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我续《红楼梦》(5)
根据《红楼梦》改编的作品,不可能将曹雪芹前八十回里的所有内容展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口口声声要维护“断臂维纳斯”的人士+激情小说,却并不能仔细阅读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则令人遗憾。
曹雪芹会怎样在八十回后去书写四大家族的陨灭?死亡是不是事件的核心?在第八回,他写到宝玉和宝钗互相交换观看各自的佩带物(通灵宝玉和金锁),这时候他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请问:这是随便写下的吗?不写在别处,写在宝钗给宝玉看金锁的地方,是随意的吗?如果曹雪芹的文笔如此随意,尽写些并非伏笔、预言的废文赘句,那算得经典吗?能用“断臂维纳斯”来比喻吗?我以为,曹雪芹在贾、薛家族处境尚旺盛时,写下这样的预言,就说明他将在八十回后,要描绘出一个大悲剧的结局,那是以前中国所有文字里不曾有过的彻底的大悲剧,是对那以前中国人习惯于大团圆的审美定势的一个大突破!“白骨如山”不是“死光光”也是“死多多”吧?有的人士总不忍心宝钗死亡,觉得让她守寡不也就行了吗?按高鹗的那种贾氏“延世泽”的写法,她当然可以守寡,可是我们明明从脂砚斋批语里知道,曹雪芹八十回后要写到宝玉进了监狱,有狱神庙里茜雪慰宝玉等情节,若宝玉入监时宝钗未死,她是要被牵去发售的,若有那样的描写,不忍心宝钗抑郁而死的人士,就于心可忍了吗?
曹雪芹祖父曹寅,是康熙皇帝的“发小”,可谓“手足情深”,康熙朝曹家深受皇帝宠爱;到雍正朝,遭到打击,但也还有一些档案可查;但是到乾隆朝“弘皙逆案”后,被株连到的曹家被连根拔除,却又不留一字档案。从曹寅到曹雪芹不过祖孙三代,却家谱中断,以至今天我们连究竟有没有曹雪芹这么一个人,都还要艰苦论证,“白骨如山”而且“忘姓氏”,这惨痛的家族“真事”,便“隐”于“假语”而巧妙地“存”了下来,欣赏“断臂维纳斯”,若不入《红楼梦》文本真昧,岂非瞎子摸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