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与历史探源(4)

地理位置与历史探源(4)

公元前1世纪左右,案达罗王朝(Andhras)在德干高原一带崛起,并以极高的艺术水平为桑奇创造了惊人的工艺成就。他们从10余公里外的乌代亚山丘(Udayagiri)找来质量极佳的坚石,在大塔的四方入口处,依南、北、东、西的顺序,竖立起四座雕饰丰富的塔门(Torana)。由于雕刻实在太过精致,因此人们根据大塔南门石柱上“一位毗迪萨的象牙雕刻师亲自雕造并奉献”的铭文,推测这些精湛的石雕艺术大多是由当时的象牙雕刻师所制作。此外,南门上的另一幅铭文中,明确地写着“一位叫Ananda的奉献者,他是案达罗国王SriSatakarin的艺师总管”,替塔门的年代留下珍贵的注记。同一时期,人们也以大塔为中心向外扩展,建立起许多僧院和塔堂,其中包括了三塔的栏楯与塔门等。

公元1世纪左右的贵霜王朝时代,大乘佛教兴起,秣莬罗风格的雕像开始出现在桑奇,包括几尊佛像和龙王像,这是佛教信众开始为佛造像的时代。

公元5世纪的笈多王朝(Gupta),大乘佛教昌盛,四座精致的石雕佛像被放置在四座塔门入口处,迎接绕行佛塔的信众,显示“佛像”在当时的佛教信仰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外,这个时期开始有石造寺院的出现,考古学家相信,桑奇的第十七号寺院应该就是印度现存最古老、完全以石头堆造的石寺。

公元7世纪,桑奇出现了大量的僧院塔寺,几乎占满了整座山丘顶,但佛教在实质上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公元9~10世纪,桑奇寺院的雕刻开始出现印度教的主题,显示信众的护持虽然依旧热切,但是桑奇的佛教已经掺杂了当时强势的印度教思想,而僧团的修行与教说距离佛陀的原始教法也已经很远了。

桑奇的建设活动一直持续到11世纪,最后,一道长长的石墙将桑奇山丘上的佛塔僧院完全围绕起来,或许桑奇就是从这(色色小说个时候开始被人慢慢遗忘的吧!后来伊斯兰教政权入侵印度,导致佛教完全覆灭,退出印度的宗教舞台,此时桑奇就更乏人问津了。

最后,它终于彻底地被遗弃,成为一座与丛林共生的废墟,静静地沉睡在历史之海的最深处,而这一睡,就睡了800年。

桑奇大事记

B.C.3世纪孔雀王朝Maurya阿育王建小砖塔,并竖立石柱。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印度朝圣之旅·桑奇佛塔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印度朝圣之旅·桑奇佛塔
上一章下一章

地理位置与历史探源(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