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君侧,人心归

第二章 清君侧,人心归

第二章清君侧,人心归

“喏”黄元才伸出双手恭敬的接过,刚一打开,刚看了一眼,顿时傻眼了;楞了楞神,还是硬着头皮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继位以来,宠信小人、贪图享乐、纵情声色,不听忠言、严刑峻法、重徭役、忘民生,以至吏治败坏、万民失所,方今烽烟四起,陷万千黎民于水火,未能庇佑百姓,朕之罪也;

朕不理政事,任用奸佞、枉害忠良,

自毁长城,枉负先皇所托,朕之罪也。

朕痛思良久,深感悔恨,故,罪以此诏,决意改此罪责,望我唐国子民共督之,望朕之肱骨与朕共勉,钦此开宝七年十月宣”

沉寂,死一般的沉寂,大殿之中针落可闻,群臣百态从生,或惊讶,或兴奋,或面如锡纸,神色惶恐,众臣不敢说话,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只能尽可能的把头埋的更低,他们实在搞不懂,曾经那个胆小怯懦弱,只知舞文弄墨,谈歌论词的昏君现在这到底玩的是哪一出。

虽然在以前曾有过皇帝犯了过错,颁布诏书,责备自己,但大都避重就轻,云淡风轻的就过去了,像李煜这般坦诚,直言不讳,却是从未有过的;而众人看李煜这架势,貌似这事儿还没完。

果然,李煜面无表情的扫一眼大殿内的群臣,脑海中仔细的回想了一下那些曾经颇得本尊宠信,而包庇的罪大恶极的臣子,冷冷的说道:

“拟诏,自朕继位以来,五坊使蔡远,右平军都指挥使王延平,度支司吏钱中俢……你二十一人鱼肉百姓,以权谋私,贪账枉法,陷害忠良,欺君枉上,罪大恶极,实是可恶!罢官免职,斩监候,夷九族,三日后行刑!其余诸等有罪之人,经枢密院查处再行惩处,朕枉辩忠奸,识人不明,自领五十鞭,以示惩戒,同时诏令各州县即刻停止一切苛捐杂税,减轻瑶赋,大赦全国!另追封已故内史舍人潘佑为护国公,户部尚书李平为忠国公,钦此。”念完诏书,被率先点到名字的二十一位大臣楞了一下,瞬间便反应过来。

“冤枉啊,皇上,天大的冤枉啊。……”根本没来的及去深思这位曾经那么宠信他们的圣上到底是怎么了,几人首先的反应便是一同惨声哀号道。

声音之凄厉哀怨,若非本尊的记忆里有着确凿的证据,李煜怕是要被他们高深的演技和狡辩所迷惑,不待一干罪臣多说,侍立在一旁的禁卫军便上前将其押送天牢。

“而今已至生死存亡之秋也,朕望众位爱卿能够精诚团结,共渡国难,煜感激不尽,”说罢,李煜为示诚恳,站起身来,向着一干大臣深深的作了一揖,但他不知道在这个贵贱有序的时代他的一番言语和行为确是让众人感动的一塌糊涂,不少人更是起了效死之心。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众文武大臣异口同声的痛哭流涕着说道。

“退朝,摆驾龙翔军大营!”李煜见自己的目的已然达到,便不再逗留。

李煜走了好一会儿,众人方才反应过来,张泊最先清醒过来,望着李煜离开的方向,作为看着李煜长大的老师,他一直不愿在心中承认李煜是他的弟子,曾经李煜的所做所为,确实让他深深的感到失望,所以他一直便是消极度日;而今日的李煜,却是让他感到那样的陌生,陌生到他都不敢相信,刚刚在龙椅之上端坐的那位真的是李煜,久久的望着李煜消失的方向,张泊眸中的惊讶之色却是渐渐转变为欣慰,微微一笑,花白的胡须颤动,神色间充满期盼。

“天不亡我大唐啊,但愿亡羊补牢,为时不晚;重光(李煜表字,历史上张洎是李煜的授业恩师)能幡然悔悟,倒也是一幸事”张泊心中暗付道。

历史上,张洎是个极富处理内政才华的人,只不过李煜荒废政事,不善治国,所以他对李煜深感失望,不看好唐国,更不看好李煜;故,多次劝说投降,以免生灵涂炭,误国误民,现在的李煜却是让他看到一丝希望,让他觉得唐国尚有明天。

异日,诏令经由各驿站迅速传遍唐国目前仅存的四州六县,一时间,百姓间欢呼声一片,一些从唐烈祖时期便出仕的,死忠于唐国的老官吏更是望着那用黄色丝绸誊写的诏令,暗自垂泪;更有甚者;当众痛哭流涕,高呼烈祖显灵,圣上英明,天不亡我唐国!

