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准备着

第十章 准备着

岳东凭着他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隐隐感觉到天下大乱的阴云一天天逼近。岳东搜肠刮肚地回忆这段历史,然而,印象是大概的,细节是模糊的,时间是混淆的。岳东又是后悔,又是气愤:自己对二战和抗日最熟了,那是自己的强项,可老天爷偏偏把自己弄到了明朝——明显专业不对口嘛!岳东对明末的了解和认知,源于网上关于明清的争议。现在,岳东非常后悔当时在网上看资料时的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面对滔滔的历史大潮,岳东心里及其没底,但也只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得意门生,岳东稍感安慰,示意三人坐下。

岳东道:“接下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用手指指贺铁铸,岳东道:“铁铸,你今年十九了。十一月,开封要举行武举试,你要去参加。你的武艺没什么问题,但策试就要好好准备一下。”

嗯,贺铁铸点头答应,一脸兴奋难耐——又有架干了。

转过头,岳东又对岳谦道:“岳谦,铁铸的功课我交给你了。现在离十一月还有两个多月,你们要抓紧些。你先去开封拜访一下学政大人,讨教武举试的内容。带我的书信去,礼物要备得厚些。”

“是,老师。”岳谦恭敬地应道。

“本来,我是想带你去南方走一趟。”岳东接着道,”可惜,时间不赶巧。”

“老师,你要去南方吗?带我去吧。”岳玉成很是期待。

“呵”岳东笑道:“你也去不了,你还要打理南京一路。我倒是希望你去,毕竟,你脑袋瓜子灵,鬼主意多。对了,对那些徽商你要小心点”

“老师,你去南方干什么?”贺铁铸问。

“我去广州,看看有什么好的生意,以后,咱们的生意要向南方发展。”岳东说道。“为什么要向南,而不是向北?”岳谦问,他心思细密些,看出其中的疑窦。

岳东不能说,“北方不久后,就会陷入战乱、灾荒。就只好说:“以后,你就明白了。”

顿了顿,岳东对岳玉成道:“贺叔不是叫你一月后,再去送货南京吗!趁这段时间,你去安徽一趟,叫那些流民再逃回来。”

“这怎么找阿?”岳玉成面有难色,“安徽那么大。”

岳东微微一笑,不理他,又对岳谦道:“岳谦。这信阳的铺子,你可要协助我爹爹管好。”

“老师,你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岳谦答道。

“哦,我知道怎么找了?”这时,岳玉成得意道:“我去找晁豹,那些流民是信阳卫士兵押送的,他这个千户一定知道送到那里。”

晁豹本来是个百户,岳东刚发家时,依靠他走私货入城。后来,岳东想发展在军中的势力,就积极扶植他上位。给了他几百两银子,供他孝敬上司。岳东本人也一有机会,就在知州和指挥使面前替他说好话。终于,他在前年坐上了千户的位置。晁豹虽是个粗人,但知道感恩图报,对岳东的要求和吩咐,一向是尽心尽力地办好。他在别人面前耀武扬威,在岳东面前却毕恭毕敬。他对岳东又是感激,又是敬畏。他最清楚岳东的本事:他亲眼目睹这个小小少年,从一担一担的茶运进城,到一车一车的茶运进城,后来,竟一队车的茶运进运出。他知道,岳东有本事扶自己上去,也有能力拉自己下来。

“找那些流民回来干什么?”贺铁铸问。

岳东不答,微笑着看岳谦和岳玉成。

“种茶呀”岳谦会意地答。

“种什么茶?那些地不是被官府收了吗?“贺铁铸还是不明白。

岳谦和岳玉成一起期待地看岳东,岳东非常配合地说:“我有办法。”办法很简单,去找灵山的和尚,把山上的茶树包下来,每年给他点租金。灵山寺人力有限,管理不过来,焉有不应之理。

和和尚谈妥后,岳东就带着三百斤茶和三个伙计——都是岳楼的乡亲,论辈份,不是叔叔就是大伯上路了。一路舟车劳顿,在路上走了一月方到广州。岳东把茶卖一个名叫“兴隆”的茶铺。岳东在广州停留了几日,就去了澳门。

圣老楞佐教堂,始建于1560年,气派堂皇。这天,这里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一个中国年轻人带着三个中国人走进来。中国人进教堂,这可是希罕事。正在祷告的汤姆教士赶忙迎上去。

