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身披长毛的幼猛犸象

一头身披长毛的幼猛犸象

一头身披长毛的幼猛犸象

1977年6月,俄罗斯西伯利亚东北部,位于科累马河的一个小小支流附近,一个一眼看过去就要发生奇妙故事的偏僻山村里,一个推土机手正在操纵机器,推开冰土表层的泥土以寻找金矿。这名私人探矿者认为自己的工作既单调无聊,又令人生厌。突然,在泥土之下的冻土中露出了一个黑色的怪物。由于冻土比石头还硬,用铁锹和铁镐是无济于事的,于是推土机手采用了一种原始但却实用的化冻方法:他挖了一条小沟引来河水,当冻土融化后现出了一头类似小象的动物——一头幼小的身披长毛的猛犸象。如此完整的猛犸象遗体的发现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推土机手给这头小猛犸象起名“迪玛”,从此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小猛犸象的代名词。迪玛先被送往距发现地点以南480千米的一个特别冰库中,然后被送到列宁格勒动物学研究所,供专家研究。迪玛是一头小公猛犸象,它身长1.4米,高1.28米,鼻子长达0.55米,体重约63千克,据推测它生前体重可达90至100千克。它身上披着略带红色的栗色长毛,脚部毛长12.5厘米,胸腹部毛长21厘米。迪玛出生6个月后就夭折了,死因推测是由于脚伤而感染上败血症(它脚上有两处伤口)。迪玛死后因塌方而被掩埋在泥土之中,保存至今。足够小、毛茸茸、长鼻子、小眼睛,全是萌点,可爱的小迪玛马上征服了大片大片的儿童。这是猛犸象第一次成为古生物中的“明星物种”。

各种悲剧的加克夫标本

与可爱的小迪玛相比,美国Discovery(探索)频道在1998年资助挖掘的“加克夫标本”则让人哭笑不得。当年,法国探险家布格斯拿了这笔资助,组织了一场远征探险,经过两个秋季的辛勤工作,他们终于在1999年10月把猛犸象连同包裹着它的冰块从冻土中分割开来,“加克夫标本”被空运到哈坦加城,保存在一个冰穴之中。碳-14测定年代法显示加克夫标本为雄性,死于2万年前,寿命为47岁。Discovery则在2000年播出了这部名为《猛犸象重见@天日》的片子。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全世界的观众第一次看到在冰天雪地里挖猛犸象的刺激场面,这种古生物瞬时威名远播。然而到了2000年底,当吹风机的热气终于融化了猛犸象身旁的所有冰层之后,眼前的情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最终露出来的不是一具完整的、有血有肉的遗体,而只是一副骨头架子,以及少许的皮毛和皮下组织,肌肉和器官全都腐烂得无影无踪。或许是这个结果太令人失望了,有关“加克夫标本”的报道从此销声匿迹……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把恐龙做成大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把恐龙做成大餐
上一章下一章

一头身披长毛的幼猛犸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