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末时期满蒙地区的资料
一、关于满清八旗的资料
满族
满洲人(其前身为女真人)出兵或打猎,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牛录(汉语“箭”的意思),其中有一首领,叫“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建立了黄、红、白、蓝四旗,分别打黄旗、红旗、白旗、蓝旗。四十三年(1615年)扩大为八旗。原四旗名称冠以“正”,另四旗名称以黄、红、白、蓝冠以“镶”,即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四旗
新增的四旗的旗子,镶黄旗的旗子在黄色旗上镶红边,镶白旗的旗子在白色旗上镶红边,镶红旗的旗子在红色旗上镶白边,镶蓝旗的旗子则在蓝色旗上镶红边。
2牛录编辑据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在西长安街路南,金代遗刹双塔庆寿寺南面,有南小胡同曰回子营,夹道曰头牛录、二牛录。
回子营建于乾隆二十五年。《日下旧闻考》卷71载:容妃的五叔和堂兄等配合清军平定新疆回部有功,“乾隆二十五年奉旨授白和卓为回子佐领,以投诚回众编为一佐领,于西长安街路南设回回营一所居之”,“内设办事房,以内府官董其事”。
1965年,此地并入东安福胡同。有人说安福胡同所在地就是元朝两个佐领的驻地,所以叫头牛录、二牛录。事实上,回回营的建立在乾隆二十五年,正因为乾隆授白和卓为回回营佐领,才会有头牛录、二牛录两夹道名。
介绍
每旗原则上应该包含二十五个牛录,每个牛录有三百人,共计七千五百人。但是实际上,每旗的牛录数量都是不一样的、都不是固定的、都是随时可以按照皇帝个人的爱好而不断变更的。如努尔哈赤在位时期的八旗牛录数量大致是这样分布的:正黄旗四十五个牛录,镶蓝旗三十三个牛录,镶红旗二十六个牛录,正红旗二十五个牛录,正白旗二十五个牛录,镶黄旗二十一个牛录,正蓝旗二十个牛录,镶白旗一个牛录。
牛录是八旗制度的基层军政组织,努尔哈赤政权的建立、发展,与之息息相关.因此,牛录起源的具体时间,早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由于现存文献有阙,诸位学者莫衷一是.有说法认为,八旗牛录制度的形成,并非是在某一具体的时间点,而是经过了"狩猎之牛录"、"部落之牛录"、"八旗之牛录"三个发展阶段,最终确立.
还有一种说法:女真人狩猎时各出一支箭,每十人中立一个总领,总领称牛录额真(牛录,大箭的意思;额真,首领的意思),后来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成为一级官名,牛录成为最基层的组织。屯垦田地,征丁披甲,纳赋服役,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努尔哈赤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là)额真,五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原有黄、白、红、蓝四旗,后又增添四旗,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这样,共有八种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
八旗制度的特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旗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等多方面职能。入关前,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崇德元年(1636)始定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9等。八旗按引军旗色定户籍。八旗兴办宗室觉罗学、官学等,课其子弟。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丧等均有规定。清初定满汉不通婚,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实际上民间早已通婚。
长官
牛录的长官叫牛录额真。五个牛录为一个甲喇(là)(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汉语译为“参领”),五个甲喇为一个固山(汉语“旗”的意思),首领叫固山额真(汉语译为“都统”)。每个固山设左右两个梅勒额真(副都统)。一个固山即为一旗。八旗的最高统帅叫“汗”,先是努尔哈赤,后是皇太极。固山额真由其子侄担任。努尔哈赤与各旗旗主都有精锐卫队,叫“巴牙喇”。
八旗历史
努尔哈赤生前的八旗旗主
努尔哈赤生前的八旗旗主大致是这样的
正黄(45牛录)和镶黄(20牛录):努尔哈赤
正白旗(25牛录):皇太极
镶白旗(15牛录):褚英之子杜度
正红旗(25牛录):代善
镶红旗(26牛录);代善长子岳托八旗战袍正蓝旗(21牛录):莽古尔泰
镶蓝旗(33牛录):阿敏
努尔哈赤晚年将亲统的两黄旗的大部分授于同母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其余自己统帅做亲军,但他有个明确的指示就是: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领正黄旗,将来自己死后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有的史学家认为这等于是明确立多尔衮作继承人的公开宣示.因为这种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与他们相比,但反之,这也使得努尔哈赤其他的儿子们团结起来抗衡三兄弟.
努尔哈赤去世前不久已经把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以此旗给多尔衮.但还来不及做安排就去世了.他刚一咽气,几个大儿子们联合起来逼殉了三兄弟的生母大福晋,皇太极继位后乘机夺取了镶白旗,以自己的长子豪格做旗主.但多尔衮保住了所领的15牛录归附于阿济格的正黄旗下.满族以黄色为尊,皇太极就将原来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改旗号为镶白旗和正白旗,而他所领的两白旗就成了两黄旗.这样一来,阿济格领镶白旗,多铎领正白旗,加上努尔哈赤遗留的亲军,成为八旗中实力最强的一旗.而皇太极的两黄旗这时实力最小.
