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钱让我们不快乐(12)

第三章:钱让我们不快乐(12)

有一次遇到韩德强先生,他说,“投机”不能完全否定,“投机”就是找准最佳的时机。我同意韩先生对于“投机”的哲学化解释,也认可操作环节上“投机”的必要性,例如战场上适时投入预备队,也可以算是一种“投机”。然而,人们鄙视的“投机”,主要指的是针对金钱的投机,针对财富的投机。虽然我们不能消灭所有对于财富的投机,但是,真正的财富应该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投机得来的。假设一个农民认定明年西瓜会涨价,今年便开始筹备种西瓜,来年果然发财了。某种程度上他也算是“投机”,但他是创造财富的投机。我们所鄙视的,是那些不种西瓜,却利用西瓜期货市场(假设有这个东西)来投机的人。纯粹的金钱、财富投机永远难以避(色色小说免,但我们反对它成为社会的主流。

同时,我还想说,如果大量人群进入金钱投机的领域,快乐的,一定只能是少数人。

为股票而疯狂

曾经有人以《与百万富翁擦肩而过》为题,写了一篇中国人近几十年来错失一夜暴富机会的文章,其中讲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股票。1990年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当时发行的证券只有国库券、企业债券以及八种股票,号称“老八股”。由于股票数量有限,购买的人多,1991年,上海开始发行股票认购券,每张30元人民币,购买之后经过抽签,可以认购股票。这可能是当时很多人错过的一个暴富机会。

人的心理是奇怪的,花钱直接买股票,似乎还说得过去,在每月工资只有100多元的时候。白花30元,买一个购买股票的资格,而且还不是100%的资格,也就是说,这30元有可能打了水漂,因此,购买认购券的人并不多。当时我在大学里,单位每月从工资里强制性扣除20元购买国库券,而学校门口就有收购国库券的。我一般都是领了工资出校门的时候,将10元面值的国库券以8—9元的价格卖给收购者,换取现金。后来想想,收购国库券的人中,就有杨百万这样的人物。对待国库券的心态,其实也是对待股票认购券的心态。

然而,认购券购买日期结束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令人瞠目结舌。每天都传来认购券在黑市上涨价的消息,一张没有任何价值的纸,最高在黑市上卖到5000元!还不是买股票。当时听说有人买了500张认购券,私底下一算,如果按照最高黑市价卖出,光认购券转手就能收入现金250万,而成本只有1.5万!认购券的下一步就是购买股票,那时候我和几个同事在办公室画饼充饥地算着账:如果当初筹6000元买200张认购券,然后在黑市上卖出100张,收入50万现金,另100张留作自己买股票,50万正好做本钱,不用多长时间就成了500万。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三章:钱让我们不快乐(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