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如潮好评

第137章 如潮好评

众多媒体在首映式结束之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撰写电影评论,写自己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第二天影评出炉,国内的媒体大部分都唱起了赞歌,毕竟《命运的宣战》引起的轰动大家都看在眼里,再说了,国内观众也喜欢看中国人海外扬威这种新闻。

“青年导演苏烈扬威戛纳,电影首映后,观众集体起立鼓掌十分钟!”――《京城日报》

“北电导演系学生苏烈让戛纳震惊,影评人称赞《命运的宣战》是本届最佳影片!”――《新民晚报》

“华人之光闪耀戛纳,首映礼掌声不断,青年导演苏烈的作品戛纳备受好评!”――《楚天都市报》

当然,任何一部影片都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更何况这部片子还是苏烈拍的,出现杂音在所难免。

“《命运的宣战》亮相戛纳褒贬不一,故事太松散,沦为了画面的配角,故事性比张一谋的《英雄》还弱。”——《南方娱乐报》

“《命运的宣战》戛纳首映受挫,剧情是硬伤。”——《京城娱乐报》

国内媒体批电影,往往就那么几句话,空洞、肤浅、不合逻辑等等,一部电影是这样,十部电影还是这样;十年前这样,十年后还是这样。

跟国内媒体蜻蜓点水似的评论不同,国外的影评要加专业一些,毕竟国内媒体本身是学新闻的,跟电影本身搭不上边,而国外往往是专业的影评人,靠这个吃饭的。

作为电影节的官方场刊《银幕》的评论无疑非常抢眼,而《银幕》给予了《命运的宣战》非常高的评价。

“对于影片《命运的宣战》来说,它的基调以黄、绿、红作为主要色彩,影片在不同的情节段落对色彩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分配。总体来讲,整个影片是在黄色衬托下的暖色系。这种基调给人温暖的感觉。影片风格浪漫华丽,色彩以黄、绿、红为主要基色,是一种以暖色调为主,将互补色并列放置的关系处理,并强调色彩的对比,整个电影构图完全是油画重彩的样式。在暖调的镜头下是充满阳光的灿烂色彩。这种暖调绝大多数在接近傍晚的下午拍摄,带了些许的橙红色。在影片后期处理中也加强了这一视觉情感印象。除了色温低,这种调子里携带出淡淡的橙和黄,让人明显感受到温暖,像是春天的阳光。照耀出了陈然内心世界的和煦平静。在这鲜艳明朗的色彩世界中,观者体验到了对生活的敬意,体会到温暖的意境。整部影片充分体现出创作者的印象主义色彩与构成主义色彩的完美统一的色彩风格。

正如导演所说“我讨厌掺杂五花八门的颜色,只有选择代表性的颜色,才可以产生明显的效果”。整部影片是以红绿色为主调的,在绿色调的画面里,永远会有红色的物体出现,比如:陈然的妻子推他来郊外散心,陈然躺在轮椅上。他穿着红色外套,虽然不能动弹,可是穿着依旧十分讲究,可见妻子的悉心照顾和他对生活的热爱。妻子穿着浅绿色的长裙。裙摆随风飞扬,背景是大片绿色的草地,人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红色和绿色在面积上产生对比,用小块红点缀大面积的绿。这样不仅使绿色和红色显得更饱和。而且也起到突出红色物体即视觉中心的作用。同时在前景或后景的环境里放置一些红色道具物品还可以避免画面闷、灰,以及提高色反差,使得最终画面明快、抢眼。

苏烈说重要的不是印象主义。而是感情。在这些画面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他善用绘画的色彩,整体的基调统一却不单调,会有活泼的亮色加以点缀,而且也通过画面传达出了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在他的电影中,印象主义的色调在画面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印象主义与电影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当然,在影片的节奏控制、摄影风格、声音剪辑等方面,也拥有独特的风格和色彩,《命运的宣战》无疑是本届电影节最出色的电影之一。”

戛纳电影节的官方场刊对《命运的宣战》分析的重点在电影的色彩上,印象主义诞生于法国,场刊的主要读者是法国人,这无疑是他们最有兴趣的。

而场刊邀请的,给主竞赛单影片元打分的十位影评人,有5位给出了满分四星,有4位给出了三星,1位给出了两星,评分3.4点,超过了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狗镇》的3.1分,排在了第一位。

作为法国,甚至世界上上影响力最大的杂志,《电影手册》自然不会落后,戛纳可是他们的主场,《电影手册》的评论一出来,就吸引了无数眼光的注意。

“《命运的宣战》这部片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人物的直接视点镜头,即人物的主观镜头。这个聪明的办法,大大加深了故事对人心灵深处的震撼。开始的20分钟的镜头里,就充分展现出影片的独特创意。在忽明忽暗的画面中,在医生等等人物视像的变形和抖动中,我们发现整个银幕变成陈然那唯一能看见并活动的左眼,而我们这些观众则走进了陈然的大脑,以陈然的视点来拍摄。同样的,在接下来的几个镜头里,窗帘的飘动,摇镜头表现的人物的走动都伴随着陈然困难的呼吸声,这种被称为是原生内听觉聚焦。接下来,忽然出现的汽车的刹车声和医生的询问声则是次生内听觉聚焦。

