这也是黎黎学堂所以被骂不倒的巧妙。
就像孩子是哭大的,黎黎学堂是被世人一嘴巴一嘴巴骂大的。
第二个给学堂带来声望的还是容家自家人,是黎黎长兄在花甲之年纳妾的结晶。
是个女子,即黎黎的侄女儿。
此人天生有个又圆又大的虎头,而且头脑里装的绝不是糨糊,而是女子中少见的神机妙算。
她自幼聪慧过人,尤其擅长计数和演算,11岁进学堂,12岁就能和算盘子对垒比试算术,算速之快令人咋舌,通常能以你吐一口痰的速度心算出两组四位数的乘除数。
一些刁钻的智力难题到她面前总是被不假思索地解决,反倒让提问者大失所望,怀疑她是不是早已听说过这些题目。
一位靠摸人头骨算命的瞎子给她算命,说她连鼻头上都长着脑筋,是个九九八百一十年才能出一个的奇人。
17岁那年,她与姑家表兄一道远赴剑桥大学深造,轮船一驶入浓雾迷漫的伦敦帝国码头,以赋诗为雅的表兄顿时诗兴大发,对着舱外的迷雾诗兴大发,诗篇脱口而出——凭借海洋的力量我来到大不列颠大不列颠大不列颠浓雾包不住你的华丽……表妹被表兄激越的唱诗声吵醒,惺忪的睡眼看了看金色的怀表,也是脱口而出:“我们在路上走了39天又7个小时”
然后两人就如进入了某种固定的套路里,有板有眼地问答起来。
表兄问:“39天7个小时等于——”
表妹答:“943个小时”
表兄问:“943个小时等于——”
表妹答:“56580分钟”
表兄问:“56580分钟等于——”
表妹答:“3394800秒钟”
这种游戏几乎是表妹生活的一部分,人们把她当个无须动手的珠算盘玩味,有时候也使用。
这部分生活也把她奇特的才能和价值充分凸现出来,由此人们甚至把她名字都改了,一口口地叫她算盘子。
因为她头脑生得特别大,也有人喊她叫大头算盘。
而事实上,她的算术比任何一只算盘子都要高明。
她似乎把容家世代在生意中造就出来的胜算的能力都揽在了自己头上,有点量变引发质变的意味。
在剑桥期间,她保留了固有的天分,又崭露出新的天分,比如学语言,旁的人咬牙切齿地学,而她似乎只要寻个异国女生同室而住就解决问题,而且屡试屡爽,基本上是一学期换一个寝友,等学期结束时,她嘴巴里肯定又长出一门语言,且说得不会比寝友逊色一点。
显然,这中间方法不是出奇的——方法很普通,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用。
出奇的是结果。
就这样,几年下来她已经会七国语言,而且每一门语言都可以流利地读写。
有一天,她在校园里遇到一个灰头发姑娘,后者向她打问事情,她不知所云,然后她用七句语言跟对方交流也无济于事。
原来这是一位刚从米兰来的新生,只会说意大利语,她知道这后,邀请对方做了新学期的寝友。
就在这学期里,她开始设计牛顿数学桥。
牛顿数学桥是剑桥大学城里的一大景观,全桥由7177根大小不一的木头衔接而成,有10299个接口,如果以一个接口用一枚铁钉来计算,那么至少需要10299枚铁钉。
但牛顿把所有铁钉都倒进了河里,整座桥没用一枚铁钉,这就是数学的奇妙。
多少年来,剑桥数学系的高才生们都梦想解破数学桥的奥秘,换句话说就是想在纸头上造一座跟数学桥一模一样的桥。
但如愿者无一。
多数人设计出来的桥至少需要上千枚铁钉才能达到原桥同等效果,只有少数几人把铁钉数量减少到千枚数之内。
有个冰岛人,他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把铁钉数减少到561枚。
由著名数学家佩德罗·爱默博士担任主席的牛顿数学桥评审委员会为此作出承诺,谁只要在此基数上再减少铁钉数量,哪怕只少一枚,就能直接荣获剑桥大学数学博士学位。
表妹后来就是这样得到剑桥数学博士学位的,因为她设计的数学桥只用了388枚铁钉。
在博士授予仪式上,表妹是用意大利语致答谢词的,说明她又在起居间掌握了一门语言。
这是她在剑桥的第五年,时年22岁。
第二年,一对期望把人类带上天空的兄弟来剑桥会见了她,他们梦一般美好的理想和雄心把她带到了美国。
两年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郊野,人类将第一架飞机成功地送上蓝天。
在这架飞机的小腹底下,刻有一板浅灰色的银字,内容包括参与飞机设计、制造的主要人物和时间。
其中第四行是这样写的:机翼设计者容算盘·黎黎中国C市人。
容算盘·黎黎即为表妹的洋名字,在容家族谱上,她的名字叫容幼英,系容家第八代后人。
而那两位把她从剑桥大学请走的人,就是人类飞机史上的第一人:莱特兄弟。
飞机把表妹的名望高举到天上,表妹又把她母校的名望带上了天。
辛亥革命后,表妹眼看祖国振兴在即,甚至以割断一段长达数年的姻缘为代价,毅然回国,担当了母校数学系主任。
此时,黎黎数学堂已更名为N大学。
1913年夏天,牛顿数学桥评审委员会主席、著名数学家佩德罗·爱默博士,带着一座由表妹亲自设计的只有388枚钉子的牛顿数学桥模型出现在N大学校园里。
这可以称得上是给N大学长足了脸面,佩德罗·爱默博士也可以说是给N大学带来巨大声望的第三人。
1943年10月的一天,日本鬼子把战火烧进N大学校园,佩德罗·爱默博士赠送的稀世之宝——牛顿数学桥250∶1模型,毁于一场野蛮又愚蠢的大火中,而桥的设计主人早在29年前,也就是佩德罗·爱默博士访问N大学的次年,便已辞别人世,终年不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