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太极拳是修身为本的国学(3)
二、内圣外王
圣贤之道,本意是让人活得健康而幸福,智慧而成功,可惜的是,当代人不敏,总是失去了才觉得珍贵,+激情小说批判了很久才发现原来是自己错了。
作为融太极拳架(行拳走架、套路招法)、太极术功(内功心法以及基本功,乃至推手、穿手、散手等)、太极道(修养意识、思维方式、国学智慧等)为一体的太极拳,撷儒释道之精华于修身觉悟之途,内固根本,体察身心的变化(心中一静、常乐我净);外求通达,混化一切自然万物(龙和凤、树叶、海浪、绸丝带、地火水风等)之生长化收藏的规律;不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还以圣贤为师,以大自然为师,抵达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由入世而出世,由庸常有为而超凡脱俗,由圣贤修为而大富大贵,由富贵而回归自然,由立德、立言、立功回归无牵无挂,了无痕迹。
三、应物自然
《素问-举病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怯,惊则气乱……”由是观之,七情影响生命活动,七情之生,与个性太强、私欲未遂、胜负牵心有很大关系,囿于七情之境,灵明之性迷乱,作用到身体则身心损伤,作用于做事,则失败居多。太极文化之修为、之教化、之熏修,可逐渐进入“洒扫应对皆自然”,“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照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奥妙尽在时机中”,“无根之根,无向之向,无中之中,无力之力,无界之界”等功夫境界和人生境界,从而让七情不失本然的中和之性,以智慧之心,裹无为之风范,去应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战胜压力,超越自我,从而让身心在美好、自然、和谐、端庄的界域中,获得大善德、大胸怀、大智能。
四、混化太极
“没有了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就不能称之为太极。”道家太极门有如是的表述。
我们所推崇、所试图普及的太极拳、太极文化、太极智慧,其目的就是在“有”这个境域中,帮助我们理解、把握、进入这样的境界——从有无境界到太极境界(无为境界)。这样的境界,乃“太者始之先,极者终之后”,因此,也必然要经历“事物的开始与终结”。而太极则处在这两端,无言无语,无形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