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日本大地震与鲇鱼摆尾的关系

6. 日本大地震与鲇鱼摆尾的关系

6.日本大地震与鲇鱼摆尾的关系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发生里氏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并引发了大规模的海啸。

而早在1994年,Ig诺贝尔物理学奖便授予了日本气象厅。日本气象厅因对“地震是否由鲇鱼摆动尾巴所引起”的长达7年的研究而获物理学奖——这是一项想象力与耐性兼备的艰巨工作,获奖当之无愧。

鲇鱼,又叫土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鱼类,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坑塘的中下层,多在沿岸地带活动,白天多隐于草丛、石块下或深水底,一般夜晚觅食活动频繁。根据地震学家的解释,地表岩石的大规模迅速错动是强烈地动的原因。地球深层构造力造成地球外层大规模变形是地震的根源,沿地质断裂带的突然滑移则是地震波能量辐射的直接原因。在平常人看来,鲇鱼怎么会同地震扯上关系呢?但是在日本,很多人就认为鲇鱼与地震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鲇鱼对轻微震动和电流变化反应十分敏感,在日本有“地震鲇鱼”的美称。

日本传说中,地心居住一条硕大的鲇鱼,地震即是它翻身的后果。相信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机器猫和皮卡丘动画里都出现过神奇的地震鲇鱼的形象。

日本气象厅对鲇鱼和地震的关系进行了长达7年的认真分析,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经验。有“鲇鱼博士”之称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末广恭维,从事鱼类与地震关系的研究竟达45年之久,他在1976年成立的日本最大群众业余地震预报研究组织,便取名为“鲇鱼会”。而东京市政府为了支持专家研究鲇鱼预报地震,更在1976~1977年财政年度拨款1100万日元对鲇鱼习性进行专题研究。

那么,鲇鱼和地震之间是否真的有联系呢?水生动物震前会有某种预感却是真的。原因是动物的某些感受器官异常灵敏,它们对某些物理、化学变化十分敏@感,例如,鱼类能分辨波长350~400微米紫外线的颜色,鲨鱼和鲇鱼能通过它们的低频或高频电感受器发现目标,并且互相进行通信联系。由此类推,日本鲇鱼自然也能预感地震的到来,日本气象厅大笔的研究经费总算没白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搞笑诺贝尔奖精选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搞笑诺贝尔奖精选
上一章下一章

6. 日本大地震与鲇鱼摆尾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