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露端倪〖1〗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我的事在马华和我儿金山结婚前,我没有和家人说过,只从马华来到我身边,我受马华启发诱导,走出禁关自己的斗室。和乡邻初见,让乡邻们在一片猜测中,以前我没有勇气和一双儿女叙说往事,一直让他们哥俩也在误解她们的母亲。
这是一段隐藏多年旧事,我也不知道怎说好,那就先从这里说起吧。那是我对十五岁深秋的一段回忆,在金山结婚后的一天,我站在窗前山桃树下想起:
“小云妹妹,小心点脚下,苇笋会穿破你的鞋底,刺到脚的。千万别跑,落脚的时候轻轻的,稍有感觉就往前蹭一下,苇笋很脆,怕折,千万不要硬踩。”他随即弯腰从地下拔出一颗苇笋说:“云妹子,看看它,踩到它,它会穿破你的鞋底,它要扎进你的脚心,会很疼的。”
我也弯腰采起一颗蒲公英的梗,带着白球球,轻轻的吹了一口,随即飘出许多伞状个体,地面上升的气流把它们托起,随着微风飘着,飞走很远很远……
兄妹俩看着飘向远方的蒲公英种子,长顺总是在默默的流泪,他是在思念远方的生父母。他的情感总是埋在心底,尤其不能被廖家父母察觉出来,更不能被云妹妹所发现,他不能伤害廖家任何人的情感。他牢记临行前老爹嘱咐,(廖府看得起你,你可要对得起廖家!)
当云妹妹回头看长顺哥的时候,发现长顺哥流泪了,她收回激情说:“长顺哥哥,你哭了?”
长顺勉强地笑着说:“没有,是飞来的白毛毛迷到眼睛了,好了,没事了。”长顺轻步走到李姨身边说:“二姨,您先和小云在这呆一会,我回家帮妈妈忙忙午饭。”
“我不让你走,长顺哥哥,咱们再玩一会,一起回去吧,我们俩该回家写字了。”这段记忆刻骨铭心……
桃花寨公社,石园大队的三小队,住着家金家三兄弟。老大金玉忠,老二金玉臣,老三金玉良,三个院子依次相连。
金玉良常年在外,二十二岁的儿子刚结婚不多时日,他这位准父亲也没能抽身回家,操办儿子的婚事,委托大哥,二哥和好友刘云忠把儿子的婚姻大事打理的非常圆满。儿子儿媳也是单住独院,和妈妈在前后两道街上。女儿金之夏和哥哥金山是双胞胎兄妹,同任三小队政治队长和妇女队长。
金山结婚搬出老宅,妹妹金之夏整天在生产队忙着半边天的大事,家里一天只有妈妈一人独守。空空荡荡大房子,空无他人大院子,金山妈院子像空巢雀窝,只剩一支雌雀在独守空巢……
金山妈在石园大队被公称金婶,今年三十八岁,已在金家呆了二十三年。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她的前些年日常生活,所有农活都由金山的两个大伯负责。
金婶在两位兄嫂眼里始终是大家闺秀,老弟不在家,决不能慢待三弟妹,金婶那些个已过去的岁月中,真够得上大门不出,二门不进的秀女了。所以石园大队的百姓,很少有人见过她。
正值端午节前几天,金婶也忙完了屋里屋外的杂务。在金山的婚礼上她认识了一个屯住了多年的乡邻,她的一颗没老的心,连日里又从新活跃起来。
在案头写了几行字,心还收不回来了,只身来到窗前山桃树下乘凉,随手拿着的一本庄子文集也没有心思看,静心回眸二十年前的一幕幕,永远忘不掉那些往亊,已成为遥远的记忆。
内心那一处静地,长顺哥哥伴随她的幸福时光:春夏陪她踏青,深秋陪她去北山采摘被初霜点过的红叶与冻青。
日前正当蒲公英落花现穗季节,孤身窗前树下,触动深藏久远的心扉。十五岁春末夏初的最后一次共尝白茸茸蒲公英果实花团,随风而落又飘去远方。
那天长顺哥哥是真的哭了,而不是绒毛迷了眼睛,他一定是想起南城老家的父母,在老宅陪读的往事。
比自己大三岁的长顺哥哥,事事让着自己,护着自己。又从遥远南城陪着自己来到北大荒,来到脚下这片土地——松辽平原。
金婶正在窗前山桃树下独思默想时,忽然听到大门外儿媳妇马华轻声的问道:“妈妈,收拾完了,屋里一定很是闷热吧?”
金婶忙站起身来,轻声微笑着道:“小华,这么早,家里收拾完了?快过来,和妈说说话。妈妈正想着你呢!”
金婶双手抱着那本文集,站在绿茵茵的山桃树下,清晨的一缕微弱阳光,透过树枝,飘飘洒洒的散落在金婶上衣白底蓝花上,恰似一尊花季少女雕像,亭亭玉立,一米七五的高个头,白皙的皮肤,飞瀑般墨染青丝,散在脑后,柳叶眉弯如新月,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马华站在院心,离婆婆十五米处停下脚步,二目惊愕的看着。金婶又轻声微笑着说道:“小华,你怎么不走了?快过来,坐这,和我说说话,你不来,等一会我想走出院子,去你那看看去呢。”
马华方才楞过神来,长长出口气说道:“哎呀,妈,您别动,让小华再欣赏一会,东方维纳斯,不,维纳斯绝没有妈妈这般惟妙惟肖,孩儿半月来只看到妈妈在屋里坐在太师椅里写字的样子,原来妈妈在自然景象衬托下,如此动人,难怪家父说婆婆是隐士,才女,可家父怎么没有提过婆婆的姿色呢?”
金婶收住微笑说道:“你这孩子,说的哪里话!一个老太婆,儿子都是娶妻的人了,小华不可说笑妈妈!”
马华坐在婆婆身边,婆媳俩又无穷无尽的探讨着昨日话题,女人往何处去。
马华是乾安村大队支部书记马还山的女儿,年方二十六岁,比金山大四岁,和婆婆金婶同属蛇,高考未中,当时在省城姨家读书的马华,正赶上动员知青下乡,从城里姨家,回到乾安村家里,在家复习一年,又赶上国家临时取消高考。
她生在农村,七岁被在省城居住的二姨接去,在城里读书十二年,也受到十二年的良好教育,在全国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大潮冲击下,与六六年春节返乡,结束了大都市生活……
求金牌、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评论、求红包、求礼物,各种求,有什么要什么,都砸过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