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九章

关于梁山和惊龙帮的合作,朴卜雪当天就知会了杨子风,虽然朴卜雪刻意的把自己表现为一个外人,方腊还是把合作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毕竟这次合作的促成,朴卜雪的功劳是最大的,其实,惊龙帮早就在注意着梁山,只是缺少联系,眼下一个天赐良机,正好抓住。如果宋江被朝廷抓捕到,这次合作也会化作云烟,再说朴卜雪鬼神莫测的神功,还是坦白一点的好,何况他还是惊龙帮的客卿,即使有其他想法,还是要向着自己的,方腊认为。

杨业接到朝廷的命令,默然半晌,对梁山,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何况梁山中还有一个知名人物青面兽杨志,乃是杨家的远亲,不过,想想杨家一门忠心为国,岂能在这上面翻船,遂决定全心全意打好这次战争,而且这次要把七个儿子都带上战场,磨练磨练他们的大局观,这其中也有杨业的一份私心,谁不想望子成龙,这次杨业作为主帅,正好可以利用手中统军权力为自己的儿子谋个私,将门世家也希望代有人才出。当然,还有杨子风不能漏掉,怎么看,他都要比自己的七个儿子出色,虽然杨子风与杨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他在杨家也生活过一段日子,杨子风勇救长安公主成为宫中内侍后,因为特殊的原因,一直都是住在杨府的,而且杨子风还对自己的儿子有教导之功,杨业是个老实人,滴水之恩,当应以涌泉相报。他因此而把杨子风看成自己人,准备给杨子风送一份大的军功,只是可怜的他不知道杨子风的真正立场,而杨子风对待如父般的杨业,又该怎么办呢。

朝廷出兵已成定局,在朝堂上,杨业遂向皇上申请调出杨子风随军,被皇上以“杨侍卫另有安排”一口回绝了,其实皇上有自己的想法,眼下战端一开,断不会轻易结束,长期的战争对宋室朝廷,对江山社稷的损害都是不可估量的,不过也正好借此机会对其他一些影响朝政稳定的势力下手,比如在京师日渐坐大的惊龙帮,当时的宋朝重文轻武,军队不过用来威慑百姓,对外族则是卑膝求和,国内百姓经过长期的奴役和压榨,除了走投无路才会揭竿而起,不然只会苟安求活,所以朝廷很少大举兴兵征伐。可怜的是方腊现在还以为朝廷不过是对自己有戒心,并不想立刻下手,只是他低估了皇帝对自己皇权权威和视天下百姓为自己禁脔的维护之心。

大宋的四周还有两个外族虎视眈眈,契丹人和元项人正呲牙咧嘴,瞅着空子,准备撕下大宋肌体上的肥肉,大理的段家也不怀好意,多番派出使者试探,一旦朝廷首尾失顾,便趁机从中取利。八月长安公主入辽也要大举庆典,又是一笔大的花费,而且还有对辽的岁供,越发造成国内经费的紧张,那时战争可能还结束不了。为了能稳定自己的后方,皇上有意现在就把赵情送入辽邦,免得辽国有借口捣乱生事,同时可以借此把辽国绑在自己身边,用来警告蠢蠢欲动想入侵中原的西夏和妄图趁此乱机摆脱宋朝控制的大理。杨子风则要用来护送赵情入辽邦,自己疼爱的女儿作为和亲工具远嫁他乡,皇上心里也实在不好受,但是他要着眼大局,为整个国家考虑,既然辜负了赵情,索性干脆让杨子风陪嫁过去,有这个杨子风恐怖的功夫保证,相信长安不会受到辽王的过多欺负。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皇上根本不了解杨子风对赵情的感情,更何况两个大国之间的命运根本不是一个小女子所能左右的,即使这女子是金枝玉叶,天仙下凡。送赵情出塞,无疑是杨子风绝不能容忍的,不说是和辽邦和亲,其实是单方面的投降,单单赵情在北方苦寒之地的生活,都是令杨子风极为担忧的。杨子风以前到过北方,知道那里风多沙大,水源短缺,天气干燥,所以人大都很邋遢,即使是皇族的生活习惯,也好不了哪里去,大环境摆在那里,娇生惯养的赵情到那里只会受罪。杨子风自己都不愿意留在北方,即使那里有完颜冰云在等着自己,何况赵情一个弱女子。其实,话说回来,赵情之所以能受到杨子风的如此重视,无非是她有一张在杨子风心中堪比天地重的脸蛋,看着赵情,杨子风就想起了母亲,让母亲仿照昭君出塞,是男人都不会答应,如果赵情不过一普通公主,与杨子风也没有太多交集,以他那随遇而安的性格,恐怕根本不会为此动上一点儿心思。话说回来,如果皇帝这种迫不及待卖女求荣的想法被杨子风知道,恐怕在朝堂上就敢操家伙把皇上给挂了。

