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日本人(2)
日本对西方的态度明治时代的日本,从1876年开始在中学里开设英语课,并允许建立基督教教堂和学校;日本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对美国及美国生活方式公开表示强烈的好感。
美国被描述为
“人间天堂”,并因为它结束了日本的闭关状态而被视为
“恩人”,美国的自由被赞美成既令人羡慕又值得仿效的东西。政府发行的教科书把富兰克林和林肯树为典范,教日本孩子向他们学习,其程度远远胜过对日本自己民族英雄的崇拜。
也许从来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明治时代的日本人那样,给自己灌输了如此之多的美国生活方式。
明治时代迁居美国的那批日本人的子孙后代,则一直把赢得美国人的接受和尊敬作为奋斗的主要目标。
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对西方的洞悉,一方面使日本人感到自惭形秽,另一方+激情面也引发出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
这种情绪时常被日本人自己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补偿。明治维新时,在日本出版物中,妄自菲薄和妄自尊大常常是两大并行主题。
例如,19世纪80年代,一位日本作家直率地断言,日本人
“没有能力”;另一位作家写道:“日本国民的理解力迟钝,体格弱小。”而极端民族主义、传统主义以及军国主义,则是与此针锋相对的三种情绪反应。
把天皇奉为大和民族的神圣领袖,是明治后期的产物,当时对天皇的崇拜尚未达到后来那种盛行的程度。
当对天皇的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时,美国的日本移民已是成人了,他们对崇拜天皇以及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其他方面,均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以致许多美籍日本人的著作在日本被禁。
日本人对1895年打败中国、1905年打败俄国的激动情绪,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他们内在的矛盾心理。
日俄战争是一场一个亚洲国家首次战胜一个西方国家的战争。由于日本
“战胜了古老而又伟大的中国,”一篇日本报纸社论这样写道,
“胆怯的日本人现在坚信,他们并不比其他民族低劣。”在这之前,日本看待
“西方的文明国家,就如身无分文的穷小子看待腰缠万贯的大富翁一样……”也就是说,
“表面上他们讲大话,说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但是在内心深处,他们害怕西方的能力、强权和知识,并听天由命地认为他们不可能与西方抗衡……”时至1899年,日本信心十足地收回了当初让给西方国家的治外法权,并在20世纪初作好了向沙皇俄国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