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番外:小时候的事儿二
有宁爷爷的吩咐,中午吃完饭,两位奶奶就忙活了起来。她们把年前宁子僮和宗元承没卖完的滑雪袄和大衣拿了出来,整理成袋,装在一起。又找了附近几位手工活比较好的邻居老太太一起,将一些有里子的褂子改装成棉衣。
这些老太太听说衣服是要捐献给受灾的人,又相互叫了相熟的姐妹。人多好办事,虽然这些人来的时候,都各自带了一些旧褂子,合在一起也有一百来件了。但挡不住老太太们都是女红老手,又有人搬来了缝纫机,在只是将棉花塞进褂子的里子的情况下,一个下午就忙完了。
这些改装的衣服从外面看自然没了之前的美感,但这会儿的人,多数时候还是只注重衣服的新旧以及干净和整洁。碰到如今这样的天气,这保暖自然放在第一位,也不会再有人去在意衣服是不是偷工减料的了。
“带吃的吧?”一位热心的胖老太太准备离开时忽然道,“我看电视上说受灾的人吃饭都很困难,要不,咱们再弄点粮食给你们带上?我家今年腊肉腊肠多,我去拿来,你们给带上。”
“是啊是啊!”另一位符合,“我家也不少。”
宁奶奶笑道:“我中午在杨老五那边订了五千斤的大米和白面了。其他的县里肯定会准备的。”
“大妹子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县里是县里的,我们既然知道,多的出不了,这少的也是我们一番心意。”
“没错。我们这也是为国为民,这日子刚刚好点就出这事儿,唉!这样,我女婿是贩菜的,我让他下午送几百斤萝卜白菜来,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做好了也是热气腾腾的一锅菜。”
“对对对!”一群老太太你一句,我一句,说的不亦乐乎。等她们离开,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宁子僮估计,她们这么一凑合,起码弄了一大卡车的粮食,加上宁奶奶中午订的,这回不用两辆卡车都拉不走。
或许是最近一个星期都憋在屋里,出乎意料的宁子僮对于这次出门积极性很高。丝毫不在意外面的暴风雪,以及未来可能有好些天需要早起。晚上的时候,还自己跑到宁爷爷的药房去帮忙。
宁子僮要跟着,忠犬保镖宗元承同学就不会一个人留在家里,宗元承跟着,宗奶奶也不放心,可是家里又需要有人看着。
不得已,最后还是宗奶奶选择留下。在腿脚灵活和身体素质上,她不得不承认比不过宁奶奶。与其跟着去给大家增加拖累,还不如一个人留在家里看家。
县里知道宁爷爷一个下午就弄了两卡车的赈灾物资非常惊讶,在得知宁家这次只有宗奶奶一个人在家的情况下,特意让县里一位和他们家相熟的领导夫人过来帮忙看家。有这位夫人在,宁家的其他人出门也就更放心了。
宁爷爷来连山县别看只有半年,但他过硬的医术,以及当年到这里时随身携带的医务人员工作证,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这次他自愿前往灾区救灾,也让县里的各位领导都心生感激。甚至某位县长知道后,还特意在县医院临时增加了个中医门诊,给宁爷爷挂了一个主任医师的职位。
宁爷爷倒是不在意这些,但他知道有了这个身份在,到赈灾区的时候,可以方便那边的工作人员统一安排,便没有拒绝。
坐着县里统一的中巴车,从早上八点半出发,行驶了一天的路程,才在晚上七点到达了这次赈灾的目的地——距离连山县最近的,锦州市下的一处名为崇南县的地方。
如果说连山县是个大山下的县城,那么崇南县可就是山里的县城的。在八十年代初中期的时候,越是这样的地方就越贫穷,不中巴车一路走来,别说崇南县下的各个小镇,就是县城里也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建筑。
因为没有牢实一些的建筑,自然崇南县的雪灾也就尤为严重。甚至由于到这里的路不好走,直到连山县的救灾人员到来前,除了部队,就是市里派发的救灾物资都还没到,更别说什么医护人员了。
此刻不同于后世,一个县里就又好几家的医院。基本上如同连山县一样,多数时候,一个县里就一家县医院,一家医院也就十几个医生和护士。镇上?镇上有家大点的诊所就不错了。
至于村子里,运气好的,可能还有个医术不错的野郎中。运气不好,一个大队,五六个村子,连个懂医术的人都没有。
也因此,当连山县众人以及他们带来的物资到的时候,得到了崇南县的所有人的热烈欢迎。
只是由于在连山县的医护人员到来前,崇南县的医护人员,已经没日没夜的干了好几天了。因此,这个欢迎仪式,几乎没持续十分钟,连山县来的所有医护人员,就被分配给去往各个方向救灾的部队了。
至于留守的医生……
看来看去,最后只能把宁爷爷一行人留下来。
“宁医生,抱歉,现在人手实在不够,我们的护士也被当医生给借走了,您看能不能……”连山县医院,这次来的一位带队人员歉意的说。
宁爷爷笑着摇摇头道:“小刘,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我夫人就可以给我做助手。”