皇上在朝堂上提出了提前送公主出嫁的主意,大多数吃闲饭的官员都鹦鹉学舌,纷纷附议,只有吕端默不作声,在这件事上,身为宰相的他,有特别的话语权,如果他要坚决反对,皇上也不得不斟酌斟酌。其实吕端作为一个宰相,不仅仅是学问渊博了事,不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个麻衣相士,一个造诣比较深的相士,星象占卜,趋吉避凶,无所不通,无一不精,而这种人,往往能窥破一些天机,所以,他对杨子风的来历,也稍稍知道一些内情,只是人终究是人,而不是神,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对杨子风,他一直都只能怀着戒心,虽然有心杀敌,不过却也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根本奈何不了杨子风,何况杨子风是长安公主的救命恩人,风头正劲,再说,杨子风是出自杨家私兵,不知道和杨家有何关系,背后还有杨业的看重,怎么能轻举妄动,既然目前动不了他,不如也不要惹他,这样倒也可以暂时相安无事,这是吕端打定的主意。本来,长安公主出嫁是早已商定的事情,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变数,那就是杨子风,杨子风对赵情的感情,别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吕端却因为一直在关注着杨子风,所以约莫知道一些,在杨子风心中,赵情如女神一般不可亵渎,如今皇上把赵情当作两国和议的牺牲品,杨子风岂会答应,而且据自己观察,杨子风对朝廷并无什么忠心,宋江等人就是被他有意放走的,虽然杨子风自以为做事神不知鬼不觉,表演也天衣无缝,但是还是被有心人看入眼中了,正应了那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在朝廷和长安公主之间,反而是更看重长安公主,不敢说他会不会像三国的吕布,为了貂禅敢把自己的义父董卓给砍了,可能杨子风为了长安公主,或许真会把皇帝给砍了,吕端恶意的想着。

皇上看到吕端站在那里半天没有一点儿表示,只是低着头,心里也有些摸不着边沿,不知这个丞相有什么想法,如果与自己的想法相左,可能还要有些麻烦,可恨的是这吕端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就是不吭一声,害的自己的心也悬挂起来。吕端心里也正难受着呢,他只是凭着猜测来断定杨子风的下步走向,杨子风为了长安公主,势必会与朝廷翻脸,至于什么时候翻脸,也就是长安公主出嫁辽国的那一刻,吕端凭借着自己的观察,猜出了杨子风的行动,不过他哪里有什么证据,再者,他即使说杨子风将会是逆龙出水,可是,众所周知,杨子风手中可是一点兵力都没有,如何逆龙鳞,贸然除去杨子风,还会招来闲话,杨业不会善罢甘休,杨子风也不会坐以待毙的,临死的反噬,谁知道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再说还不一定谁制住谁呢,吕端是干着急却没有办法来避免。不过,对未知的力量,最好的计策还是以静制动,孙子兵法有云:友已明,敌未明,引友杀敌;反之,敌已明,友未明,也可如此。把杨子风调出去打仗,然后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了,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不利于杨子风的变故发生。

“启奏皇上,御前三品带刀侍卫杨子风功夫高绝,忠心为国,臣以为可以让他随杨将军征讨梁山,出则为国建功立业,入则为公主保驾护航,而我大宋也会得一将才;至于长安公主,年纪尚小,而且还未到迎娶时间,现在正值国内多事之秋,把公主送出,未免有些讨好辽国之嫌,恐外族会因此小觑我朝。”吕端思前想后上奏道,皇上虽然不知吕端的用意,但是也知道他此时心中已有定计,所以准了吕端的奏请,“吕卿言之有理,准奏。”吕端说得有道理,皇上虽然畏惧辽国,但是也不愿明着给别人留下自己害怕外族的话柄,好歹自己是一国皇帝也。

吕端最初的用意是要调走杨子风出庙堂,然后再与皇上商量处置办法,这样就不会在京师造成危害,如果这次杨子风能在战阵上牺牲,固然省下许多功夫,即使安然无恙,也可以在军中暗中下手,虽然杨业比较看重杨子风,但是在战场上,能活着就是老天的眷顾,无论谁下手,都查不到其中的黑暗,自然无法计较了,所以这次监军一职非常重要,得是自己的心腹。好好的一场大战的目的被修改了,这就是统治者的卑劣。

