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社交网络》?那只是一部电影(4)
美国时间2011年1月16日晚,这部《社交网络》拿下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原创音乐四个电影类主要奖项,打败了呼声很高的《盗梦空间》。
由首映截止到2010年底,《社交网络》在美国本土票房为9477万美元。以8美元的美国平均电影票价算,有超过1000万美国人买票看过该片。
本片最出色的构思在于创业的传奇“其实只是背景”,镜头审视的是一个天才永远寂寞漂泊的内心,这眼光带着几许讽刺和悲哀。扎克伯格创造了Facebook帝国,建立了一个无需邀请函的超级俱乐部,打造了庞大的社交网络,帮助人们在虚拟世界中更加接近,然而他本人却是一个没有社交的人。他没有办法与任何人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他并不是那么在乎金钱,但是他也不会轻易认输,因为在他的内心深处,他相信自己是世界之巅上的唯一一人,孤独,是一种必然。他偶尔也幻想做出改变,可是那只能让他更无所适从。他已经习惯孤独。人的心思和情感太难捉摸,不像数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那样步步准确,于是,他宁愿选择后者。
扎克伯格周围的人分别代表了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只有扎克伯格是一个不属于任何一个时代的漂泊者,因为其他人虽然各自带着不同时代精神的印记,毕竟仍然是社会网络的一部分,而扎克伯格游离在社会和人际网络之外。他的高智商与他的低情商成反比,他伤害了自己有好感的女生,伤害了一直包容他照顾他的朋友。他如愿以偿成为人人景仰的校园红人,却不知如何与粉丝们聊天,众人崇拜的眼光反而让他无所适从。他试图追随肖恩选择后现代的#小说生存方式,最终却发现自己不属于那里。与众人对簿公堂时,扎克伯格捍卫的与其说是他的财富和权力,不如说是他仅余的精神依托,他超众的智慧。他的智商是他唯一可以依靠和慰籍的,他要用自己的聪明压倒所有人,来填补情感的空虚。事业上他是个成功者,是个疯狂的天才,同时他永远治不好自己的社交障碍,他与世界之间始终隔着一道电脑屏幕。
相比爱德华多,扎克伯格后来的领路人肖恩·帕克则更为另类。如果爱德华多是现代人格的化身,那么肖恩就是无拘无束的后现代人格典型。他的激情,他的疯狂,他的不按常理出牌等种种反传统、反权威的行径让扎克伯格有同道中人的感觉,但终究他们两人是不同的。肖恩也是IT界人士,对于电脑和网络,他和扎克伯格有同样敏感的直觉和深刻的认知,这一点不同于玩经济的爱德华多。经济和金融世界已经高度制度化,需要谨慎小心守规矩,而计算机世界是开疆拓土的西部,需要的是策马冒险的牛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