“是啊!”宁奶奶接话道,“小刘子,姐姐我做战地医生的时候,你还没出生呢。”
“呃!”刘医生被说的很不好意思,只得连连点头道,“是是是,那我就不客气了,我们分头进行。”
“恩。”宁爷爷点头,“你去忙吧,后方的事情就不用担心了。”
“好的。”小刘医生挺了挺胸膛眼睛有些微红的重重点头。他本身就没有那种出生大医院的医生的高傲。虽然和宁家人不熟悉,但也隐约知道眼前这位曾经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只是阴错阳差才到了这里。这样的人物能在这样的时候不为艰难和危险,携带全家陪着他们来到这里,不能不让他钦佩。
匆匆和宁神医告别,小刘医生就带着连山县来的两个医生去和一支出门救灾的部队汇合了。
“刘医生,可以吗?你们不再留下其他人?”一名上尉军官紧皱着眉头询问小跑过来的刘德明医生。在他看来连山县只留下一个老医生和一个女人,以及两个孩子,根本就是在闹着玩。
刘德明笑道:“首长放心吧,我们宁医生和他夫人都是当年参加过朝战的。人家做战地医生的时候,我们还没出生呢。”
“是吗?”那上尉怔愣一下便肃然起敬,随后又想到那位宁夫人行走如风的举动,猜测对方可能还会点功夫,顿时又有些尴尬道,“是我多虑了。”
“没事,毕竟伤者太多了!”刘德明叹息道,如果可以,他也想多留下几名医生,毕竟驻地里已经有至少两百多位伤者,可是他们的人手太少了!现在之所以留下宁医生,也是考虑到对方的医术高明,又做过战地医生,救治伤患起来,比他们其他人更得心应手。
大雪依然没有停下的意思,人走出几十米就会立刻被雪雾掩盖,仿佛那人已经迷失在漫天的大雪中。
宁爷爷在刘德明走后,就立刻带着一家四口快步走进最近的病房。说是病房,其实就是崇南县的一所中学的教室。
因为没有床铺,所有伤者都是躺在铺了稻草的棉被上,先不说伤重程度,就是保暖就很值得人忧心。
甚至由于多数人都出去救灾了,整栋教学楼改造的临时‘医院’里,也就每个房间里留守了一位帮忙看守伤病的县里居民。
宁爷爷走进病房,二话不说就开始挨个给伤者检查身体。在检查了五六个后,眉头皱了皱,问向这会儿跟着他们的临时工作人员。
“现在粮食很紧缺吗?”
“是啊。”那人点点头,之后面色有些尴尬道,“县里的粮食,在最早就被拿出来分到各个镇上去了。”
宁爷爷不再说话,直到他将一整个房间的病患检查过一遍后,才转身对宁奶奶道:“你去找人帮忙熬几锅的骨头白菜汤。”
“恩,好。”宁奶奶虽然不明白具体情况,但她知道什么时候要严格按照自己丈夫的话去做。
宁奶奶离开后,宁爷爷又将随身的黄挎包打开,从中取出两瓶药来分别递给宁子僮和宗元承吩咐道:“一会儿我说需要的,你们就给喂一颗药丸。”
“好。”两个孩子异口同声。
首先检查的这间‘病房’里的病患似乎并不怎么严重,宁爷爷临走前只是吩咐了那‘工作人员’一会儿去宁奶奶那边领骨头汤,让所有人一人喝一碗。
出了这间病房,宁爷爷紧接着又拐进另一间,这一间里,才进去就听见了好几个人的□□声。
那位和之前那间病房里一样性质的‘工作人员’,见到穿着白大褂的宁爷爷跟见到救星似地,立马迎上来喊道:“医生医生,你快来看看吧,这两个烧的太了厉害。”
宁爷爷一眼扫过屋里的其他人,这才快步走了过去,稍微摸索了下病人的脉象,就吩咐宁子僮给人吃一颗药丸,随后从黄挎包里掏出一盒银针,从中取出两三根在那伤者受伤的位置进行扎针。
本来烧的昏迷着还不断□□的人,随着他的针灸慢慢的熟睡了起来,脸上的红晕也渐渐的消退了。看到这一幕,不光是那临时工作人员,就是旁边坐着的伤者也是惊叹不已。
宁爷爷的速度很快,见病人睡熟,立刻打开他包扎好的伤口进行二次处理,之前的医生大概只为了救命,并没认真处理那些伤口。
当然,宁爷爷估计,也不是对方故意不认真,而是现在医院内的药品就很少。
在宁爷爷处理那位病人期间,宁子僮不用他的吩咐,就开始给旁边的一位同样□□着病人诊断病情。
旁边有病患原本看着这孩子自作主张还有些惊讶,待看到那小不点诊断完毕后,将手里的药丸塞进那位同样被高热烧的昏迷不醒还□□着的病人的嘴里后,用小手按压了几下病人身上,病人就停止了□□,顿时瞪大了眼睛。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宁子僮。
就这还没完,等宁子僮发现他爷爷在给病人处理伤口,立刻指挥宗元承帮忙,两人默契的合作,动作虽然有些生疏,可也不比宁爷爷慢。等那边第一位病人的伤口被宁神医完全处理好,宁子僮这边也接近了尾声。
也是直到这个时候,宁爷爷才发现自己孙子干了什么?不过他并没有出声制止或者呵斥,而吩咐那位工作人员帮忙给病人盖好被子,并想办法弄些热水瓶给每个病人被窝里赛一个,这才走到孙子治疗的病人身边为其诊脉。
“你是怎么做到的?”宁爷爷诊断完毕忍不住问道。
宁子僮咧嘴一笑,神神秘秘道:“我不告诉你。”
“噗!”旁边一直目睹中的某位病人忍不住笑了出来,还调侃道,“医生,你这孙子真厉害啊!”
