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请侯秘书长作重要指示

第1208章 请侯秘书长作重要指示

晚餐以后才是朱建国此行的真正目的,由于茂云目前是朱小勇主持工作,谈话的重点就放到了他一个人身上,陈曙光则负责和市委副书记杜正东、常务副市长李云进行了谈话。

朱建国和朱小勇的谈话也进行了接近两个小时。虽然谈话的内容外人不得而知,朱小勇出来时也没有兴高采烈,可是如此长时间的谈话,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晚上十点,侯卫东叫过周林,得知朱建国已经洗漱完毕,放下心来。他是秘书长而不是秘书,这些贴身伺候的事只能留给周林,否则秘书就没有饭碗了。

刚刚躺下,走廊却传来敲门声,响了几下,周林叫道:“秘书长,你休息了吗?朱书记请你过去。”

侯卫东赶紧爬起来,一边穿衣服一边道:“好的,我马上过去,在房间吗?”

“是的。”

来到大套,朱建国一身睡衣,披了件外套,正坐在沙发上,他冲侯卫东招招手,道:“卫东,来,陪我说说话。还有小周,你也坐下吧。”

记忆中,朱建国除了偶尔打打双扣,晚饭后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特别是到地市,更是十分注意。

过去,在他眼里,乡镇干部吃饱喝足,一般是冲着歌厅和洗浴使劲;从县级干部开始,特别是主要领导,因为有了电视台,平时上镜的机会比较多,在歌厅和澡堂露面,就有些小心了;到了厅级干部,追求越来越高雅,温泉,推拿,即使出入娱乐场所,也是对地点的选择十分讲究。

年轻时的侯卫东,曾经天真地认为,省级干部的业余生活遥远而神秘,具体内容不知道,也无从想像。后来,他才逐步意识到,无论哪一级领导,都是活生生的人,也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职务越高,人越随和,越好接近。

眼前的朱建国,一身普通打扮,甚至与岳父张远征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不知内情的人,哪里又会想到,这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手里正在抓着一把厅级干部摆来摆去,宛若一个在河边摆弄小石头的孩童一般。

东西南北扯了一阵,朱建国并没有涉及什么敏感话题。

侯卫东暗道:“朱建国生活一向还算规律,身体指标也不错,今天这个样子,显然是脑子里塞满了事,十有八九和茂云书记人选有关。”

一天的时间,朱建国与老古、赵东和朱小勇谈了话,相信,他心中应该有了一定的倾向性。

对于省委书记来说,决定一个地市书记人选,既是一件大事,也是权力范围之内的职责。有的时候,为了一个合适的人选,需要反复筛选和比较,过程比较长;而有的时候,也许一件小事一个细节,就可能令省委书记痛下决心。

又坐了一会,朱建国开始触及核心问题:“小侯,小周,尤其是卫东,在基层时间比较长,咱们随便聊聊。”

“挑战和机遇并存,是我国现实的两个永恒的主题,对于全省和各地市,发展和稳定是两个首要的问题,你们说说,一个地区,除了发展,要保持稳定,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几天以前,朱建国就曾经突然向侯卫东发问,一个市委书记最优秀的品质是什么,今天,他再次谈到地市问题,看来,谜底就要揭晓了。

一天来,朱建国马不停蹄地谈话,侯卫东也在紧张地思考。

面对老大的询问,侯卫东很镇定地道:“我认为,一个地区的稳定,首先是班子的稳定,而班子的稳定与否,最关键的是一把手的稳定。一把手保持相对稳定,则班子稳,大局稳,也就有了发展的保证。”

他侃侃而谈:“目前,我们选择干部,有的时候过于随意化,特别是党代表、人大代表辛辛苦苦选举出来的书记、政府一把手,上面一纸调令,就被调往其他地方任职,如果是在县一级,负作用还差一些;如果是地市一级,负面效应就比较明显了。”

朱建国道:“有哪些负面效应?”

“如果党委书记在任期内任何时间点都可能调整,他就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去创造政绩,没有长远打算,也不可能根据当地的情况来设计施政方针和政策。其结果就是,一个地方经常换新官,经常有新官放三把火,但火还没有旺起来,或者还没有烧到一定的火候,还没来得及适合当地的需要,就熄了,这自然不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

如此说,侯卫东其实心里有一些担心。他本人恰恰是火箭速度升上来的干部,现在把这种现象拿出来说事,其实担着一定的风险。

可是,不这么说,就不能给朱建国一种引导。侯卫东的导向很明确,就是不建议茂云一把手换新人。

朱建国当然明白侯卫东的倾向性,他只是点点头,又问周林:“小周,你来谈谈?”

