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投亲2
当然,梅迎春有足够的时间去落实自己的想法,不着急,而现在有更加紧急更加有意思的事情要做。他跳下“墨风”,下意识地理了理衣服,昂首挺胸地朝狄府门前走去。刚刚抬起手要敲击门环,边上的旁门“吱呀”地打开了,一个青衣家人探出头来,狐疑地打量着他。
梅迎春捋了捋垂在肩上的发带,抱拳道:“这位家院,请问沈槐沈将军在府中吗?”话音刚落,那个家人的脑袋就缩了回去。梅迎春正在疑惑,一人从门里大步踏出,挺立在梅迎春面前。梅迎春立刻就知道了,这人就是沈槐,看来他在已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实际上,沈槐已经在狄府门边等了整整三天了。沈珺的书信是在大约十天前到达的狄府,自那以后,沈槐便始终处于难以言说的焦躁之中。不安、悲痛和期盼,几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他的胸中翻涌,直把他弄得寝食难安。沈珺的信件写得很匆忙,只是简略地通报了沈庭放的死讯,以及要来洛阳投亲的计划,对沈庭放的死因没有多加解释。对于沈槐来说,沈庭放就这么死了,倒并不十分意外。患病多年是一个理由,另一个理由则不足为外人道,只有沈槐和沈珺彼此心照不宣而已。这另一个理由叫做“多行不义必自毙”。当然,中国人常说,死者为大,纵然他沈庭放有千万种罪责,死亡也可以给他的罪行画上个永恒的句号,但愿能就此一了百了吧。
沈珺的书信中真正让沈槐倍感震惊的,是关于狄景辉和李元芳的内容。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两个远行西北边境的人,居然会阴差阳错地去到了他的家中,还亲眼目睹了沈庭放的死。沈槐不敢想象,他们是否会看出什么?又会因此而产生什么样的想法?沈槐并不担心狄景辉,但却从内心深处对李元芳感到敬畏,自从他来到狄仁杰身边以后,这种敬畏之感更加一天天地增强,已经渐渐成为由嫉妒和羡慕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李元芳已从狄府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新年以来也几乎不再被狄仁杰提起,但沈槐就是能够时时刻刻地感觉到他的存在,并且被他的影子压迫得喘不过气来。
尽管如此,沈槐还是第一时间向狄仁杰报告了沈珺的来信,信中牵涉到狄景辉和李元芳的地方,他都一字不漏地对狄仁杰详细复述。狄仁杰听着也很惊诧,得知李元芳一行三人安然无恙地渡过黄河时,他亦难掩发自内心的欣慰之色。将始末原委都了解清楚后,狄仁杰很快便恢复了平常的冷静,他对沈槐的丧亲之痛适度地表达了同情,随后便许了他几天假期,让他尽快在尚贤坊内找个安静的小院落,用于安顿沈珺,还相当周到地派了狄春给他帮忙。沈珺的信上只写了动身的日期,沈槐大致计算他们就该在这几日到达洛阳,便从前天起就从早到晚候在狄府门边,哪里都不敢去,静待沈珺找上门来。
于是沈槐就在这个正月“晦日”的傍晚,等到了梅迎春。关于梅迎春,沈珺也在书信中作了简单的介绍,语气中全是感激之情。所以当这两个男人在狄府门前见礼时,彼此并不感到陌生。报出姓名,相互寒暄后,两人飞快地观察着对方,并迅速在心中写下了初步的认识。沈槐为梅迎春的气度不凡而暗暗称奇,断定他的来历一定比沈珺所描述的要复杂得多。而梅迎春则像所有同时知道李元芳和沈槐的人一样,立即拿他们两人作了个比较:不论是外貌还是气质,相似之处都颇多,但又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
在领着沈槐去客栈的途中,梅迎春不露痕迹地打量着沈槐身上精干华丽的将军服色,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漫长的除夕之夜,与李元芳、狄景辉在沈珺家中堂屋内饮酒谈话的场面,内心深处突然涌起强烈的感同身受之情,久久不能平静。
就在他们并肩离开狄府后不久,狄春匆匆忙忙地来到狄仁杰的书房,报告了府门前发生的事情。狄仁杰长长地舒了口气,嘱咐狄春小心候着,不论沈将军有任何需要,都要尽心安排。狄春答应着退了出去,狄仁杰这才将十几天来反复在看的两封书信再次放到面前。这两封信都是在元宵节前后送来的,一封是老孙带回来的韩斌的信,而另一封信,连狄春都没见到过,那是李元芳写来的,并以加封急件的军报方式传递,直接送到了狄阁老的手中。
