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隐居
且说韩惜落虽知人死不能复生,却说什么也要试上一试。在城中使重金命人造棺备椁,全部用水晶制成,将悠悠尸身盛殓入内。雇了一辆骡车,把水晶棺厝在车后,一路往鬼哭林而来。
数日之后,韩惜落回到鬼哭林中。阮青白、谢运、周为仙三人与悠悠相处日久,感情深厚,突然见她身故,都是悲痛之极,落下泪来。阮青白问道:“怎会如此?”韩惜落将事情原委说了一遍,三人嗟叹不已。四人一齐来求妙夫人救治。妙夫人得知悠悠死讯大惊,忙看了悠悠尸身。其时正值盛暑炎天,悠悠尸身竟是一点也没腐坏之象,依旧面色粉润,犹如活人。韩惜落告知众人,想这是冰魄灵珠的效用。
妙夫人看过后,摇了摇头,凄然道:“人已死矣,焉能复生?我也无能为力,救不了她。”韩惜落拜倒在地,求道:“当日,小子手足俱废,尚有方法可以医治,求夫人再想想法子。晚辈也曾将逆鳞放在她手中,企图起死回生,却不知为何毫无效用。”妙夫人摇了摇手道:“悠悠倘若还有一息尚存此法亦不可行,以她的内功修为必定驾驭不了这逆鳞。势必身遭反扑,沦为行尸走肉。到时生不生,死不死,反而更加痛苦。”又道:“你何苦如此执着。她已死去多时,不能复生了。”
韩惜落流下两行热泪,默然无言。内心深处却仍不甘心,肚里沉吟:“端木前辈一身通天彻地之能,见识卓绝,说不定有起死回生之法。”言念及此,决意去锁心岛一次,求见端木空。
次日,韩惜落驾着骡车一路东行,又雇了船寻到锁心岛上。这是他第二次踏足这个小岛,前后两次心境却迥然不同。第一次他身受重伤,却有众人相伴来到此岛,求得高人指点,最后习得惊世技艺,虽然路途坎坷曲折,心中倒也甚是安慰。第二次则是他孤身一人踏上这光秃秃的小岛,身边只有一口冷冰冰的棺材,凄凉之情不言而喻。但见四下里景致未变,只是物是人非,不由得悲从中来,哽咽出声。他哭了一阵,心中稍感平和,便驱驶骡车,径往端木空的石屋而来。
到了石屋门前,韩惜落跃下骡车,躬身行礼,大声道:“弟子韩惜落,拜见端木前辈。”石屋中却无半点声息。韩惜落又高声大叫:“弟子远来,拜见端木前辈。”反复大叫三四次,石屋中并无反应。他心中奇怪,上前道:“前辈勿怪。”轻推石门,“咯咯”一声,石门应手而开,放眼四顾,不见一人。韩惜落更是疑惑,心道:“端木前辈不知到哪里去了。”仔细一看四周,见到石壁上竟然刻得有字,印痕甚深,只是字迹刻印与石壁颜色相近,一时不易察觉。韩惜落寻思:“这些字想是端木前辈所留了。”走上前慢慢读去,石壁上写道:
武学原意,乃让人健体强魄,锄强扶弱,弘扬正义,使天下弱者不受欺凌。惜人性贪婪,以武力追逐财富权力,尔虞我诈,各怀机心。无奈乐土成炼狱,血雨腥风,杀戮不息。
无数人为这“权力”二字,倾其所有,丢掉性命。胜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已丧良知、坏人格,后为巩固地位,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余于江湖数十载,未尝见一真正赢家。智者应知此乃一处:永无赢家之战场。取胜唯一方法,仅“及早离去”四字耳!
读完之后,韩惜落叹了一口长气,想起司马炽为混一正教毒杀师父。冷云裳又精心策划已久,不但暗中训练那三百名死士,还献上叶柔然,娶了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女人,不禁一阵苦笑。又想起齐敬宁、洪玉成荣登大位后立即腐化,沉湎酒色,荒淫无道,真乃“丧良知、坏人格”。还有那星宿门,师兄弟为承大位,以致反目,四个人明争暗斗,最后使得门内四分五裂。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喜、怒、哀、乐、爱、恶、欲一齐涌上心头,当真是百感交集。
他暗自思忖:“看来端木前辈已经离开此地,不知去了哪里了。”眼看救活悠悠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他却无可奈何。思索良久,忽然大叫:“罢,罢!”他轻轻抚摸着水晶棺,柔声道:“悠悠,你看此处可好?我和你从此就隐居在此,再也不会有人来打扰我们了。咱们再也不用理会江湖上那些血雨腥风的事,此处只有你和我两个人永远在一起,好吗?我的飞天小狐狸……”他的话声越说越低,也越来越是悲伤,到后来更有几分哽咽之声。
韩惜落意念已决,要终生隐居此岛,忽想起一事,颇感不安,于是回到镇上写下一通书信,命人送到曾书秋手上。
不则一日,曾书秋接到书信,抽出信纸,看了一遍。只见信上写道:
韩惜落书呈曾书秋大鉴:悠悠已殁,余心绝矣。决意归隐山林,自此不问江湖之事。曾兄对余有恩,未能补报,实为平生耿耿。今有一句良言相劝,望能俯听。自古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目今魔教混一在即,正教不过苟延残喘,大事成功只在朝夕。
余观冷云裳此人工于心计,城府极深。曾兄当日谏言献出叶柔然,只怕他耿耿于心,克日必报。曾兄乃圣人绝智,其中道理,自不必多言。何不学鸱夷及早离去,归隐鬼哭林中,重拾旧乐。
