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纠结的总统“临时工”(3)

最纠结的总统“临时工”(3)

孙中山就任总统后,首先是改用阳历,接着就是限期剪辫,再就是易服穿“中山装”。

从这些条令来看,孙大总统对于推翻清廷,特别是推翻这种封建统治之心是很迫切的。不管效果如何,先从视觉上、心理上予以解放出来。这些禁令也透露出一位开国大总统的内心躁动和纠结。

1912年1月11日,孙大总统就曾表示,如果和谈不行,他要亲自带领大军北伐,并制订了六路北伐计划。当然结果是响应者并不多,拼杀了几个月后的革命军开始处于等待和谈状态。

因此,有人就说,孙中山当时就是一位“和谈总统”。

这也许能够解释通,为什么孙中山上台就谈到了两个关键问题“倾覆满洲专政政府”和“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也就理所当然的与清廷炙手可热的灵魂人物袁世凯有了联手的机会。

辛亥革命后,孙、袁和谈之初,双方就基本通过一项大家都心知肚明、唯有皇室不清楚的条件,那就是袁世凯负责搞定清廷退位,革命党把共和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

好大一笔交易。

可是这个时候,大总统位置莫名其妙被从美国回来的半路上杀出来的孙中山抢走了。袁世凯不爽了,马上撂挑子北京方言,原指挑夫放下扁担,不挑东西了也不走了。后比喻丢下应该负担的工作不管。不干了(装的)。

孙文赶紧致电袁世凯解释:“……文既审艰虞,义不容辞,只得暂担任……”

袁世凯不愧是“奥斯卡影帝”,接信后不骄不躁,立即命令手下四十多军官支持君主立宪,还旗帜鲜明地反对共和。君主立宪不就是意味溥仪皇帝继续吗?那还驱除什么鞑虏啊?

很明显是摆了孙文同志一道。

没有兵力支持,闻名的“孙大炮”袁世凯做了临时大总统后,曾给孙中山起外号“大炮”。无疑是孱弱的。而相反,袁世凯手里还掌握着北洋军六镇兵权,这些精锐部队就是他当初“小站练兵”的兵团。

须知枪杆子出政权。这是的指示:“军队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谁想夺取国家政权,并想保持它,谁就应有强大的军队。”《战略和战略问题》1938年11月6日。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蒋介石与民国名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蒋介石与民国名人
上一章下一章

最纠结的总统“临时工”(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