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福兮?祸兮?
那个宫装美妇坐在儿子的床头,紧紧的抱着儿子,抱着这个本以为必死的儿子,心里充满了对上苍的感激和对未来的希望,泣不成声。
赵伯谦的儿子,这个在一个时辰之前还昏迷不醒,奄奄一息的少年,此时静静的躺在他母亲的怀抱里,双目中除了荧荧泪光外,竟没有多余的激动,反而有一种绝不该有的安详和宁静,竟似完全没有死里逃生的喜悦,也许在这个命运坎坷的少年心里,早就把死做成一个解脱了吧。
赵伯谦站在大院之中,满心感激的看着眼前这个拯救了自己儿子的恩人,心中万语千言,却不知如何开口。
突然间,赵伯谦竟然单膝跪倒,抱拳供声道:“大恩不言谢,先生救了我的儿子,本侯万分感激,日后若有差遣,本侯万死不辞。”
见此情景,来人赶忙将赵伯谦扶起,道:“侯爷不必如此,其实真正救令郎的人并不是我,而是侯爷你自己。”
赵伯谦闻言疑惑不解,奇道:“先生此言何解,本侯实在不明。”
来人微微一笑,轻道:“侯爷如欲知详情,此处多有不便。”
赵伯谦一听便知其意,道:“那先生请随我来。”随即将来人引到了自己的书房之内,请来人坐下后,关上了房门。
来人闭上双目,似乎沉思了一会,赵伯谦站在一旁静静等候,不敢打扰,过了一会儿,来人睁开双目,笑道:“侯爷的府邸里似乎不太平啊。”
赵伯谦苦笑了一下,答道:“也不能这么说,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反而是保住我侯府太平的护身符。”言语至此,神情中充满了无奈。
这些?是什么东西?赵伯谦将其视为护身符,当然非同小可。
来人缓缓沉吟道:“君王多疑,自古已然,而当今皇上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所谓伴君如伴虎,作臣子的真是难啊。”
赵伯谦闻言一阵沉默,想到多年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官场生涯,真是好累好累,可是又能怎么样呢,所谓一入江湖,身不由己,而身在官场又何尝不是一样。皇上疾贤妒能,喜怒无常,早已令他萌生辞官之意,可是自己多年戎马,杀敌无数,同时也是结怨无数,因为自己地位尊崇,才保住平安,如果失去权位,只怕随时仇家上门,那时灭门之祸,就近在眼前了。
“哎”赵伯谦叹息道:“生死注定,柳暗虽未必花明,但绝处也可能逢生,正如今日天赐先生,救得我儿性命,不正是如此吗。”
来人缓缓笑道:“我已经说过,救令郎的正是侯爷自己,而不是我。”
“原闻其详。”
来人起身站起,凝视着赵伯谦,严肃的道:“侯爷可还记得30年前,泰山之上的往事。”
赵伯谦不禁深深沉思,回忆起那段历史。
30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位姓名不详而武功盖世的绝顶高手,大杀四方,所向无敌,在他打败了各大门派之后,终于约战当时的武林第一人——武当开山大宗师张三丰于泰山绝顶一战。此战震动的整个天下,一位是纵横天下数十载,绝对无敌的大宗师;一位虽是新近崛起江湖,却转战天下未逢一败的武林神话,此战实在堪称惊天地,泣鬼神,无数武林中人前往观战,希望可以一睹这场旷世之战,当时赵伯谦只是一个神功初成的游侠,尚未遇见朱元璋,同样也慕名前往,可是令人失望的是,那两位绝世强者的惊世之战却根本没有任何人可以观战,因为两大高手都选择了秘密进行,事实上也根本无人有这个资格观战。两大高手对决之时,气势惊天,泰山绝顶之上,方圆千丈之内,满目创痍,寸草不生,情景恐怖绝伦,其对拼时所产生的隆隆巨响犹如九天神雷,声传百里,整整持续了一天一夜,后来据说张三丰终以半招的优势取胜,而那位传奇高手,在战败后下山时被霹雳堂主暗算,最后同归于尽,死无全尸,传奇至此终结。
而在赵伯谦下山之时,偶遇一人。此人50来岁,满身血污,昏迷不醒,赵伯谦本着仁义之心救了他,带他下山细心医治,那人醒后对他十分感激,离去前说过报答之语,却未留姓名,而此后随着时间慢慢过去,赵伯谦也就淡忘了这件事,此时旧事重提,不禁感慨。赵伯谦聪明绝顶,一**间已有所悟,道:“莫非先生是当年那位先生的后人?”
