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什么(3)

家是什么(3)

根据系统的统一性原则,“家”一旦建成,就是“我们的家”。如果夫妻各自还在想着“这房子是我买的”,“这电器是我带来的嫁妆”,“你们家出了什么钱了”,“我付房租,你付水电费”,“钱都是我挣的,你整天在家吃闲饭……”这就是拆家的开始。

每一个成功者背后都有一个成功的家庭

家作为社会的细胞,它能够为社会做贡献,即这个“家”所取得的成就和社会的认可。过去,良相能臣报效的是国家,同时也光宗耀祖;有的家给社会输送的是杰出的人才;有的家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有的家诗书济世,传承的是一脉书香。家的成就当然有赖于个人的成就,然而,根据系统的整体性特征,若无其他家庭成员的支持与配合,个人的成就未必能达到那么高的水平。整体取得的成就,虽然常常听起来是个人的成就,其实永远大于个人孤军奋战取得的成就。例如,东方学大师季羡林在梵语、吐火罗语、印度史等方面的造诣(色色小说很深,读了其子季承先生的回忆录,才知道,这成绩的背后,是承担了所有家务的老祖和季夫人彭德华。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恋家、爱家的情感

有一点是值得注意的,无论一个家的物质条件多么优越,无论一个家的成就多么显赫,这些都不足以令家的成员爱家,因为家所带来的归属感、安全感、幸福感和向心力是钱买不来、荣耀换不来的。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老死有个妈,穷死有个家”、“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些恰恰在强调着一种对财富的不在乎,表达着一种不离不弃的对家的热爱。

这种对家的依恋、热爱,这种强烈的情感是从哪里来的?情感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中产生的。这种互动关系包含三个层面:

家作为整体与每一个成员的关系

家作为整体与每一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因各成员在家中的角色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爸爸与家的关系是“带领”和“承担”;妈妈与“家”的关系是“支持”和“维系”;儿子与家的关系是“索取”和“传继”;女儿与“家”的关系是“享受”和“爱护”;等等。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优秀父母都一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优秀父母都一样
上一章下一章

家是什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