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
一九六零年冬,圣诞假期刚刚结束,陈耀曦一家围着火炉坐在一起,享用刚刚出炉的手工蛋糕。
“祥林嫂的手艺是越发精进了。”蛋糕甜腻的味道充斥味蕾,苏雪倩满足地赞了一句,歪着头同陈耀曦商量道,“一年一度的爱国者募捐会差不多要开始准备起来了吧?国内发生了自然灾害,我们要不要多捐一点儿?昭兴的日子也好过些。”
“跟他有什么关系,他是搞科研的,国家这么重视,饿着谁也饿不到他。”陈耀曦不满地嘟囔了一句,却仍旧在原本计划好的捐款数字后面多加了一个零。苏雪倩无奈地摇了摇头。
自从半年前陈昭兴自作主张跟着方学桐回国研发□□之后,陈耀曦就同这个儿子话不投机半句多,任娇妻爱女怎么劝都没有用。他跟苏雪倩的第二个儿子陈昭凯因此受了池鱼之殃,零花钱严重削减不说,连门禁都被严格控制,护照被铁血老爸无情没收。
苏雪倩叹着气替儿子求情:“昭凯都九年级了,这么大的孩子每月却只有五美元零花钱,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点儿?”关键是,美国人热情开放,九年级的孩子很多都交上了男女朋友。作为母亲,苏雪倩觉得自己有必要为儿子争取恋爱经费。
“五块钱哪里不够了?老子刚来美国的时候,买完了机票车票兜里就只剩下十块钱!”陈耀曦气地吹胡子瞪眼的,“我就是太溺爱孩子,给了昭兴太多零花钱,才叫他有本钱卷铺盖跑路!”
“这一码归一码,昭兴的事怎么能算在昭凯头上。”苏雪倩望着这些年来越来越孩子气的陈耀曦,很有种抚额的冲动。
要说陈耀曦也是真有本事。当年苏雪倩入狱的时候正值抗战结束,中国虽然成了战胜国却大伤了元气,陈耀曦压箱底的金条来不及变现,千里奔袭救妻的时候只得百来块现金傍身。这些钱虽然在国内也可算作是一笔巨款,但换算成美元就完全不够看了。
因为陈氏牵扯上了矿难事故的关系,苏雪倩名下的所有资产都被冻结,但陈耀曦愣是靠着十几个美元帮她揪出了易明兰这个隐藏BOSS,还打赢了官司。
当易明兰站在法庭上,面色平静地告诉苏雪倩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她的复仇时,苏雪倩简直难以置信。
她从来没有想过会再遇到易明兰,也没有预料到会有人用几百条无辜的生命来报复她,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她孩子的父亲。
“我没想到杰森也会在遇难名单里,他那天明明应该休息的,我不知道他会为生病的同事替班!那天早上我出门上班时没看到他,就以为他又跟往常一样同工友喝酒去了,所以就把迈克托给德拉照顾,以前也经常发生这种情况。我真的不是故意想要害死他。”纳康均自一九五三年起废除了死刑,所以易明兰最终被判终身□□,但监狱里的生活也不见得比死亡要快乐,至少苏雪倩就曾经听说她过地很不好——华人的地位本就不高,抱有种族歧视观念的犯人又远多于遵纪守法的普通人。敢于害死数百个美国人的黄种犯人生活的水生火热程度可想而知。
陈耀曦以德报怨,通过熟人的关系间接收养了易明兰的儿子迈克,花费重金将他往艺术的道路上培养,最终将他教育成了一个出色的画家。用陈耀曦的话来说就是,把潜在的敌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比远远地放逐到看不见的地方要好,把他培养成手无缚鸡之力的艺术家比培养成肌肉发达的拳击手要好。他不会因为忌讳而在美国这样的法制社会作出斩草除根的傻事,但既然迈克的养父母是他的手下,他们就会一直密切关注他的动态直到他不再构成威胁为止。
另一个被陈耀曦列入关注名单的是曾经的心腹钱安。凭心而论,钱安也算是条顶天立地的汉子,在陈耀曦赶到美国之前,因为易明兰的谋划并未浮出水面,美国警方的所有矛头都指向了苏雪倩,她几乎百口莫辩。而为了帮苏雪倩解脱罪名,钱安一力承担了所有的过错。偷渡是他的个人行为,与苏雪倩无关;陈氏的生产事务苏雪倩从来不插手,她只管接订单,而且事发时她远在千里之外;矿区内所有的安保机器都是由他采买的,苏雪倩完全不知情,也不会过问这种小事……待易明兰被推上审判席后,他又第一时间交待了两人之间的关系,再次重申是他的失误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他自愿接受一切惩罚,只求法律公正地放过不相干的人。
他最后因为偷渡罪被遣送回国,并终身不得再次踏上美国国土。陈耀曦憋着一肚子怒火将他委托给了国内的兄弟们,两个月后被派去苏联洽谈合作事宜的周屹就不小心把他留在了西伯利亚:那里正巧有个中苏共同开发的项目需要一个喝过点墨水的文员作些事务性的工作。周屹由衷地认为钱安是最合适的人选,他绝对没有抓准机会蓄意报复。
陈耀曦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他原本是打算带着苏雪倩回国的,但苏雪倩的案子一审数年,其间苏雪倩虽然没被关押,却被限制出境,所以他不得不改变了计划。因为打官司和调查易明兰都需要钱,穷得叮当响的陈耀曦被逼无奈,只得把主意打到了北达奇的金矿上。
靠着金山淘金一本万利,陈耀曦有手段有魄力还有苏雪倩赞助的金手指,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个很成功的黄金商人,在美国买地造房,混的风生水起。他用赚来的一部分钱投资创建了一所跟后世孔子学院有些类似的中文学校,本意是教自家的儿女说中文。昭兴毕竟是在中国长大的,中文说得还勉强能听,但出生于美国的昭凯和妹妹昭丽的中国话就简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
陈耀曦是个死脑筋,哪怕他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英语,仍然是能说中文就尽量说中文。陈家的中文学校里一开始只有昭凯和昭丽两个学员,后来附近的华人后代和陈氏的员工子女逐渐加入,到最后,就连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美国人也踊跃报名了。陈氏中文学校迫于生源压力一再扩建,如今分校已经遍布美国的三十余个州,教职员工也从最开始的留学生唱主调变成了现在的中文系专业毕业生扎堆。每当苏雪倩到学校里视察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学校里欣欣向荣的朝气与活力。
她觉得很满足。
抗战胜利后的这十几年来,苏雪倩过地顺风顺水。但她一直有一个心愿,想要等到前世她读大学的那一年,带着陈耀曦回她曾经的学校去看一看。不知道,那里是不是也会有一个跟曾经的她一样的苏雪倩,也有一本跟她曾经读过的书一样的语文课本?可是,日历才将将迈入六十年代,离她上大学的年份还十分遥远,她还有整整半个世纪要等。
漫长的等待中,她就睁大眼睛,见证一番这个世界的沧桑巨变吧。
很开心,一直有爱的人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