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欠债必须还(26)

第七章 欠债必须还(26)

郑经去了,尸骨未寒,冯锡范与刘国轩收敛了笑容,找到了郑经的大儿子郑克贓,你还是把王爷的印信交出来吧,郑克贓马上明白,这两个表面忠心的人,原是深藏不露的老狐狸。

郑克贓没有把印信交给这两人,冯锡范与刘国轩就不再跟他啰唆,以他不是郑经亲生儿子为名,把他剁了,然后,把郑经的印信#小说交给了年仅十二岁,无所事事草包一个的郑克塽。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冯锡范与刘国轩都笑了,有了这个草包,台湾就不再姓郑,而成了我们哥儿俩的地盘了,一起努力吧,前途是很光明的,道路也是很平坦的,玄烨还打不过来。

冯锡范与刘国轩并不是骄傲自大,面对这茫茫大海,施琅远在北京,清军要想渡海来揍人,除非他们请动了神仙。然而,郑经死的消息,仅仅过了三个月,就传进了姚启圣的耳朵。

姚启圣当即跟玄烨上奏疏,郑经已死,台湾群龙无首,可以揍人了。

玄烨接到姚启圣的奏报也很高兴,他等这一天,不知等了多久,他搞掂了鳌拜,平定了三藩,如果再收复台湾,实现中国的统一,回顾历史,千古一帝的美名,恐怕就非己莫属了。

在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玄烨下达一个命令:打过台湾去!

玄烨以为,自己的英明壮举,必将得到所有文武大臣们的支持与鼓励,他等着文武臣工们歌功颂德,然而,事实与玄烨想象的却大相径庭,歌功颂德没有了,有的只是阻挠与劝谏。

圣上您还是歇着吧,八年前,您的那次冲动,让大清国打了八年仗,战争刚刚熄灭,疼痛还未过去,饥民的哀嚎还在耳畔回响,慌乱的大臣还心有余悸,一切结束后,您还要折腾?

大臣们的奏折,向雪花一样飘向了内阁,然后呈送到了玄烨的面前,面对这成堆的劝阻奏折,玄烨站起来,轻松地活动了一下筋骨,都是一群懦夫,打,必须得打,这是我的决定。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康熙大帝——其实这才是玄烨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欠债必须还(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