“是啊,英雄出少年。”
宁爷爷无语的看着自己家的倒霉孩子,之后才又吩咐那位工作人员道:“方便的话,你找人弄多点的水瓶,一人被窝里放上两个,天气太冷了!人受伤之后体温本来就低,别伤口还没好,又给冻病了。”
“好的,我这就去办。”那工作人员笑道,“之前忙忙呼呼咋就没想到这个。”
“我们也没想到。”一屋子里身体稍微好点的病患也是尴尬的笑道。之前他们和那工作人员一起还在想着怎么取暖,结果这么简单的方法都被他们忽略了。
宁爷爷和宁子僮一起,这行动速度就快了起来,一屋子是伤情比较严重的病患,他们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处理完了。
至于轻伤的,或者暂时情况不太严重的,他们准备后期再来处理,现在先以病重的围住。
两人加上宗元承,刚进入第三间病房才处理了三个病人,两个提着篮子的中年妇女,就走了起来。等他们将盖在篮子里的小棉袄打开,里面赫然就是宁爷爷之前吩咐的暖水瓶。
只听其中一位大婶对病人们道:“一人有两个暖水瓶啊,我们现在先一人发一个,大家将就着,一会儿我们再发第二个,两个小时后,会过来更换新的。”
“有暖水瓶好啊!”那屋里的病人惊喜的喊道,“麻烦大姐给我一个,我这可冻的厉害。”
“好好好,之前我们也忙的没想到,还是这位医生给说的。”那位明显是个爽利人的大婶笑道,“一会儿大家还有一碗骨头汤,咱们是喝什么补什么,呵呵!”
“那感情好。”有病人高兴的说,这些天他们虽然每天没少了吃的,但是顿顿白米粥,饿的实在快。
两位大婶很快将暖水瓶发完,离开前和宁爷爷几个打了招呼,就快步去准备下一批了。
一个教室里起码有二十个病人,就算其中有几个病房的病人伤情较轻,一通忙活起来,也到了晚上十二点。
也幸好宁奶奶中间找到三人,给每人准备了一顿小锅饭,之后还帮忙检查了病人,要不然这可真坚持不下去。
当然,让宁奶奶高兴的是,自己孙子这么小就能和他爷爷一样诊治病人了。
学校里本来就有开水房,再从县里的煤场拉来了煤,不间断的给病人们更换暖水瓶也让教室里病人的情况统统都好了很多。
“宁医生。”一位拥有当官气质的男人,在宁爷爷带着俩孙子走出最后一间病房时上前道,“我们在学校宿舍那边为您几位安排了房间,你们去休息一下吧。”
“是啊。”男人旁边的另一个同样的中年男人不等宁爷爷开口接着道,“我们知道你们心系病患,可这也要休息好。下一批从灾区回来的,大概要在明天早上八点。现在这整个学校里,可就要靠您老了。”
“呵呵!”宁爷爷摇摇头,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孙子,点头道,“那好,我们先去休息,有什么情况你就通知我。”
“是是。”那两位似乎没想到这为老医生怎么好说话,一脸松了口气的模样。
宁奶奶抱着孙子跟着众人快步的往休息的地方去,好不容易到达休息的地方发现,人家居然已经帮他们将休息的地方收拾的好好的了,还准备了热水。
帮两个孩子迅速的喜好,塞进被窝,两人并没有睡觉,而在躺在被窝里商量起事情来。
“……我听厨房说,县长连养猪场的猪都买完了,只是肉没见着,我又问了其他人,说是送到军营那边去了,要不然那群丘八根本抵挡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
的病人处理好的时候,
忙完这两个,这才从门口开始一个一个的诊治。
宁子僮和宗元承各自拿着一个药瓶跟在宁爷爷和宁奶奶身后,一等他们确定了脉象,就从手里的瓶子里取出一个丹药送进那些或昏迷不醒,或重伤的灾民嘴里。
而那些吃过药丸的人,似乎也能很快的得到缓解,至少原本□□着的人,在吃过药丸后不到十分钟,就渐渐的陷入沉睡。
“怎么没加个火盆?”宁奶奶询问了一句守卫的警卫人员。
警卫人员愣了愣,似乎根本没想到这些。
宁奶奶温和的笑到:“你去问问,能不能给每个帐篷里加个火盆,他们大多是外伤,这么冷的天,一直冻着可不利于伤口愈合。”
“是。”警卫人员应声而去。166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