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肢解”苏联(6)
美国中情局对苏联经济格局做了分析后认为,苏联是资源型经济,弱项在于石油出口。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下降,其出口换汇的能力下降,主权风险就增加。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上就会落后。这一双方军备竞赛是争霸博弈中的“纳什均衡”,相当于倾全国之力相拼,直到弱势的一方被拖垮为止。
美国先从控制国际油价入手。20世纪70年代,苏联开始介入美国中东石油势力圈,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油价攀升,苏联靠石油出口大赚一笔。而美国在中东与苏联展开了对中东石油的拉踞战。1973年10月,以色列发动了第三次战争,埃及、叙利亚及其他阿拉伯国家联合反击以色列。战争初期,以色列遭遇惨重打击,向美国求救。美国向以色列空投大量武器,并拖延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使以色列得以稳住阵脚。1976年3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与苏联反目,宣布废除埃苏友好合作条约。美国总统福特紧跟着声明对埃及的支持。美国在中东与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等结成“友好关系”,逐渐将苏联势力逐出中东。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地缘政治就是设计力量边界的学问。1970年代初,美国突然一反常态,提出“尼克松主义”,积极向中国示好,并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了《上海公报》,两国关系趋向于正常化。
而在1980年代,能影响国际油价的单个产油国只有沙特阿拉伯。其产量能占欧佩克总量的40%,与其他欧佩克成员不一样的是,沙特可以迅速地增加产量,即能够靠控制出口石油的量来影响国际油价。美国通过以对沙特军售及为沙特政府提供保护等条件,换回沙特石油增产,低油价使欧洲停止从苏联买天然气而改从中东进口石油作为替代。同时,美国使用种种办法压低油价,有一种方法就是大量抛出其石油储备。1985年夏,沙特政府大幅度增加石油产量,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了三分之二以上。1985年11月,每桶原油的价格已从原来的30美元跌至12美元。而苏联的石油,多分布于冻土地带,冻土上开采石油,开采费用比沙漠大得多。因此,苏联石油开采成本在20美元每桶左右。而中东开采石油,成本在5至7美元每桶徘徊,苏联开采石油越多,亏损就越大。
对苏联来说,国民经济已经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不仅仅石油价格下跌,外汇也大幅缩水,美元贬值使苏联换回的外汇实际价值也更加缩水。除此外,美国还组织了全方位的针对苏联的贸易战:实施部分贸易禁运,利用十五国组成的巴统委员会对苏联进行封锁,包括防止及限制各种战略物资、高技术及产品流向苏联。+激情小说利用经济合作组织等机构来封锁给苏联提供的贷款,而苏联从西欧能借的贷款利息一下大幅攀升,由原来7%至8%上升为17%。美国通过协议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等于切断了苏联与西欧的贸易通道,而西欧国家不得不转向其他方向寻找代替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