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材料
1.汉刘熙《释名•;释兵》:「弓,穹也,张之穹隆然也。其末曰箫,言箫梢也;又
谓之弭,以骨为之滑弭弭也。中央曰抚,抚也,人所抚持也。箫抚之闲曰渊,渊,宛也
,言宛曲也。」
1963年,山西峙峪遗址发现二万八千年前旧石器时代的燧石镞头。用很薄的长形石
片制成,尖锐周正,已具备镞头的形式。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於是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曰
:『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
『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於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
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之谓也。於是神
农、黄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四方。黄帝之後,楚有弧父。弧父者,
生於楚之荆山,生不见父母,为儿之时,习用弓矢,所射无脱。以其道传於羿,羿传逢
蒙,逢蒙传於楚琴氏。琴氏以为弓矢不足以威天下。当是之时,诸侯相伐,兵刃交错,
弓矢之威不能制。琴氏乃横弓著臂,机设枢,加之以力,然後诸侯可服。琴氏传之楚三
侯,所谓句、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自楚之三侯,传至灵王,自称之楚
累世,盖以桃弓棘矢而备邻国也。自灵王之,射道分流,百家能人用,莫得其正。臣前
人受之於楚,五世於臣矣。臣虽不明其道,惟王试之。……夫射之道,身若戴板,头若
泪卵,左蹉右足横。左手若附枝,右手若抱儿。举弩望敌,翕心咽烟。与气俱发,得其
和平。神定思去,去止分离。右手发机,左手不知。一身异教,岂况雄雌。忑正射持弩
之道也。』」
《易•;系辞下》:「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
《世本》:「探作弓,夷、牟作矢。」
《左传》曰:「楚灵王次於乾溪,右尹子革夕,王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僻
在荆山,唯桃弧棘矢,以供御王事。』」
《初学记•;武部•;弓》:《韩诗外传》云:「齐景公使人为弓,弓人之妻曰:『此
弓者,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四物者,天下之精材也。』
」
《周礼•;夏官司马》:「司弓矢,掌六弓、四弩、八矢之法,辨其名物。……王弓
、弧弓,以射甲革椹质者;夹弓、庾弓,以授射侯鸟兽者;唐弓、大弓,以授学射者。
……凡弩,夹、庾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凡矢,枉矢、矢利火射,用诸守城车战
;杀矢、堠矢,用诸近射田猎。」
周时有王弓、弧弓、夹弓、瘦弓、唐弓、大弓等六种。它们的形制各有特色,用法
各自不同,王弓、弧弓用於守城和车战,夹弓、瘦弓用於田野狩猎和弋射飞鸟,唐弓、
大弓用於习射。弓的大小也依使用者的身长和体力,区分为上弓(六尺六寸)、中弓(
六尺三)、下弓(六尺)。
汉代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强弓。弓身多半镶有铜饰或玉饰。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
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
《孟子》:「逢蒙学射於羿。」《荀子》:「羿、逢门者,善服射。」《史记•;龟
策列传》:「羿名善射,不如雄渠、逢门。」
《史记•;李将军列传》:武帝朝之飞将军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汉书•;艺文志•;兵书略》:《逢门射法》二篇、《阴通成射法》十一篇、《李将
军射法》三篇、《魏氏射法》六篇、《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望远连弩射法具》
十五篇、《护军射师王贺射书》五篇、《蒲苴子弋法》四篇。共计八种
《魏书•;李安世传》:广平人李波,宗族强盛,其妹雍容尤善骑射,百姓为之语曰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弓
弓中国古代一种弹射武器。由有弹性的弓臂和有韧性的弓弦构成(图1古弓各部名称示意图),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可将扣在弓弦上的箭或
弹丸射向目标。