和侯卫东相比,长期呆在机关的周林,这方面的经验和意识就欠缺了很多,他很谨慎地道:“朱书记,侯秘书长说得挺好,这一把手确实关键。再就是,一把手是不是真心想干事,也很关键。”

他是省委书记秘书,省直部门一把手也好,地市不少一把手也好,想给朱建国汇报工作,尽管朱建国有不让秘书插手地市一把手太多的要求,但是很多时候还得先和秘书联系,这些年,接触这些一把手多了,周林自然知道一把手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心态也好,能力也好,区别很大,如此说,也倒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朱建国终于发了话:“你们说得都不错。维护稳定是党委政府的第一责任,是党政一把手的责任,一把手必须亲自抓,这是中央反复强调的。在一把手的选配上,省委历来重视,也很慎重。我个人的原则,一把手要切实具备应有的条件,在这个问题上,容不得任何其它因素干扰。”

侯卫东做过一把手,知道在调整干部时一把手面临的各方压力,这种压力,越往上越大,越往上越沉重,越往上越复杂。

县委书记调整乡镇班子,往往大笔一划就搞定,换个角度说,乡镇干部自身也没有多大能量,充其量最多也就是认识几个县里的关系;但是到了县级干部的调整,情况就开始复杂,先不说责任问题,就是县级干部本身,不少人的触角就已经开始伸到了省里;厅级干部的调整就更不用说了,随便哪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省以上的关系。

听朱建国如此说,尤其是最后一句,侯卫东就反应过来,这段时间,关于茂云书记的人选问题,朱建国一定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刚才的一段话,按说不应该在这样的场合,给他和周林说出来,可见朱建国有不吐不快的郁闷。

不过,侯卫东却从朱建国一系列的动作和反应中悟出来,如果没有极其特殊的情况,以及更大的外力作用,恐怕朱小勇一只脚已经迈上了市委书记台阶。

第二天回到岭西,一行人没有回省委,直接去了岭西市委。

侯卫东这些年来往岭西无数,除了城内老庙大火时,到岭西市委参加过一次熊大伟召集的协调会以外,还极少正儿八经地走进这座大楼。

近一个时期,赛事场馆建设陆续达到竣工验收条件,同时也到了工程款集中支付阶段。

祝焱已经拿到了财政局汇总的结算表,单就几个主要场馆,已经远远超出了岭西市的支付能力,这个时候省委书记亲临,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么?

在市委常委会议室,祝焱亲自汇报了场馆建设情况,当然也附上了需要省财政支持的报告。

不惜一切代价,把赛事办成全国一流,这是朱建国和乔志民达成的一致共识。

对朱建国来讲,他这一届省委书记干下来,年龄成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他已经不奢望再上一步,更不敢想解决个人大政协的副国级副职,如果严格按规定来,他只能在岭西直接退休。

他现在最大的奢望,是能够在接近退休年龄时,调到北京任个人大工作室主任,或者到政协任个专门委员会主任,在北京养老,恐怕是他如今的追求了。

即使是这一步,如果没有高层的赏识,怕也是千难万难的事,如今搞场馆建设,省里多投入一些,实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只是,岭西本身也不是发达富裕省份,财政总盘子摆在那里,基础建设投入多了,其它方面就会受影响。不说别的,单就近期尾矿等十几个大项目,省里也要配套上百亿。

朱建国和乔志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乔志民主动表态,到国家发改委争取一部分,朱建国也表示要亲自协调,到国家环保局再争取一块。目前,两大部委都给反馈了比较乐观的消息,这让朱建国放心不少,对赛事场馆建设的投入,自然也就潇洒了许多。

基本解决了场馆资金问题,祝焱很是高兴。

朱建国挂着接下来赛事的具体组织工作,很严肃地道:“一个盛会能否成功,硬件很关键,但是组织工作更重要。这个问题,上次老祝在省委常委会上是拍了胸脯的,相信岭西市委市政府也一定能把赛事组织好。”

在省委书记面前,祝焱没有以省委常委的身份自居,而是完全将自己放到普通地市委书记角度,诚恳地道;“请朱书记放心,我以党性保证,赛事组织绝对创一流。市委已经决定,把组织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做好。”

他看了侯卫东一眼,又道:“下一步,岭西市组织工作将全面展开,侯秘书长,可能一段时间我们会不停地找你汇报,你可要接待岭西的同志哟。”

侯卫东赶紧回答:“我随时听祝书记安排。”

朱建国发话:“这段时间,小侯跟我多一些,下一步我会给他更多的时间,充分靠到具体协调上来。”他也看了侯卫东一眼,道:“这样吧,今天没有特别的安排了,下午卫东在这里多待半天,先全面介入一下情况。”

祝焱带头鼓掌欢迎。

侯卫东暗道:“想当年我第一次见还是县委书记的祝焱时,心里是何等忐忑,如今他却把我当省委的钦差大臣对待,老领导这份涵养,真值得自己学习。”

听完了汇报,一行人又看了场馆,在金星大酒店吃了午饭,朱建国没有停留,直接回了宿舍,而侯卫东却被祝焱硬拉进了金星大酒店的大套房休息。

如今,祝焱是岭西市一号人物,出入金星大酒店自然便如自家后花园一般。

侯卫东对这个酒店无比熟悉。他第一次进省城就误打误撞住进来,就是那一天到了李晶家里,第一次有了夫妻之实,此后还有几次也是在金星;老婆张小佳学习回来,两口子也是住在金星;后来和朱小琳有事虽然不是在金星,可是几次见面吃饭都是在这里;甚至连和宁玥单独相聚,也是在金星。

他嘴里突然冒出了一句:“金星,金星,到底是我的福地还是灾星?”