皇太极这时之所以不杀三兄弟,是因为他们虽然年幼但兵力最强,因为年幼没有太大威胁反而容易掌握笼络,并用来抵制另外三大贝勒.阿济格在三人中军功高脾气最直和莽撞而不易控制,于是皇太极在第二年以他擅自为幼弟说亲为名,废了阿济格的旗主,改由多尔衮领镶白旗.
以后皇太极采用策略先后废了阿敏和莽古尔泰,以听话的济尔哈朗代替阿敏掌镶蓝旗,莽古尔泰暴毙后其同母弟德格类领正蓝旗,德格类又离奇暴毙,皇太极发动了莽德姐弟三人谋反案,吞并了正蓝旗,将正蓝旗和正黄旗混编后一分为二,组成新的正蓝和镶黄旗,由自己亲自统帅,从中还分出一部分牛录给豪格壮力,豪格的镶黄旗成了正蓝旗,改动结果还是新的镶黄旗实力最小.为了巩固地位,皇太极在崇德二年找借口把多尔衮和多铎的两白旗混编,以多尔衮为正白旗旗主,多铎为镶白旗旗主,不过两白旗由于历史的渊源一直比较团结,实力是八旗的第二和第三.
皇太极死时,他和豪格加起来有117个牛录,是八旗第一大势力,多尔衮三兄弟则有98个牛录,排行第二,老代善的两红旗(其子岳托死,由代善领两红旗)和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则有96牛录是八旗的中间力量.从这里大家就可以看到为什么多尔衮不愿意为了皇位硬拼,豪格兵力占优,而且一向勇悍,多尔衮三兄弟虽然兵力少些但作战力较强(努尔哈赤的嫡系部队,皇太极换来换去也没有换走太多),但是济尔哈朗倒向豪格,代善虽然态度不明朗,也倾向于豪格多些.
但是豪格其实没有得到两黄旗和正蓝旗的全力支持,两黄旗有部分大臣亲近多尔衮,并且又有些担心豪格继位后把蓝旗换成正黄旗.还有一点,就是后宫并不支持豪格,豪格非后宫五妃所出,而孝端皇后的意见两黄旗也要买帐.选举关键时刻老滑头代善和胆小鬼济尔哈朗始终态度不明,豪格原指望两人推举他,等来等去等不到,负气离开,被多尔衮抓住时机.
以后多尔衮打击豪格势力,吞并了正蓝旗,和自己的正白旗混编成新的正白和镶白旗,原来的镶白旗在多铎死后改为正蓝旗由多铎长子多尼统领.多尔衮死后,其养子多尔博领两白旗.顺治亲政,清算多尔衮,夺其嗣令多尔博归宗,这样正白旗就归了顺治,和两黄旗一起抬为上三旗.镶白旗则还给了豪格的长子.
这样由于上述历史,形成了八旗的排序: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这时的正黄旗早已不是努尔哈赤的亲军了.
二关于蒙古的资料
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是明朝末年蒙古各部落分裂成三部分之后出现的地域和部族概念,沿用至清朝末年。漠指的是蒙古高原的戈壁沙漠。戈壁沙漠,位于蒙古国南部的东戈壁省,南戈壁省,戈壁阿尔泰省三省,以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西部二连浩特一带。
明代末年,我国北方蒙古族以大漠为中心,分为三大部分。在大漠以南各部称为漠南蒙古,属于这部分的有:科尔沁、札赉特、杜尔伯特、巴林、札噜特、奈曼、喀尔喀、茂明窍、乌拉待、喀喇沁、乌珠穆沁、察哈尔、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他们的分布地区“东接盛京、黑龙江,西接伊犁东路,南至长城,北逾绝漠,袤延万余里”。
大漠以北,称为喀尔喀蒙古,其属有车臣汗、土谢图汗、三音诺颜、札萨克图汗等部,分布地区,“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北至俄罗斯”。
大漠以西各部称为漠西蒙古,即卫拉特蒙古,属于此部分的有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杜尔伯特部、辉特部。其分布地区东自阿尔泰山,西至伊犁河流域。
上述蒙古各部大多逐水草而居,从事游牧的畜牧业经济,政治上处于互不统属的状况。各部落封建主之间,为了掠夺牲畜、土地和财产、争夺统治地位,常常发生矛盾,互相杀戮、征伐,他们为了凭借后金政权实力的支持,保护自己,壮大自己,免于为对方所统治和奴役,16世纪起就纷纷和后金政权建立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