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嫂子为他介绍了对象
战士的津贴没有几块,当兵以来,又跟赵红静相爱了一阵,虽然大都数用钱的时候,总是由赵红静付,但逢年过节,还是免不了要开支。如此一来,顾明波几乎没有什么积蓄,这次去家里,他还是向部队预支的。
“用不着那么多,只要够买一张车票就可以了。”姑娘连忙拒绝。
“没事,你拿着吧。”
“不用,只要到了那里,我就有办法了。”
“你这是要去哪里?”
“丹象县。”
“你说什么?丹象县?”顾明波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姑娘要去的目的地,竟会是他的故乡。
“是的。”
“听口音,你好像不是南方人?”
姑娘点了点头,说:“我是从北京来的,前几天在四明山,今天想去丹象县,没想到在这里转车,钱被偷了。”
“我就是去丹象县,你就跟我一起走吧。”
“太好了。”姑娘正担心顾明波走了后,歹徒如若再来,她该怎么办?此刻,见顾明波那么说,她的脸上剎时多云转晴,“叔叔,这次多亏你见义勇为,出手相救。我叫杭东北,请问你的尊姓大名和部队番号,容我日后报答。”
“这不算什么,因为我是军人。只要是军人,换了谁,路见不平,都会挺身而出的。”
“可是,我想知道。”
“没这个必要,你只要记住我是解放军就可以了。”
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车子翻过一座山后,丹象县城终于近在眼前。
下车后,杭东北紧挨着顾明波,一直依依不舍,不肯离去。
顾明波发现了她的异常,还以为她有什么难处,于是问道:“你知道要去的地方吗?”
“知道。”
“那你走吧,我家在乡下,还要坐车。”
“我想知道你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杭东北再次要求道。
“我说过了,这不算什么。”如果在甬城南站时,杭东北只是询问他的名字和地址,不说什么报答,也许顾明波会痛快地答应。毕竟杭东北并不逊色赵红静,跟如此美丽的女孩子交往,从内心深处来说,他是很乐意的。
“如果你不肯告诉我,我就跟着去你家。”杭东北半真半假地说。
“时间已不早,你真的该走了。不然,你亲戚万一不在,那就麻烦了。”
“所以,我想跟你走,过了今夜再说。”
顾明波是个实在人,唯恐杭东北真的跟他走。如果是这样,家里父母一定会吓了一跳,村子里的人一定会以为杭东北就是他的女朋友。他可不想阴错阳差,让人家误会。
“这里还有一些钱,你拿着。”顾明波蹲下身,从旅行袋里拿出钱来,说:“如果亲戚不在,今夜你就去住旅社。”
“我不要。”见顾明波当真,杭东北差点没笑出声来。
上车的铃声响了,顾明波将钱往杭东北的手里一塞,便通过检票口,疾步走了进去。
杭东北发现顾明波停了一下,回过头来,朝她招了招手。
“叔叔,到家后,请来城里找我,我在县委大院……”杭东北这才想起什么,扬着手喊道。
一旁都是旅客,吵吵闹闹的,顾明波是否听见,杭东北不得而知。望着转身离去的顾明波,她很是失望,但又无可奈何。
白鸽给顾明波介绍的女朋友叫华枝,是东方公社她娘家的一个远房亲戚的女儿,和白鸽一起在县城针织厂工作。
白鸽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时兴起,想到给顾明波介绍对象,而是受母亲相托。
“白鸽,干娘问你,你在针织厂上班,那里一定有很多女孩子吧?”那天白鸽去乡下,母亲这样问她。
“是的,基本都是。”白鸽不知母亲的意思,欣然答道。
“干娘想拜托你一件事。”母亲犹豫了一下。
“什么事?干娘,你请说。”
“干娘想托你,在你们厂里,给明波找个对象。”
“给明波介绍对象?”这是白鸽没有想到的。
“是的,趁他还在部队,赶快给他找一个,否则等他复员回来,做了农民,再找对象就难了。”母亲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军属母亲的想法。
“明波在部队表现怎样?有希望提干吗?”白鸽问。
“这我可不知道,他没跟我说过。”母亲实话实说。
白鸽不禁沉默下来。由于当时丹象县的工业不发达,能进入针织厂上班,基本上都是非农业户口人家的女儿,或者是烈士或参加过战争的有功人士的家属。白鸽知道,那些小姐妹个个心眼比天都高,是轻易不会看上农村青年的。好在顾明波如今仍在部队,才还有条件向她们开口,不然的话,连想都不能想。
“干娘知道,这事让你为难了。”见白鸽没有回答,母亲一时很失望。
“没有,干娘,请放心,这事我记在心里了。”白鸽连忙反应过来,安慰母亲。
碍于干娘的面子,白鸽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这一义务。
经过观察,白鸽发现自己的表妹华枝是一个很实在的姑娘。
家里姐妹多,肯吃苦耐劳,平时和厂里的其他姐妹也相处得十分融洽,从不搬弄是非,斤斤计较。而且她只是个临时工,当时还是她托人拉关系费了不少力才将她安排进去的。于是白鸽找了个机会,把那些意思向华枝提了出来。
华枝的几个大的姐姐都已结婚,她对上的那个姐姐梅枝也已有了婆家,而她下面的妹妹茵枝虽还在读书,但看得出和她的男同学姐姐的小叔戎建华早已有了那个意思。而她每天在针织厂上班下班,接触的都是女的,长这么大,还从没和一个男的正儿八经地接触过。内心早已渴望过无数次,可又一直无处发泄,无缘实现。听白鸽这么一说,她正中下怀,没丝毫做作犹豫,便很爽快地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现在是战士,到时候有可能回家务农。”先说后不论,白鸽先给华枝打了预防针,省得她以后埋怨她。
“能提干固然是好事,复员回来也没关系,只要人好。”华枝大方地说。
“他家兄弟多,条件并不好。”
“我家姐妹也多,你知道,条件也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