来人淡淡一笑,摇了摇头,道:“侯爷果然心思紧密,但是还是算错了一点,我并非其后人,而正是其人。”
赵伯谦吓了一跳,不禁细细的看了看来人,摇头笑道:“先生真爱开玩笑。”
来人沉默不语,笑看着赵伯谦,但神情之中,却有种庄严之气,绝没有半点开人玩笑的感觉,赵伯谦被这种气势震撼,凝视来人,神情渐渐由疑惑转变为惊诧之情,语调颤抖的道:“如果先生没有和本侯开玩笑,难道,难道…………”
来人心神领会,微笑着点了点头,赵伯谦心中的惊诧之情已经无以附加了,返老还童是神话传说中才有的事,此时竟然亲眼目睹,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但赵伯谦终究也非常人,勉强压服下激荡的心情,拱手道:“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来人神情严肃的看着赵伯谦,一字一字缓缓的道:“上官无极!”
正在此时,敲门声响起,管家杨平的声音响起:“老爷,圣旨到,请您去前庭接旨。”
异事一件接一件,赵伯谦的心反而冷静下来了,心知圣旨无事不至,反正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遂向上官无极一拱手,道:“上官先生先坐,本侯去去就来。”说完转身就出门了。
上官无极看着赵伯谦匆匆离去的背影,嘴角浮现出一丝有所得的微笑,再度闭起目来。
赵伯谦快步来到前庭,立刻看见李公公和两个锦衣卫立于堂中,李公公看见赵伯谦到来,立刻高声喊道:“奉皇上口喻,定远侯赵伯谦接旨。”
赵伯谦山呼万岁,翻身拜倒,李公公随即接着喊道:“皇上口喻,着定远侯赵伯谦立刻进宫见驾,不得有误,卿此。”
赵伯谦再度山呼万岁后起身,问李公公道:“李总管,不知皇上召见我是什么事啊。”
李公公满堆起了一种恶心的媚笑,卑声道:“哎哟,侯爷真是高看我了,皇上有什么心思,哪是我一个奴才所能知的,还是请侯爷现在就随我进宫吧。”
问也问不出什么,赵伯谦见别无他法,只能吩咐下人一声,随着李公公回宫了。
宫门似海,九曲十八绕,关卡无数,但是轻车熟路,李公公很快就将赵伯谦领到养心阁,那闪亮的三个金色大字已然抬头可见了。
李公公让赵伯谦在殿前等候,自己先进去禀告,过不了一会儿,就又反身出来宣诏,命赵伯谦觐见了。
赵伯谦诚惶诚恐,进阁后当即翻身拜倒,山呼万岁。
朱元璋抬手赐赵伯谦平身,赵伯谦站起身来,抬眼向上看去,意外的发现除了朱元璋高坐龙椅外,燕王朱棣也立在其身旁。
燕王神色忧虑,望着赵伯谦,双眼频频使眼色。而朱元璋脸上却是满面微笑,什么也看不出来。
赵伯谦察言观色,心中已明今日将是危机重重,当下稳定心神,小心奏道:“启禀皇上,不知召见微臣,有何要事。”
朱元璋和声悦色的道:“赵爱卿,看你红光满面,看来心情不错啊。”
赵伯谦奏道:“多谢皇上关心,这都是托了皇上的鸿福。”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可惜朕就没有你这么好的福气啊,最近让朕烦心的事太多了。”
赵伯谦一时摸不清朱元璋的企图,奏道:“不知皇上何事心烦,微臣愿替皇上分忧。”
朱元璋摇了头,叹道:“还不是北方战事,朕得到奏报,那些蒙古鞑子又不安分了,蠢蠢欲动,欲犯我边界。”说到此,朱元璋脸上微笑全消,代而起的是一片忧虑之色。
赵伯谦面色一凝,拱身奏道:“皇上,在三个月前,蓝玉大将军不是已经出征北疆,打退了这些鞑子了吗,他们如何会这么快又卷土重来?”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森然道:“狼子野心,还要什么理由,那些鞑子连伤疤都没好就忘了疼,真是胆大包天。朕若不给他迎头痛击,他们还不知道死是怎么写的!”
