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3)

杀戮(3)

郑成功在台湾逝去消息传来时,施琅心头一震,滋味万千。抬眼远眺,他觉得挥师东渡的时候到了。

1664年六月,施琅上书康熙,请求“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七月十日,康熙封施琅为靖海将军,准予攻打台湾。水师出发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却令此次行动半途而废。(康熙皇帝小注以及像)

很蹊跷,接下去的1665年的三月十八日以及一个月后的四月十六日,急于踏上台湾土地的施琅又接连两次将攻台付诸行动,却仍然因中途遭遇台风而未遂。是天意吗?他无可奈何。

一而再,再而三,却都无功而返,清朝廷的信心与耐心都不免有些动摇。有没可能是故意的?朝廷内一些大臣甚至对包括施琅在内的郑军降将都起了疑心,认为这些人或许根本没有真心降清,虚晃一枪与暗渡陈仓的可能性都难说绝对没有。1667年,即位已经6年的康熙终于抓住机会,将独掌朝政、日渐飞扬跋扈的辅佐大臣鳌拜和遏必隆革职监^H小说禁。刚刚亲政的少年天子正被诸多迫在眼前的纷乱杂事弄得焦头烂额,也只能将孤悬海外的台湾岛暂且搁在一边。于是武力征台一事就不再议起,福建水师被裁撤,水师船只全部焚弃,降清的那些郑氏部队兵将分散编入镶黄旗军营内,或者分散到各省屯垦,而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则被调入京,授其内大臣一个闲职。

毫无疑问,这给了台湾岛那边的郑氏军队以非常难得的喘息之机。郑成功死后,他的长子郑经接替其位。那年,郑经不过20岁,他尚且稚嫩的肩膀却得将险恶的时局一把担起来,先是与叔伯间的权力之争,再就是施琅等人所率清军的一次次大兵压境,这些都不是最伤筋动骨的。对郑经而言,最致命之痛是内部军心的涣散,先后十余万将士及其家眷背离而去,呼啦啦降清,挡也挡不住。

郑经叹息几声,他唇上毛绒绒的细胡子还显得那么稚嫩与无助。(郑经小注,郑经像)

他的身子骨还多么单薄而乏力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过台湾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过台湾
上一章下一章

杀戮(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