因此沈槐并不知道,在他向狄仁杰陈述沈珺的来信时,年迈的宰相大人其实已经完完整整地了解到了整个事情的经过,所以才能好整以暇地应对而不致表现得失态。为了写这封信,李元芳考虑了很长时间。离开沈珺家以后的第一个晚上,在寄宿的客栈中,他彻夜未眠,反反复复地斟酌,最后落到笔端的,全部是最精确和详尽的事实,不遗漏一点有用的信息,也不带上任何主观的感受,他的书信保持了一贯的风格,目的只有一个:让狄仁杰对即将到来的沈珺和梅迎春有预先的了解,从而能够做好充足的准备。无论如何,这是两个背景复杂的陌生人,对于狄仁杰来讲,就意味着某种危险。在信中,李元芳丝毫没有表现出自己对这两个人的好恶,极其冷静的描述甚至显得有些不通人情。只有狄仁杰熟悉李元芳的方式,并理解他的苦心:他不愿意以任何感情色彩来影响到狄仁杰的判断。
但是一名戍边途中的折冲校尉,怎么会有权利向当朝宰相传递绝密的加急军报呢?这也是只有狄仁杰才知道的秘密。在狄春给李元芳送行时带去的包裹中,有一份宰相手书的密令,据此,李元芳便可以利用沿途的驿站,向狄仁杰传递密信。狄仁杰这样做的确是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如果被人察知,便有私相勾连的嫌疑,因此只可备万一之需。出行至今,李元芳第一次使用了这个手段,也是考虑再三的决定:他必须让自己的信件早于沈珺的信件到达狄仁杰的手中。
坐在书案边,狄仁杰看着面前的这两封书信,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自从李元芳和狄景辉离开洛阳以后,他便一直在盼着他们的来信。盼了一个多月,一下子盼来了两封,可这是多么奇特的两封信啊。一封信的字迹歪歪扭扭不说,通篇别字破句,让狄仁杰读到眼晕,恨不得把那小孩儿揪到跟前来好好教导一番,而信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向大人爷爷告状,控诉他那个不听话的哥哥。另一封信呢,则完全像是案情线索的通报,分明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却描述得好像与己无关,笔调从头至尾冷淡如冰。“还是不要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了吧。”狄仁杰苦笑着想:“看来很有必要见一见沈珺,还有那个叫梅迎春的异族人。李元芳的直觉向来非常准确,以他对这两个人不同寻常的关注来看,他们的身上必然隐藏着某些极有价值,甚至危险的东西,需要大胆而谨慎地去把握。”
梅迎春带着沈槐来到沈珺落脚的小跨院时,沈珺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院中了。一路上为了不太过引人注目,沈珺没有身披重孝,但还是在何大娘的帮助下,置办了全身的白衣素服。此刻,她便通体洁白地站在小院中,发髻上除了一枝银钗之外,再无其它任何装饰,在灰暗的暮色中,越发显得凄楚哀伤。但是就在沈槐踏入院门的一刹那,她的眼中突然闪现出明媚的光华,双颊顿展娇艳,唇边溢出春色,整个面容都被久别重逢的狂喜点燃,绽露出从未有过的娇美。看着她的样子,梅迎春也不禁暗暗诧异,用眼角轻扫身边的沈槐,他倒显得十分镇静,没有特别的喜怒形诸于色,只是当他的目光与沈珺的目光相触的那一刻,仿佛电光火石般的激情交融,在两人的心中顿时掀起阵阵惊涛骇浪,这一切,就是梅迎春所无法感知到的了。
三人在小院中相对而站,梅迎春清了清嗓子,打破沉默道:“阿珺姑娘,我把沈将军找来了,在下就算是功德圆满,你们聊着……我先告退了。”沈珺依然痴呆呆地看着沈槐,浑然不觉梅迎春的话语。梅迎春有些尴尬,点点头往外就走。沈槐忙冲他抱拳道:“梅先生,待我先与堂妹叙谈之后,定要与她共去答谢梅先生,梅先生也住在这里吗?”梅迎春爽朗地笑道:“举手之劳,何谈一个谢字。二位久别重逢,又值沈老伯的突然亡故,还是先谈正事要紧。我就住在这客栈中,向伙计一问便知。”说着,便大踏步走出了院子。
沈槐目送着梅迎春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外,这才转回身来,看到沈珺还是那副痴痴的样子盯着自己看,不由皱眉道:“阿珺,你这是干什么?”沈珺听到他说话,浑身一震,这才如梦初醒,四下看看,问道:“堂兄,梅先生呢?”沈槐没好气地道:“走啦。你又不理人家,一点儿礼数都没有。”沈珺立时面红耳赤,低头无语。沈槐看着她的样子,心中大为不忍,走上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柔声道:“这些日子,苦了你了。”
沈珺的眼中涌上泪水,努力咬牙忍住,扬起脸,对沈槐露出个温柔的笑颜:“也没什么,总算又能见到你。再多的苦也就不觉得了。”沈槐轻叹口气,抚着她的肩头,低声道:“先回屋吧,慢慢说。”
