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理智与客观(11)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需要通过思考来辨别那些本无伤害他人之意,实际上却造成了这种后果的行为。
例如,如果错误地认为不增加粮食供给饥荒就无可避免,那么,由于增加粮食供给难以迅速实现,灾祸就有可能不断上演。
上百万人可能会由于不理智的宿命思想和故作镇定地假装尊重现实与常识而不采取行动,甚至死于非命。
我在PovertyandFamines:AnEssayonEntitlementandDeprivation(Oxford:ClarendonPress,1981)和在与让·德雷兹(JeanDrze)合著的HungerandPublicAction(Oxford:ClarendonPress,1989)中探讨过饥荒的原因以及预防饥荒的必要政策。
这说明的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错误的理论会导致致命的后果。
关于这一点,见DevelopmentasFreedom(NewYork:Knopf*andOxford:ClarendonPress,1999)andSabinaAlkire,‘Development:AMisconceivedTheoryCanKill’,inChristopherW**Morris(ed,AmartyaSen(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9)。
SeealsoCormac*VGrda,Famine:AShortHistory(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2009)**其实,饥荒是容易控制的,部分原因在于饥荒一般只波及一小部分人(很少超过5%,几乎不会超过10%),并且可以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比如创造紧急就业机会,以使灾民获得临时的收入去购买食物,来重新分配现有的粮食储备。
诚然,食物越多事情就越好办(有助于食物的公共分配,而且市场上食物充足也能保证价格稳定),但这并不是一项救助饥荒的绝对必需的措施(常被视为理所当然以及在需要紧急救援时不作为的理由)。
由于在灾难中失去所有收入是人们饿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提高这些人群的购买力对食品供给采取较小规模的再分配,以避免有人饿死。
进一步而言,既然绝大多数饥荒受难者经常罹患或死于常规疾病(由于饥荒蔓延导致虚弱无力与疾病传播),那么卫生保健和医疗设施应大有用武之地。
1943年孟加拉大饥荒中超过五分之四的死亡人数直接与该地区的常见疾病有关,而单纯饿死的人数不到总数的五分之一(见本人的PovertyandFamines(Oxford:ClarendonPress,1981)中的附录D)。
在其他饥荒中也能看到类似现象。
尤其请见AlexdeWaal,FaminethatKills:Darfur,Sudan,1984**1985(Oxford:ClarendonPress,1989);也见其FamineCrimes:PoliticsandtheDisasterReliefIndustryinAfrica(London:AfricanRightsandtheInternationalAfricanInstitute,1997)。
我在TheOxfordTextbookofMedicin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08)的“人类灾难”
(HumanDisasters)这一条目中,对这一问题已有评述。
再来看另一个终于开始得到应有重视的例子,那就是对自然环境的忽视与破坏。
日渐明朗的是,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一个与人类行为的负面效果紧密相连的问题,但该问题并非源自当代人对后代人的伤害之意,或对后代人利益的刻意漠视。
由于缺乏理智的思考与行动,我们目前仍未对环境采取足够的保护措施,对保障优质生活持续性的要求也缺乏足够的重视。
为了防止人的无知或漠视而导致的灾祸,我们需要批判性的审思,而非仅仅对他人心存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