“你好,我叫岳东。”少年很有礼貌地说,一边伸出右手,伸到一半,他愣住了。因为他看见,这个高大的神父正在抱拳作揖道:“油泥,油泥(有理,有理)。”汤姆神父看见岳东伸出手,也愣住。两人相视而笑。

一番客套之后,话入正题。岳东问:“贵教堂有无教会学校?”“有啊。”汤姆答道:“不过,都是葡国人的子弟在里面就读。”“你们收中国学生吗?。”岳东问。

“收啊,可惜很少有中国人送自己的孩子来就读。”汤姆有点苦恼地说。

“我这有十几个孩子,愿意到贵教会学校读书,不知,神父意下如何?”岳东问。

“噢!太好了,我到中国十几年了,好没见过象先生这样开明的人士!”汤姆神父高兴地说。突然,他一惊,道:“先生年纪轻轻就有十几个孩子那?”

岳东一乐,道:“我只是他们的老师,我很喜欢西学,所以要他们也学学。”

“哦,他们的父母能同意吗?”汤姆神父担心地问,对中国人的排外和顽固他是领教很深的。

“这个没问题?我担心的是他们的食宿问题怎么解决?‘岳东道。

“他们的食宿,教会包了。”说着话时,汤姆神父已经有了打算:教堂后面有块空地,盖上房子,花不了几个钱,就足够二三十人住了。他在明帝国传教,愁的不是钱(上级拨的经费很充裕加上东印度洋公司的捐助,完全没问题),愁的是没中国人来听他传道。而现在这个中国人一定是上帝派来的,噢,感谢万能的主!

“神父,你能不能派人到我们信阳传教?”岳东试探着问。

“噢,不。”汤姆神父耸耸肩,摆手道:“很抱歉,岳先生,我们得到的指示是先在南方沿海传教。明帝国内陆,还没有考虑,也没那个人手。也许,只有等岳先生送来的那批孩子学成后,可以替教会到内陆传播基督的精神。”

办成这件大事,岳东高兴得不得了,带着三个伙计在澳门的小酒馆喝得七昏八素。三个伙计还没喝过洋酒,直说没劲道。岳东却昏昏沉沉地想:老子喝的是可是1626年的红酒,牛吧!在后世,这酒绝对是国宝级的,无价!

在澳门,岳东停留了十几日。他最爱去葡国人的酒馆喝酒,与水手,商人交谈。——这些葡国人的中国话真难听,又拗口。除了酒量增加之外,岳东的外国广东话倒也长进不少。

在天启六年的腊月,岳东方才回到信阳。家里的事情都很顺利。贺铁铸中了武举,被任命为镇抚,是个从六品的官,在信阳当差。

岳东十六岁中举人,贺铁铸十九岁中武举,岳谦十六岁中秀才,岳楼因而名燥信阳,被传为风水绝佳的地方,岳东乡下的老房子也卖了大价钱,被一个姓于的员外买走,说是要沾战风水宝地的灵气,让子孙能学业有成。

安徽流民又逃来三十几户人家,那些学生的父母全来了。他们已经被岳谦安排上山了,这回他们是替岳东干活,算是岳东的长工了。岳东给他们的工钱也不错,足够他们一日三餐了。——好些地方穷,一天只吃两顿。岳公子真是个善人,不少徽人都当面夸他。夸到后来,岳东也觉得自己太仁慈:一天两顿,也不错呀,可以减肥嘛。

岳东把送孩子去澳门读澳门教会学校的消息告诉他们。他们浑不知道怎么回事,都不怎么情愿。但基于岳大善人一贯的良好声誉,大多数还是勉强答应。最后,岳东提出:每个去读书的学生家里,每年补贴2两银子,这些学生学成后,都到铺子里当伙计,每月工钱一两银子。于是,那些安徽人争着把家里的孩子往岳东处送。岳东挑了二十个年纪小的,十三四岁左右的,其中岳楼的子弟有四人,流民的子弟十四人。没被选上的孩子的爹娘非常失望,不断责骂自己的孩子不争气。

岳东告诉他们。明年开春出发。

还有一件事情,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程清儿来信了。岳东满心欢喜得拆开信,却被当头一盆凉水浇下。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万里长歌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耽美同人 万里长歌录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章 准备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