赵伯谦连连称是,除外也不发一言,多年为官的他深知强作出头鸟的危险,如若毛遂自荐上阵只怕又要让朱元璋怀疑自己想捞权,这样太危险;反正如若朱元璋有这个意思,自己会提出来的。
果然,朱元璋话锋一转,道:“可是蓝玉大将军如今患病在家,难以出征,别的将军又都在各司其职,朕一时实在找不到合适人选。”说着眼神不住的看向赵伯谦,意图实在已经昭然若接。
这时就是表忠心的时候了,赵伯谦上前一步,单膝跪下,朗声道:“食君之禄,担君之事,微臣愿披挂上阵,出征漠北,为皇上分忧。”
朱元璋面露微笑,似乎对赵伯谦的回答十分满意,抬手示意其起身,点头道:“爱卿果然忠心,朕心甚宽,但此事虽急,却终究是明日之事,眼下朕却还有一件烦心之事,希望爱卿能先为朕解忧。”
“来了”朱棣心中一棱,明白今日的正菜要上场了。
赵伯谦抬头拱手,不卑不亢的道:“愿为皇上分忧。”
“好!”朱元璋轻喝一声,面上笑意尽敛,换上一片愁刹之色:“今日朕偶观天象,突然发现天有异变,实令朕不解。”说到此,朱元璋语气稍顿,双目凝视住了赵伯谦,似乎要从此时开始看穿赵伯谦心中的一切想法。
原来如此,赵伯谦登时恍然大悟,对朱元璋今日召见他的意图已是了然于胸,更加明白了此时自己的危险处境,心底不禁捏了一把冷汗。
不过心虽惊,面上却丝毫也看不出来,从容的道:“不知皇上所讲的是何事。”
朱元璋凝视了赵伯谦好一会儿,似乎什么也没看出来,才接着道:“就是今日天生异象,竟同时出现九日当空的情景,实在令朕忧虑。”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自古已然,现在天现九日,对朱元璋而言确实非吉祥之兆。
赵伯谦明白朱元璋的意图,当下也全无隐瞒,将今日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如实相告,甚至连上官无极报恩的缘由,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朱元璋细细凝听赵伯谦所奏,面上原本深锁的眉头渐渐松开,看来极是满意其所言;而朱棣更是听的心荡神驰,难以相信世上会有如此幸运之事。
听完赵伯谦的话,朱元璋突的开怀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也是爱卿多种善因,今日方得善果,真是值得恭喜啊,哈哈。”此时的朱元璋看来已是完全相信了,再无试探之意了。
赵伯谦恭声道:“谢皇上抬举。”
朱元璋笑够了,突的脸色一变,严肃得道:“赵伯谦接旨!”
赵伯谦心中一惊,跪下道:“微臣接旨!”
朱元璋道:“朕封定远侯赵伯谦为征北大元帅,领十万大军,十日后兵发漠北,铲平蒙古部落,钦此。”
无惊无险反有好处,赵伯谦心中稍定,恭声道:“微臣接旨,谢皇上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笑道:“爱卿此次前往,当奋勇杀敌,不负我大明国威啊。”
赵伯谦道:“是,皇上。”
朱元璋接着道:“派你去还有一个原因,现在长城守关的守将正是你以前的部下邓曲和李敢,相信你此去必定可以如臂使指,运用自如的。”
赵伯谦闻言真正大喜,拜倒在地,道:“谢皇上关爱之情,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报效皇恩。”
朱元璋道:“好了,也就是这些事,爱卿可以回去准备准备,好起身出发了。”
赵伯谦当下谢恩告退,心情舒畅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