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洛阳:古都如何现代化(2)

迷失的洛阳:古都如何现代化(2)

此外,洛阳的能源性产业亦居全国前列。小浪底枢纽主体在洛阳境内的孟津,其电力工业装机总容量761万千瓦,是河南省乃至中国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洛阳的石油产量亦在河南居首。

在完成传统产业的新生之后,洛阳重点发展了一些新兴产业。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崛起。洛阳的硅及光伏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洛阳市多晶硅的年生产能力超过3000吨,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二。此外,洛阳还致力于打造中国规模最大的“动力谷”。

洛阳是全国重点科研院所集中、科技人才高度密集的城市,目前有14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和15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市区的科技人员密度在全国位列前三甲。“神舟六号”上的某些部件都是洛阳制造,可见其科技实力不可小觑。未来,洛阳如能有效转化其科技力量,在高新技术领域,或可引领河南省的风潮。

如此,洛阳的传统重工业、新兴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齐头并进,改变目前工业结构单一的局面。

而在洛阳的项目引资中,除引进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以外,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引进大批的大众制造工业,以中和洛阳轻工业不足的局面。这种模式,在很多内地@城市中普遍存在。如湖北小城红安,在红安烟厂被武汉烟厂兼并、工业根基受损之后,就大规模引进大众产业,娃哈哈、雨韵、上好佳等食品产业纷纷进驻红安;而在郑州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轻工业亦居功至伟。在未来,洛阳同样需要在轻工业领域加快发展步伐,在短期内无法产生内生性企业的情况下,先引进国内外大众产业巨头,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其三是增加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并同时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改制。

最近几年,洛阳经济虽然突飞猛进,但仍然是一条腿走路,即洛阳的飞跃,主要靠的是传统国有企业的老树发新芽。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阵痛之后,目前洛阳的大型国有企业都已基本完成改制。早在2000年,在洛阳市亏损的38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完成改制的就有25家,占总数的65.8%。巧合的是,洛阳当年减亏企业为68.4%,几乎与改制同步,由此不难看出两者的关系。

洛阳的另一条腿一直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虽然洛阳的民营企业占企业总量的90%以上,但是,民营企业的生产总值却仍然严重不足。相比之下,2009年,河南省的非公经济贡献率已经超过60%,洛阳的竞争对手郑州,达到了67%,新兴的工业城市新乡,更是达到了70%以上,而洛阳却仍在40%左右徘徊。民营经济的萎缩,导致洛阳难以产生内生性企业,更难以出现企业巨头。

在未来,洛阳要获得二次飞跃,培育与发展民营企业经济,当为战略重心之一。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大国诸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国诸城
上一章下一章

迷失的洛阳:古都如何现代化(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