皇上提到监军的问题,底下的各大臣立刻动起了心思,吕端嘱意的是自己的弟子寇准,寇准和杨家的关系比较好,在军中行事也方便;高俅更想做这个监军,目前对他来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亲眼看到梁山在自己面前垮掉;杨业则在担心皇上会派高俅等人来做监军,虽然主帅在军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监军也是得罪不得的,一旦监军在背后给你进两道谗言,天大的功劳都会不翼而飞,更不要提监军在你指挥战斗的过程中给你使绊子。从有监军这一制度以来,好像主帅跟监军的关系都没有过融洽的时候,当然其一是皇帝对统兵将领的不信任,另一个就是监军和将领往往是两个系统的人,监军要么是太监,要么是文官,科班出身的将领谁愿意被这不懂兵事之人所辖制,而且将领打了胜仗,监军自然会有一份儿功劳,但是如果将领打了败仗,黑锅就由他一个人背了,故而将领对监军甚是反感,但是监军却是皇帝派在军队中的钦差,将领无论多反感也只能接受,本朝陈桥兵变后,监军这一职位更是受皇上重视,非皇上的亲信不得。

吕端向皇上提出寇准做监军,皇上稍稍考虑一下便同意了,一方面固然是皇上对吕端的信任,另外比较起来寇准此人也最合适,寇准作为朝中的青年才俊代表,是下一代官员中最优秀的,这次在军中磨练一下,捞份儿军功,以后委以重任,就不会再有别人说闲话了。高俅知道凭自己一贯的态度,杨业肯定非常抗拒自己这一派的人做监军,再者,杨业也比较认可寇准,从朝中众大臣来说,寇准和杨家的关系是最铁的,当然是相对的。提到寇准,包拯,八贤王,呼延丕显这一系的人都同意,高俅固然想反对,可是寇准的根子比较粗,是吕端的弟子,如果反对,势必会与吕端交恶,目前,无论是朝中势力还是皇上的宠幸,自己都不如吕端,况且还有自己屡战屡败的前车之鉴,皇上也不会派自己一系的官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于是高俅也同意了;潘美是武将,监军自然是没有他的份了,花花轿子人人抬,于是,寇准作为监军就这样定下了。

而杨子风也成了杨业手下的一员将领,随杨家将出征,本来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的观**,普通士兵升迁到将领是极为困难的,世家子却能一入军营便可担起职务,杨子风原先本是一小兵,不过现在却有着内廷侍卫的身份,虽然并不是杨业的嫡系,却也得到了杨业的大力推荐和保证,有了这两个条件,毫无背景的杨子风也做上了将军,只是这将军来得未免太容易了,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也不会太被珍惜。

皇上的难题暂时解决了,现在轮到杨子风为难了,该怎么办呢,左边是赵情,右边是自己视为家人的杨家。为了赵情,势必要与朝廷翻脸,这对朝廷的守护神杨家来说,绝不能允许的,如果与杨家一道,那么公主一定得嫁到北辽,这又是杨子风绝不允许发生的。本来杨子风以为还有几个月的缓冲时间,但是因为宋江等人的关系,这件事的解决就迫在眉睫了。最初,杨子风只是出于到时带出赵情的阻力小一些,所以要阻止宋江与朝廷的接触,在原来的世界,梁山被朝廷招安,转而征剿方腊,最后两部分人马两败俱伤,被朝廷渔翁得利,应了朝廷“以寇制寇”的策略,现在的世界,方腊暂时和自己还有些交情,而且自己也打算利用惊龙帮把赵情安置起来,如果宋江归顺了朝廷,方腊也就完了,最后赵情怎么办。在杨子风的想法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回到原来的世界,假如自己和朴卜雪以后能回到原来的世界,那么脱离了朝廷的赵情该怎么办,不说朝廷的追捕了,就是一个人的生活也成问题,到时就需要借助惊龙帮的力量来维护赵情了。对自己以后的将来,杨子风并没有太多的顾虑,但是既然他决定要把赵情带走,那他一定得考虑好赵情的将来。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杨子风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计策就把宋江逼得走投无路,从而把梁山推倒了朝廷的对立面,继而与惊龙帮结成战略同盟,杨子风本无心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且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里会碰上长相酷似母亲的赵情,因而也让杨子风卷入了是非之中。

目前,杨子风决定暂时留在朝廷这一方,一方面可以作为打入敌人内部的一个钉子,另一方面,杨子风不想说出来,那就是有一句古话,瓦罐终须井边破,将军终须阵上亡,战场上的刀枪可是不长眼的,即使你是坐镇中军的大元帅,说不定那一天运气比较背就玩完了,何况是要带头冲锋陷阵的杨家将,他们的安全令人堪忧呀,杨家有多少个儿子够折腾。在原来的世界,杨子风那一代只有杨再兴一个同宗兄弟了,最后还是牺牲了,试想一下,如果杨家七子两女皆在,并且都成家立业,儿孙满堂,即使每人只有一个后人,到了杨子风那一代,算一算,那该是多大的一家子呀,最后,杨子风也不会落得在强盗窝里长大了。凭着杨子风的功夫,在战场上要护着杨家数人的安全,还是可以的,如此,自己作为内奸的心里也好受些。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公子多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公子多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