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伙伴的关键:尊重与信任(2)

做好伙伴的关键:尊重与信任(2)

不要误解孩子的情感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感受,因此,“命令式”的家长相对减少,“商量式”的家长逐渐增加。当孩子明显情绪不好的时候,家长能够注意到,并与孩子交流。可惜的是,很多家长过于自信和强势,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去决定他们是何种情绪。听起来很贴心、很关注,但后果可能比压抑加忽略还要坏。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家教很严,学习很好。上初中时,她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她告诉我,大约初二时,有一次小测验,她考得差极了,被老师点名批评。中午,她失魂落魄地回到家里,正赶上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一起吃饭。当时的肉、蛋都是凭票供应。因为不速之客的到来把家里原来准备周末吃饺子的肉用来炒菜了。等客人走了,她妈妈训斥她:“来了客人你看你脸色!为了一点肉,连礼貌都不讲了。”她心里委屈极了,自己的脸色是不好,但不是因为客人吃了肉呀!确实在饭桌上自己情绪不好,不够礼貌,可真实的原因是自己对成绩很羞愧,根本不是对客人反感。妈妈的误解令她百口莫辩,羞愧自责之外又加上了愤懑不平和委屈。

有的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已经又羞又恼,哭了起来,但家长有时会误解为是反抗的哭,会责备:“你还有脸哭?”有的时候,孩子心疼父母太累,但受家庭传统的影响,不会说“妈妈我爱你”,只会用责备的语气勒令妈妈一边待着去,反倒让父母误以为孩子对自己不敬不孝、态度恶劣。

当家长用这样的话与孩子交流时,就要小心了:“妈妈知道你很不高兴,但是……”或者“虽然你觉得……然而……”其实,孩子小的时候说不出什么,因此,很多时候会直接“顶撞”说:“你怎么知道我……”“我没有这么觉得。”假如家长在断定孩子的情绪时态度怜悯、语气温柔,充满对孩子的同情与理解,完全是为孩子着想,则这种误解更无法让孩子反驳了。由于家长的一片苦心和一片爱心,孩子连被否认和被忽略时的愤愤不平都不应该产生,孩子受到的打压会更大。

怎样才能避免误解呢?

尊重。尊重孩子是一个与我们不同的生命,会有他自己不同的感受和体悟。

信任。相信孩子有自己足够的理由和经验,是我们所不知道、不了解的。

耐心。允许孩子产生我们认为不应该产生的情感。

因此,给孩子空间,让他自由表达;我们可以猜测,但不能判断。我们的猜测要让孩子来分辨和证实(色色小说,而不是依着我们的猜测去试验和证实。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优秀父母都一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优秀父母都一样
上一章下一章

做好伙伴的关键:尊重与信任(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