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我们曾为彼此停留(2)

书评:我们曾为彼此停留(2)

寻找丹顶鹤的木,和寻找丹顶鹤的大家甚至寻找丹顶鹤的中系,都是受困者,如期说受困于现实,还不与说受困于自己内心的荒漠。所以才有出离,木是一个有大把情感经验的受困者,她隐私暴露的大胆恰恰暴露了她情感的失去,她走了。惟一值得安慰的是:美丽、安静的“莎乐美”,飞身而下的“莎乐美”,安慰和成就了她。是她知道自己心灵里有一处地方长久的为谁而保留。“园艺师”看起来是有完美结局的,他热爱的和他想象中留念的东西最后融入一致。只是这段情感却颠覆了中系对爱的执着,但这更像生活。是的。更像。那盆艳丽的“罂粟花”,盛开在大众眼前的“罂粟花”既是证据。学生和夫与妻,诡异的行为以及完全不着调的遗言又呈现了人性的另一种真实:你不知道生活的复杂性远远超过文字。吉他手就更道貌岸然的多了,他说:“我崇拜一个不需要天堂和地狱就能够维持道德的国家。”这又多么悖论,十字架不是挂在人的脖子上,几乎是长在人身上,但,你又看见过哪个国家道德到哪里去。最后该说说阿瑟了。虽然14岁的中系就已经是他自己都不清楚的“媳妇儿”,可作者安排了这样一个见面:“一个留着长长的络腮胡子,断了左脚的男人,男人当时正拄着一支残杖,吸着极其香甜的外国牌子卷烟……”,这有点印证了卡夫卡的一句话:那种突如其来的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就是这个看来漫不经心的的思想者,雕塑家,外国文学疯狂的阅读者击中了中系的某根软肋,小@说开篇中系和阿瑟那段关于记忆的描述和对话释放出一个命题:一些存在于生命中的事物是需要牢记的。虽然记忆会模糊,但心底的感念会越来越清晰。我们不能忘怀,是因为我们经历。

区别于一贯以来挪用的传统的小说构建模式,很多读者阅读此文本会有乏味感,因为它没有强烈的故事,不适合猎奇者上手,甚至,它不带任何使命,非要让读者接受一点什么。就像文中中系母亲的出现,没有任何铺垫,不拖泥带水,自自然然就出现了,就像阿瑟在火车上偶遇“上海”,阿瑟和中系长途奔袭交流岛。就像平凡的生活,没有预兆,为什么要有预兆呢?生活处处都是出其不意。但小说场景的生活化和陌生化有着互换,你觉得它是现实的,又觉得它是虚幻的,在“各种国王”那一节,阿瑟、中系、狗为了一瓶免费的伏特加而做出的举动像极了外星球来的小流氓,这种无厘头的游戏方式让我们明明白白的知道80后的作家还是身处新时代。

好了,小说读完了。中系在妥协中回到了婚姻。回到婚姻的还有狗。还有木。还有大家彼此。一段关乎寻找、停留、记忆、意外死亡等等的旅行就此结束。

我们在现实里活,但我们愿意活在文字里。字会帮我们记下:儿童、青年、中年、老迈。这比什么哲学都有嚼头。也由此才有活头。

2012年2月15日于“青青居”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时间的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时间的灰
上一章下一章

书评:我们曾为彼此停留(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