在开始的几个镜头里,我们可以看见随着他的苏醒看到了模糊的世界一点点变清晰,听到医生的说明和嘱咐,以及陈然心底里的回应,然而这些回应只有观众能听到,因为陈然已丧失说话能力。导演明智的用直接视点镜头,随着那转动的眼球中看到的一切,设身处地体验陈然遭受的一切煎熬、吃惊、害怕、惶恐,和那要死的决心,以及后来慢慢接受并乐观面对的心理变化。同时也让我们在影片很长一段时间里看不到他的脸和真正模样。而是和他一样只看到医院里医生护士如何照顾他,朋友如何看待他,每一个来自外界的交流和反馈都在传到陈然同时也传达到观众脑中,让我们能体会,如果我们是他,将要如何面对这突然发生的人生变故。这样做也避免一上来观众被陈然的外形吓坏,等到观众与他一样逐渐接受了患病事实后,陈然扭曲的面容和瘫痪的肢体才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时原本的恐怖早已化为深切的悲痛和同情。

整个影片始终在一种主观化的思维视点中,人物的直接视点镜头中展开。通过一次次上下结合又快速分离的黑幕转化,导演有效地模拟了眼球的运动,让我们看到陈然所看到的,感受陈然所感受的,随着他一起进入回忆与想象。陈然的所见被表现得感人肺腑,沉重困乏的眼皮,在主观视角里出现了欲坠不稳的各类构图;昏黄色彩的天空,大片低浮的白云,清风草地。孩子女人,它们之间的剪辑切换自由流畅。

《命运的宣战》是一部充满不规则和诗意的电影。不规则的是模糊狭窄的主观模拟镜头,是那眼皮进行的艰难交流和那无数次读出和选择的频率字母表;而诗意的则是印象主义的画面,是一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男人最后的意志和尊严。是他对过往遗憾的悔意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那些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们,包括同样处于闭锁状态中的年迈父亲在面对准植物人时表现的耐心、关怀与真情。

影片在叙事上大量使用了闪回的镜头,他用眼睛看到了世间美好的东西。因为碰触不到,只能通过美丽的想象陶醉其中,回味感受。诗一样的画面。其中穿插了亲情、爱情、人生、人性、背叛、美丽、丑恶等等,显示了陈然对生的渴望,对活着的美好期待。”

《电影手册》从镜头上对《命运的宣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因为《电影手册》本身就是一本强调技术的杂志,对电影语言的探索无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除此之外,英国《视与听》、《帝国》,美国的《好莱坞报道者》、《综艺》无一例外,全都送上了好评。

其中《纽约时报》的评论更是把《命运的宣战》捧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在电影节的前八天,几乎没有一部电影得到喝彩声,参选电影里几乎找不到一个够分量的明星。戛纳的海滩上见不到半个耀眼的明星。较之往年,这里宴会和晚会的数量骤然少了许多,观众人数也下降了,参选影片质量低劣,这是最差的一届戛纳。好在《命运的宣战》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苏烈,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他挽救了福茂,也挽救了这届戛纳。有了这样一部电影,本届戛纳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史上最差。这部电影是所有参赛者中最有竞争力的一部,这是一部充满现代气息的电影,没有任何一部参赛影片像它这样感人。”

伴随着如潮好评出现的是如潮的电话,李邵红他们那栋别墅的电话被打爆,李邵红和李小晚的手机也被打爆了。即时是这样,也挡不住片商的热情,很多片商直接找到别墅,要求跟制片人面谈。

北野武工作室的人笑了,因为张囯荣在日本很受欢迎,而且北野武看好苏烈,他们下手早,开幕第三天,看过成片后就以80万美元买断了日本版权,要是现在出手这个价格肯定拿不下来了。其他早早买下版权的人都笑了,还好自己下手早,这回真的赚了。

如潮的好评自然也引起了众多法国观众的兴趣,下午和晚上《命运的宣战》的门票被抢购一空,好几场电影都开始十来分钟了,电影院的门口还站着影迷,举着牌子,上面写着“求《命运的宣战》的电影票”。

《命运的宣战》真的如国内媒体说的那样,在戛纳掀起了一股热潮。(未完待续……)

PS:感谢efbetbht、伤尽天下美女、艳雪残阳打赏。感谢龙云天飞、夕颜856月票!再码一点,争取明天来次三更。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重生电影大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重生电影大师
上一章下一章

第137章 如潮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