回到屋中,何大娘给他们斟了茶,便识相地退到厢房中去了。堂兄妹二人在桌边对面而坐,互相细细端详着,心中自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半晌,还是沈槐将茶杯往沈珺面前推了推,轻声道:“赶了一天的路,累了吧,先喝口茶。”沈珺乖乖地举起茶杯喝了一口,泪水随即顺着眼角缓缓落下。
沈槐叹了口气,自己也喝了口茶,问:“我看你的书信里写,老爷子是正月初一亡故的。”沈珺点点头,抬手拭去眼泪,答道:“就是元正这天一大早,我去伺候爹爹起床,就……”沈槐锁紧双眉,沉声道:“他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个地步。唉,我劝过他多少次,可他就是不肯金盆洗手,最后还是落了个不得善终。”说着,他情不自禁地捏紧拳头,重重地砸在桌面上,额头上青筋暴起,眼中不觉也湿润了。
沈珺愣了愣神,犹豫着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轻抚了一下沈槐搁在桌上的拳头,温柔地劝道:“哥,都过去了。爹爹走了,你也别再生他的气了,他虽然……可他一直都是最疼爱你的。”“疼爱?”沈槐沉闷地应了一句,下意识地握住沈珺的手,揉捏着她的纤纤玉指,伤感地道:“你看看你的手,这么粗糙,哪里像个小姐?倒像个粗使丫头!我就算不怨他别的,可也看不得他这样对你。”
“哥!”沈珺顿时泪眼婆娑,忙忙地抽回手去,翕动了半天嘴唇,才憋出一句:“为了你,我……我做什么都是心甘情愿的。”沈槐长叹一声,转过头去,不再看她。沈珺也不敢再说话,只是眼巴巴地看着沈槐的侧脸,等了半天,沈槐才又回头,脸上的神情平静了许多,他正色问道:“阿珺,你把他死去的前后情形给我详细说一遍。”
沈珺坐直身子,把从除夕到元旦这一夜一天的时间里面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看起来她已经在心里默述过很多次了,说得非常有条理。说完以后,沈珺又从包袱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递到沈槐面前:“哥,这是那位李元芳先生写给你的,他说把所有探查到的案情线索全部写在里面了。”
沈槐一惊,接过书信,表情十分复杂。沈珺有些纳闷,问道:“哥?怎么了?这个李先生,不是你认识的吗?他说……你们是最好的朋友。”沈槐“哼”了一声,拆开信,埋首细看。看完一遍又看一遍,才思索着道:“看起来事情还很复杂。李元芳怎么说死因不一定是刀伤,却像是惊吓致死?”沈珺迷茫地搭话:“我也不知道李先生为什么要这么说。不过以爹爹的为人,天下大概还没有什么人能吓到他吧……哥,你说,会是什么事情呢?”
沈槐冷笑一声:“他再大的胆量,也会有做贼心虚的时候。只是一般的小毛贼也确实吓不到他,太奇怪了……凶器,凶器也很可疑。李元芳说像是剪刀?!”他突然猛盯住沈珺,厉声问道:“阿珺,那把紫金剪刀呢?还藏在地窖里吗?”沈珺吓得倒抽一口冷气,支支吾吾地回答:“哥,没有啊,地窖里原来藏的东西不是都运到你这里来了吗?我……我没见过那把剪刀。”沈槐把牙关咬得咯吱响,恶狠狠地道:“地窖里的东西是运过来了,可就是没有那把剪刀!难道凶器就是它?!”他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起步来,一边继续喃喃道:“绝对不会有外人知道地窖的,除非老爷子自己把剪刀拿出来。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除夕之夜,剪刀,惊吓,杀人……”
沈珺也被惊得脸色煞白,呆呆地看着沈槐在屋子里面转圈。沈槐停下脚步,双眉紧蹙,瞪着沈珺问:“除夕之夜,他又跑出去干什么?你知道吗?”沈珺咬着嘴唇道:“我也不知道。爹爹他什么都不告诉我的。不过自从梅先生探知了爹爹的行为之后,爹爹收敛了许多。腊月里面都不怎么出去了,可就是除夕,他说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必须亲自去办。我劝都劝不住。”
沈槐紧接着问:“梅先生?梅迎春?我看这个胡人的来历蹊跷的很,否则怎么会察觉出老爷子的秘密?”沈珺还是迷茫地摇头:“梅先生是腊月前到咱们家来的,就说是要看爹爹的藏书。我本来以为爹爹肯定会一口拒绝,把他赶走的。可谁知道梅先生肯花钱,爹爹要多少他都给,爹爹他……他就把梅先生给留下来了。”沈槐恨恨地跺了跺脚:“钱!钱!他永远都没个够!”想了想,他又道:“看来梅迎春当初去咱家就是别有用心的,否则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留下来?”沈珺看了他一眼,有气无力地辩白道:“哥,梅先生是个好人。他,帮了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