中国在原始社会人们已使用弓矢。山西省朔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一个用很薄的燧石片打制的形状较规整的石镞,证实中国使用弓矢的历史距今至少已近3万年。原始的弓比较粗糙,弓身只是用单根的木材或竹材弯曲而成,即“弦木为弧”的单体弓。河南省安阳市小屯商墓中和战车一起随葬的弓,弓身部分虽已朽失,但从保留下来的玉质弓弭和弓体灰痕,结合甲骨文、金文中有关弓的象形文字加以考察,可大体推知为商朝的弓,其□部已向射手一侧显著凹入(图2甲骨文、金文的“弓”字),比原始单体弓在形制上有很大改进。当解弦弛弓时,弓身向反方向拘曲,这样在张弦后可以具有较强的弹射力。此弓全长与一般人身高相近,当时所用的箭全长约在85厘米以上,是适合车战使用的远射兵器。湖南省长沙市楚墓出土过保存较好的战国时代的弓,其中一件全长140厘米,最宽处4.5厘米,厚5厘米,两侧装角质弭,弓身为竹质。中间一段用4层竹片叠成,其外粘有呈胶质薄片状的动物筋,再缠丝涂漆。它的构造与《考工记》中制弓以干、角、筋、胶、丝、漆等“六材”之记述相合。这类弓在竹、木制的弓身上傅角被筋,弹性比用单一材料制弓身的单体弓大,通常称为复合弓。战国以后的弓,在形制上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材料上有所选择。例如,一般在内侧粘贴牛筋,外侧粘贴牛角,粘合料用鱼脬胶,如用竹制弓身,则两端供装弦用的□部多以硬木制作。
中国古代军队历来非常重视使用弓箭。从周朝开始,就把“射”列为士的主要训练内容之一。秦汉时期强调用强弓劲弩,当时弓的强度多用斤计算,《后汉书》记载盖延、祭□等骁将所用强弓为300斤,合2.5石。由于马背上不便张劲弩,所以弓、刀一直是骑兵的主要武器。直至唐宋,骑兵所用弓箭多采用速射法,使用强弓,开满即射,即宋朝王倨撰的《射经•;马射总法》中所谓“势如追风,目如流电;满开弓,紧放箭。”而明朝以后的射法理论则主张用“软弓长箭”,认为如果持硬弓则刚刚引满就须发矢,不能久持,命中率反而降低。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也说“力胜其弓,必先持满”,“莫患弓软,服当自远”。因而制弓技术的发展方向不再单纯追求挽力强度的增加。《天工开物•;弧矢篇》谓“凡造弓视人力强弱为轻重,上力挽一百二十斤”,其折合值较汉朝的300斤尚略小。大量使用火器以后,弓箭在战争中的作用逐渐降低,至清朝后期弓箭才最终被淘汰。
箭
箭中国古代一种借助于弓、弩发射的具有锋刃的远射兵器。又名矢。由箭镞、箭杆、箭羽组成。箭镞用于射击目标,箭杆用于撑弦承力,箭羽使箭在飞行中保持稳定。中国现存最早的完整的箭,是在内蒙古居延甲渠侯官遗址出土的,系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所制。此箭全长67厘米,装三棱铜镞,竹杆,有三条尾羽,镞和羽均缠丝涂漆用以与箭杆相固联(图1居延出土的西汉箭)。
远在3万年以前,在中国境内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了。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商周时期,青铜镞的主要式样是有脊双翼式。春秋战国时,三棱式镞盛行(图2有脊双翼式镞(左)和三棱式镞(右)),战国时此类镞多装铁铤,以节省铜材。汉以后铜镞开始向铁镞过渡,这个过程经历了约200年。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西汉前期的三翼式或四棱式铁镞,仍系模铸成型,锋利程度不及铜镞;而四川省新繁县牧马山出土的东汉铁镞呈扁平的锐角三角形,既适合锻造,又有较强的杀伤力。这种形制遂为后代长期使用的点钢镞所承袭。除以箭镞直接杀伤的箭外,还有在箭镞上敷毒药的毒箭和在箭杆上缚有纵火物(油脂或火药)的火箭(见中国古代火箭),在战争中广泛应用。
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先秦时期,在南方的云梦泽和肃慎族聚居的东北地区,均产制矢之□。直至明、清,华南制箭还用竹杆,华北用萑柳,东北、西北多用桦木杆。
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与尾羽的关系密切。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太少,稳定性差。为了使之有恰当的比例,在《考工记》中载有将箭杆投入水中,根据其浮沉部分的长短,以求出装尾羽之比例的方法。箭羽以□翎为最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装雁鹅羽的箭遇风易斜窜,质量就更差了。在宋朝,当优质羽供应不足时,曾发明风羽箭。据《宋史•;兵志》记载,庆历四年(1044),宋廷“赐□延路总管风羽子弩箭三十万”,可见风羽箭也是一种实战兵器。这种箭将箭尾安羽处剔空两边,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其设计思想是相当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