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转法轮(12)

初转法轮(12)

公元1588年,贝拿勒斯总督托多摩(TodalMal)的儿子哥瓦丹(Govardhan),为了@庆祝蒙兀儿大帝阿克巴莅临本城,特别在土丘上加盖了一座蒙古式的八角形塔楼,这就是目前伫立在丘顶上的八角塔。虽然整体看起来有些不太搭调,不过这毕竟是伊斯兰教王朝延续印度的传统作法在旧有建筑上再加盖新的建物罢了!就某个层面而言,它多少展现了印度受到多种文化入侵后,所发展出的多样化面貌,也算是一个奇景吧!

摩犍陀俱提僧院(MulgandhakutiVihara)

大约在两千多年前,鹿野苑地区本来有一座摩犍陀俱提僧院,就位于达美克塔附近。当时的人相信,那就是佛陀和五比丘第一次雨季结夏安居的地点,因此建立了一座僧院来纪念并标志其意义。据说,佛陀每次游行至鹿野苑时,也都是净住于此。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与外力入侵,这个意义不凡的地方也躲不过成为废墟的命运。在近代的挖掘工作中,这里只发现了一尊公元1世纪的菩萨雕像与一块刻着大殿名字的匾额,其余一无所获。

公元1931年的冬天,鹿野苑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典礼,几乎所有的佛教国家均参与了这场盛会。这场典礼主要是为了庆祝摩诃菩提协会在这里奉献了一座全新的壮丽寺院,并将它命名为“摩犍陀俱提僧院”,以纪念曾经矗立在此、庇护佛陀度过雨季安居的古老精舍,同时也象征在印度衰微已久的佛教,将在此法轮初转之地重新萌芽,意义十分重大!

这座寺庙是模仿菩提迦耶的摩诃菩提大塔而建,所以在外形上有颇多相似之处。整体结构以石材为主,朴质而典雅,是印度本土少数用心建造的佛教新兴建筑。

寺内供奉的佛像优雅精致,乃是仿鹿野苑博物馆中著名的佛转法轮像而造。跏趺而坐的佛陀,以右手食指和拇指相触成圈、左手食指轻触右手指圈的转法轮印,来表示宣说法义,法轮常转。佛像下方有一个小密室,其中供奉着分别从西北方塔克西拉(Taxila)和南印度龙树丘(Nagarjunakonda)挖掘出土的佛陀舍利,是全寺的精神焦点。

寺中有一座巨大而壮丽堂皇的钟,是日本的摩诃菩提协会捐赠,而寺院大殿内部墙面上,满满地绘着精细优美的湿壁画,描述佛陀一生的重大事件。这是由日本的艺术家KosetsuNosi在公元1932到1936年间,花费四年时间完成的杰作。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印度朝圣之旅·恒河十二圣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圣之旅·恒河十二圣地
上一章下一章

初转法轮(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