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像菩萨一样的企业家(上)(3)

6.像菩萨一样的企业家(上)(3)

第一种心法,乃是修小乘法,抛妻弃子,远离父母友人,藏于深山老林,断绝一切世俗尘缘,都是为了远离“他”,驱逐“他”。而这个“他”中最厉害的当属“美色+激情小说”,所以老和尚对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所以小乘法核心是修“白骨观”——即所谓“红颜枯骨”——观想美艳女色,随岁月流逝,红颜而鹤发,娇肤而鸡皮,乃至香消玉殒,肉身腐烂,最后只剩下一堆白骨而已。故此,孙悟空要“三打白骨精”,实为小乘佛法之要害。

本质而言,此方法是绝对“排他”,绝对“自私”——而当一个人心中只有自我,而无他人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分别心,这个人就“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了,可以出离一切烦恼,修成四果阿罗汉了。也正因为其只有自我,而无他人,所以又被称为“自了汉”——只管自己不管别人。

释迦摩尼在世传法,先从世人自私之性入手,传之“小乘”,作为佛教基础。但小乘阿罗汉虽是佛弟子,很多却非“法王子”。在佛看来,菩萨才是“法王子”——承担继承广大佛法的王子。他甚至斥责那些不愿“回小向大”(已经跳出三界的小乘阿罗汉,不愿再入红尘修行大乘菩萨法,普渡众生)者为“焦芽败种”——的种子不能再长出更多的果实——这是为何呢?

这就是不少小乘阿罗汉的自私性使然,他们甚至不愿意闻听大乘法,故此,释迦摩尼在第一次开讲大乘佛法《妙法莲华经》时,未待佛师开讲,很多小乘阿罗汉即已鞠躬离席而去。

大乘菩萨法和小乘法刚好相反,它的要义是消灭自私自我之心,其心法是将越来越多的人放到自己的心中,先将父母妻儿、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继而将一国之人,乃至将地球之人,最后将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众生都放到自己心中,使得自己的心量越来越大,而“我”在心中所占位置被越挤越小。最后当“自我”没有一点立锥之地,“我”消亡了,“他”也就不存在了,也就达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

与小乘所不同的是,这个境界才是终极的至境——即个人的精神境界已经修养广大到与宇宙精神同体,个人的“精神小宇宙”即是广大的“宇宙精神”,成为终极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小乘佛法修的是“无他法”,大乘佛法修的是“无我法”,那么还有第三种法是“自他平等法”,护法善神、菩萨惩恶扬善修的就是此类法。

当世之上,人欲横流、投机成风,一个企业家仅仅修“菩萨法”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兼修“自他平等法”;或者修“菩萨法”的人要与修“自他平等法”的人共同修行。这里暂时按下,下篇再讲。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你可以是菩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你可以是菩萨
上一章下一章

6.像菩萨一样的企业家(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