金陵城中的百姓却是感触自是最深的一群人,因为平日里欺男霸女横行无忌的大官们,公子哥们,全都消失了,与其一同消失的还有他们的家人…………

诏令一下,原本被宋国合围之下低沉的士气顿时振奋,士气昂扬,入侵的敌人在人们的眼中总是可怕的,乱世中,又有什么比一位贤明的君主更值得仕人和百姓追求的呢。

龙翔军大营,中军帐内,李煜皱着眉头失神的望着眼前那副还算比较清晰的地图,心里乱成一团。

如今曹彬的中路七万大军已然攻破天险,长江一带的防线全部溃散。

据细作回报,三日前,宋国主力大军已度过长江,正向着金陵城慢慢推进,期间只是派出小部兵马袭周边的小城池,并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是不停地向金陵推进,制造着大军压境的氛围,照宋军的推进速度,至多再有一月,宋军必然会兵围金陵城下。

而现在,李煜唯一的底牌便是扎在金陵城十里外,环城大营中的四万精锐江南兵,和他早些年组建的七千龙翔军和两千宫中禁军,各州县募集的乡勇兵丁虽多,但守城尚且不足,若是让他们出城来与宋军野战,估计怕是尚未交战,便已溃散了,而这些兵马已是目前李煜剩下的所有精瑞兵力了,但比起宋军的至少十余万的精锐水陆大军;实在有些不够看,甚至连北路的吴越六万精锐大军都比不上。

正在李煜苦思对策之时,帐外传来了脚步声,帐帘一掀,一个和李煜长相颇有几分相似的黑塔般的大汉走了进来,大汉身高八尺,英容伟岸,刀削似的脸庞棱角分明,颇有几分铁血军人的味道。

“臣弟拜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李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郑王李从善。

史载,李从善果敢坚毅,极负勇力,且小有谋略,当是一名帅才,更重要的是他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兄长李煜是绝对的死忠。

历史上,宋军围城,李煜不降他便领龙翔军为李煜一直与宋军死战,甚至率军偷营;后来,宋军破城,李煜投降,他便随行李煜左右与之共进退。

“哈哈,阿善来了啊,坐吧,”李煜抬起头望这李从善亲切的笑道;在这个时空中他唯一了解和可以信任的也就只有这位族弟了。

“喏”李从善应了一声,恭敬的坐了下来,神色有些不自然;

“皇兄,臣弟想问你一事,不知可否?”犹豫了一下,李从善还是说了出来。

“你我兄弟,但说无妨;”李煜看这个拘谨的黑大汉自己的兄弟和蔼的说道。

“不知皇兄,自上次被谋刺受伤醒来之后,为何会性情大变?而今的皇兄,善觉得好陌生,且皇兄乃堂堂唐国国主,为何却作出诏罪之事,岂非有失我皇族体统,那帮子老臣却是真真当诛,朝会之上无一人劝止皇兄诏罪,实是可恨之极!”

李煜闻言神色间不禁闪过一丝慌乱随即迅速归于平静,心中暗笑道:怕不是那帮子老臣,不愿出言阻止,而是当时的情况,李煜在朝堂之上连诛二十一个奸臣的九族,实在把他们吓的不轻;他们来不及也不敢阻止。

“阿善你有所不知,为兄在昏迷之时做了一个梦,朕,梦到父皇了,”说着,李煜的眼中闪过几点泪花。

李从善瞪大了一双牛眼惊诧莫名的望着李煜。

“父皇在梦中痛骂于朕,说朕忤逆不孝,将他半生基业毁于一旦,不配作他的儿子,不配进我李家祖坟,无颜去见列祖列宗,闻之如此;朕心甚痛,故为之如此。阿善,朕不愿做那亡国之君,你要助朕啊!”李煜略带着哭声的说道。

李从善听罢,虎目含泪略一沉吟起身拜道:“臣弟,愿为皇兄效死!”

李煜拂袖掩面,檫了檫眼泪,暗中叹服自己的演技和机变,嘴角不留察觉的掠起一丝得意的浅笑。

“好,阿善你明日早些去环城大营,拿朕的虎符,让卫指挥使边镐带所有兵马进驻金陵城的东门大营,什么也别问,此事朕自有安排。”

“诺!”李从善果然什么也不问,应了声诺,接过虎符便出了大帐。

而此时,金陵城内一个简单朴素的小院内,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看着手中的从告示牌上斯下来的诏书,初阅之时完眉头紧锁,略带惊异;又仔细的瞧了一遍之后随即笑道:“呵呵,有意思,当真有意思啊。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正伦公,你这孙子恐怕非是寻常之辈啊!”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称霸五代十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军事历史 称霸五代十国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清君侧,人心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