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

引言(2)

为了人而成为人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翰福音》24∶12)

29岁的时候,他在欧洲的学术界和音乐界已经声名鹊起,然而,他却打定主意要做基督的那“一粒麦子”。因为在那个恬静的秋日早晨,他清楚地听见了那声音:“你来跟从我。”

只为自己活着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我们应该共同背负世界的烦恼与重负”——这是最高意义上的使命。人性最深刻的本质在于爱。而爱,就要行动。因此,他在心里回应那声音:“主啊,我就来。”

他要去非洲,他一定要去非洲,“为那些需要人的人们而成为人”;他要在那片荒僻、落后甚至黑暗的原始丛林里,“把所信的经由日常生活表现出来”。他要做那一粒麦子,那一粒借着死而结出许多子粒的麦子。

为此,他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准备:放弃他深爱的研究、写作、布道,以及演讲、演奏,以及他的独立——他将失去所有的经济来源,完全倚赖资助为生。然而,结果却全然相反。在50多年的服务生涯中,他非但没有失去所有,反而在已有的基础上又获得很多。他原以为,他会在遥远的原始丛林里被这个世界遗忘,宛如滚落在家具底下的一枚硬币。然而,结果却全然相反。他非但没有被这个世界遗忘,反而成了这个世界的一盏明灯。

因为上帝要把那自高的人降为卑微,却高举自甘卑微的人。

因为那有的,要给他更多;那没有的,连他自以为有的一点点也要夺走。

因为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失生命;凡舍弃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这就是恩宠

也许可以说,这个人是唯一的。

纵观人类历史,似乎只有这个人做到了:既深度地顺服于基督的指引,又持久地坚持着自己的思考;既在日光下从事粗重的劳作,又在舞台上演绎精湛的艺术;既深谙具体的服务之道,又擅长抽象的精神之旅。*总之,既全面地发展个人理想,又完美地实践上帝之爱。

当他到了70岁、75岁,不,甚至到了80岁、85岁的时候,他仍旧可以:白天,在非洲最溽热的天气里欢喜地劳动;夜晚,在微弱的油灯下沉静地写作。后者让他感到一种创造性的满足,而前者,也让他感到一种创造性的满足。

然而,他从未把这一切归于自己。他说:“这就是恩宠。”

我邀请你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吧!

认识这恩宠——这从上帝而来的恩宠,

认识那香气——那因基督而有的香气,

以及那可称颂的、可纪念的,那比天使的名更尊贵的。

我邀请你!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史怀哲传:唯独这样的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史怀哲传:唯独这样的人
上一章下一章

引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