曾书秋看罢,猛然想起当日易先生所赠四句谶言,顿悟道:“当日易先生言道:‘逢寒而救,遇冷则侍’,想是说的正是韩惜落,我因救他而遇冷云裳。后两句是‘封侯而隐,功成则退’,想是教我学那鸱夷子皮功成身退,泛舟西湖。”转念又想:“我好不容才有机会能为民请命,一展胸中抱负,建立我那梦寐以求的王道乐土,岂可轻言放弃?”随即提笔蘸墨写下一通书信,命人星夜送回。韩惜落等待回音在镇上多耽了几日,见到书信上所言,不觉长叹。信上说:
余少年读书,四书五经,兵法谋略,无所不窥。待至弱冠一举成名,天下皆知,本想尽己所能与朝廷出力。奈何朝廷不明,主昏臣暗,谗佞弄权,屈沉才士。鬼哭林虽乐,却终非吾之所愿。余在林中正如‘蛟离海岛,虎困荒丘’,心中郁闷不可尽言。
冷教主中兴圣教,德才兼备,雄韬伟略,不失为百年难得一遇的英主。且对吾有知遇之恩,不敢或忘。吾愿在其麾下建造王道乐土之所。此事关系天下黎民百姓福祉,岂可明哲保身,半途而废?吾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纵使圣教负我,我亦忠心不负圣教。
总之是些誓死追随,忠义之说云云,表明决心,绝不叛教。韩惜落听他信中所言,似是冷云裳已当上魔教教主。又见曾书秋心意甚坚,叹道:“难怪人们常说:‘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当局者迷……”知道再劝也是徒然,便不复再言,独自回到锁心岛上。从此以后,他便隐居荒岛,不再涉足江湖一步。有一首词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这首《临江仙》乃明代杨慎所作,单道那白发渔夫、悠然樵汉这两位隐士,惯看世道变迁。那些帝王霸业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笑事罢了。正如韩惜落这等不为俗务羁绊,生性自由洒脱的隐士。可惜,他原是要和心爱之人一起隐居山林,过那神仙眷侣般的日子,谁想如今却只能孤零零地守护那具水晶棺,其中凄凉滋味自不忍言,又哪里有半点比得上渔夫樵汉来的逍遥自在?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一晃十年,弹指而过。冷云裳登上教主宝座之后,果然励精图治,将北方管理的升平繁荣,百姓们安居乐业,人人称颂,个个钦服。幕后文臣人人神机妙算,手下武将个个能征惯战。
传说后来他大举南征,混一南北,天下大定。自此冷云裳称孤道寡,非同小可。曲如烟素来悍妒非常,又与冷云裳感情不和,对叶柔然更是恨入骨髓,便暗中用毒鸩死了她。有诗为证:
青蛇口中信,黄蜂尾上针。
两般犹未毒,最毒妇人心。
冷云裳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心中已猜到三分,下令彻查此事。随后果然查出是曲如烟所为,由于忌惮万毒宫部属,不敢擅杀,便只好将她打入冷宫。却觉心中之怒兀自未平,便迁怒曾书秋,诘责道:“当日若不是你力谏寡人娶此毒妇,柔然如何会枉死?”曾书秋心知自己功高震主,冷云裳颇是忌惮,故意以此事为借口,想要除去自己。即便今日侥幸留得性命,他日也会无中生有,寻个罪过。他慨然道:“臣这些年出谋划策,替大王打下半壁江山,见到百姓安定,吾毕生之愿足矣。大功虽成,双手却也鲜血淋淋。那日水灌大名,更是罪孽深重。臣亦无心再度归隐山林,不妨今日请就一死,也好留个清名于世。”冷云裳听说,脸现喜色,钦赐一杯毒酒。曾书秋接过,饮毒酒自尽。曾书秋死后,石玉祥所中之毒无药可解,不久便疯狂而死。
熊百川听闻曾书秋被他赐毒酒鸩死,悲愤交集,如何按耐得住?提起双斧冲上大殿,欲要行刺。谁知冷云裳早有部署,暗派数百名精兵良将,一齐拿人。熊百川发一声喊,奋力厮杀,杀了大半人数,终是寡不敌众,失手被擒。众人拿一条碗口粗的铁链绑了,解到殿前。熊百川跪在地上,大叫:“吾等忠心可昭日月,为何要这般迫害忠良?”言讫泪下,被当庭枭首。
柴羽知道此事,怒气填胸,欲替曾、熊二人报仇,却又思量:“杀了冷云裳必定会使天下大乱,令天下百姓再度陷入混乱,饱受战祸之苦。”心中不忍,只好独自出走,从此浪迹天涯,不知所踪。
如此一来,当年打天下的能臣,直被冷云裳屠戮大半,受牵连者不计其数,枉死者多矣!
果为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英雄当烹。”有诗为证:
报国无门谗臣误,山河破碎英杰出。
出生寒微志不微,欲在凌烟立首功。
莫要怨恨天不公,敌破臣亡乃定论。
古来都道君王毒,何不早学范蠡舟?
再说南国某个小镇,一堆看客正围在一个孩童四周,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这个孩子正是易小星。原来他游遍大江南北路经此地,便说一段话本,挣些盘缠。此时,他话本中却多了一段凄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说道东海之滨有一座锁心岛,岛上有一位千古伤心之人守护着他的冰封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