下午,在岭西市委小会议室里,祝焱亲自主持,召开了岭西市赛事筹备小组全体人员会议,邀请省委秘书长侯卫东参加。

和省里模式基本相同,祝焱亲自担任了岭西市赛事筹备小组组长,蒋玉楼、丁原任副组长,成员包括了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流,副市长顾志超等,丁原兼任办公室主任,体育局长齐大海任办公室副主任。

齐大海通报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丁原代表市委谈了几个需要省里出面协调的问题。侯卫东听得很认真,尽管岭西市准备了书面的汇报材料,但是面前的笔记本上仍然记满了十几页。

侯卫东很有些恍惚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益杨,祝焱率领一干人马争取张木山投资的场景。只是,11年过去了,祝焱已经是省委常委,赵林、季海洋等一帮手下早已没了踪影,眼前一帮人中,多半已经不认识,稍微熟悉的几位,也仅限于蒋玉楼、丁原,还有坐在会议室一角的祝焱秘书、市委副秘书长姜清河。

岭西市提出的问题中,除了资金问题已经有眉目,最棘手的,是赛事规模的庞大与岭西市体育局人力不足的矛盾;最困难的,是和省直有关部门的协调问题。

资金的问题,上午朱建国已经表了态。侯卫东也已经考虑,回去找常务副省长潘辰栋汇报一下,应该不是大问题。

岭西市体育局人力不足,这倒是一个现实问题。

本届赛事项目繁多,市体育局一共不到100人,去掉局班子成员,工勤人员,真正能靠上的,也就五六十人。

关键是,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其他活动不同,专业性太强,尽管筹备小组也会吸收诸如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参与,但都限于外围的服务工作,按照惯例,具体完整的组织都是由体育部门为主,这也是各地通常的做法。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侯卫东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和省直部门的协调,同样是难度不小。

所谓京官难做。历来,省会城市和省直机关之间,总不如地市和省直机关的关系更顺畅。

一则,省会城市都升了格,过去的科长一夜之间成了和省直机关工资相同的处长,再加上子女上学等等一些事宜都是属地办理,省会的干部自认为替省里办了不少事,难免有些拿不准自己的位置。

二则,省会就在省直机关眼皮底下,公也好,私也好,接触的机会要比地市多,时间一长,对省直机关的敬畏感便差了不少,相比于地市干部的点头哈腰,省直机关的干部自然有些看法。

打个比方,省直部门的一名处长,如果到地市,至少相应局行的一把手会亲自陪同,有些重要职能部门,甚至有可能会请分管的市领导出面,毕竟,地市局长也才是正处。

但是,副省级的省会城市就不同了。

这些部门的中层都是处长,与省直相同规格,省直的处长下来,有个分管副局长出面,规格就够了,特别重要的处长,有可能部门一把手会陪同一下,至于分管的市领导,因为已经到了正厅级,绝对不可能出面陪同省直的一名处长。

如果是在平时也就罢了,不好协调就少打交道,可是这届赛事,名义上是岭西省主办,实际上是岭西市承办。

省领导小组成员中,省委宣传部、广播电视厅、财政、公安、交通,甚至铁路、民航等,一大溜部门都在册。

既然是领导小组成员,各省直部门就要安排人员具体负责,既然有人参与,岭西市就要对口接头和汇报,如此,问题就来了。

省直部门具体参与的人,多数是责任处室的处长,处长这个级别,官不大僚不小,有一定权力,又做不了大主,岭西市协调起来就难了。

祝焱就不用说了,他本身就是从地市到了省里,又到了省会。丁原长期在省里,也清楚这是各地的通病,协调问题怕是还要靠市里的干部放低心态,单凭侯卫东也是无奈。

上次省委常委会上,侯卫东接受了这项任务以后,也着实费过不少脑筋。“到底如何把赛事组织好?怎样才能出彩?怎样才能确保组织工作高水平?”这些问题,侯卫东想过无数遍。

可是这毕竟是体育赛事,不是组织一项活动,不是组织一个大会,很多事情,其他人插不上手,侯卫东也是束手无策。

也正是跳不出这个圈子,侯卫东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思路,不过有一点他很肯定,依岭西的经济实力和目前场馆的建设水平,充其量在全国是个中等略偏上的水平,想在硬件建设上出大彩,基本不太现实。

那么,能出彩的地方,就只有软件建设、软环境了,说白了,就是在软服务上做文章。

只是,这个软服务该怎么搞,侯卫东有些一筹莫展。

岭西市的汇报结束后,祝焱很官场地来了一句:“侯卫东同志是省领导小组的办公室副主任,也是代表省委牵头负责协调赛事组织,下面,请侯秘书长作重要指示,大家欢迎!”

一阵热烈的掌声回响在常委会议室,甚至持续的时间不亚于上午欢迎省委书记。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侯卫东官场笔记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侯卫东官场笔记
上一章下一章

第1208章 请侯秘书长作重要指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