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城(3)

安平城(3)

委托日本铸造永历钱并不是郑经的首创,早在清顺治八年(1651年)12月,尚驻扎在厦门的郑成功,就遣使日本,请求代铸紫铜质的永历钱。这些钱直径达2.7~2.9厘米,重量则在5.7~8克之间,不仅比当时内地流通的宋、明时期制造的钱币轻便,连外观上也精致许多,很受欢迎,并随着贸易的开展,一直从岛内流通到日本、东南亚一带,甚至连江浙奥等地,也时能见到。

那时期有一个文人非常受郑成功器重,他叫沈光文,字文开。

在郑成功之前,沈光文其实就已抵达台湾了。他是浙江鄞县人,曾是明朝国子监学生,擅长诗文、卜卦、医理。明亡时,他曾奔赴南京弘光小朝廷中任职,授太常博士,并曾参预军务,晋升为工部郎。南明弘光帝被杀后,他颠沛流离,四处漂泊。1652年秋,他乘船途中,被台风刮到台湾,从此留居下来。将荷兰人驱走之后,郑成功意外听说沈光文在台,非常欣喜,特以隆重礼仪召见了他。

沈光文留下了《台湾舆图考》、《草本杂记》、《流寓考》、《台湾赋》、《文开诗文集》等一系列有关台湾的著作。他前后在台30多年,以自己的笔记录了所目睹的当时台湾状况,对后世了解与研究台湾历史,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台湾通史》中称颂他为台湾文献鼻祖,又有人称他为台湾的孔子。台南善化至今仍保留着光文里、光文路的地名,即是当地人对他的纪念。(沈光文小注)沈光文像、沈光文雕像^H小说

那时,不愿降清的明朝遗臣士大夫,有800多人也接连渡海赴台。愤怒与悲伤都容易出诗人,这些人满腹锦绣文章、一腔经世辅政之能,却不幸恰逢动荡之秋。大家为大明王朝消亡而涕泪滂沱痛不欲生,催生了泉涌的才思,或著书立说,或结社吟诗,于是岛上墨香顿起,扑面而来。这肯定令郑成功颇为欣喜。他本来就是一介书生,14岁就考中秀才,又赴南京国子监求学过,万卷诗书曾寄寓过他万千理想。是动荡坎坷的世事,使他走入刀光剑影之间,身沐血光,心绪颠簸。此时,在自己所效忠的大明王朝烟消云散之时,他退到这座孤岛之上,胸中仍有那么多的不甘与期待、那么多的幻想与激情。他要赋予这座岛屿以新的生命,让它田野遍地,物产丰美,生机勃勃。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过台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过台湾
上一章下一章

安平城(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