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剑的结构
这些都是通网上收索过来的,很大一部分是指现在真正的铸剑工艺,而本书很大一部分都是属于想象与虚构的,所以这些仅供参考。
1.剑柄
指手握部分。古称剑茎、剑把。包括剑首、剑把和剑格(又称护手)。
(1)剑首:指剑柄的顶部装饰,故又叫剑头。其作用主要是平衡重心以利手感,二则装饰用。
古代剑首上一般无孔,而柄靠近首部有孔,可穿绳或者系剑穗。现代剑的穿绳孔一般在剑首末端,又称剑墩。剑首造型多样,常见的有单纯扁圆柱形、突起成冠状,或其上镂有花纹装饰。根据剑名、剑意,特殊造型有龙纹剑首、蝙蝠剑首、如意剑首、云纹剑首,牡丹剑首、太极八卦剑首等等。其材质以金属或玉石装饰为主。据《晋书。舆服志》记载:汉制,皇帝百官皆佩剑。贵者剑首用玉头,其次用蚌、金银、玳瑁为雕饰。晋张敞《东宫旧事》:“太子仪饰有玉头剑。”《汉书。隽不疑传》又载:“晋灼日古长剑首以玉作井鹿庐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
(2)剑把:指手握部分之主体。又称剑柄、剑夹。有单、双手之分。单手剑把长10至20厘米,双手剑把长20厘米以上。剑茎指剑身后面穿入或者两片胶合式固定剑茎。剑把的材质有木、玉石、象牙兽角等。木把上有雕刻图案,有的包裹有鲛鱼皮,还有的缠绕绳结,例如越王者旨于赐剑柄缠绕丝带,以利握持且固定把柄。剑把的前部靠近护手处一般有虎口套圈,主要作用是套牢木把、防止开裂、顶紧护手。剑把中部有的缀以宝石、玉石或金银等贵金属为饰。有在剑把上镂刻器主名号或其他铭文。
(3)剑格:俗称护手,古称镡、格。指剑身与握柄之间作为护手的突出部分,防止两剑相格后刺伤握持之手而设,另一个重要功能是防止刺物时手滑到剑刃上受伤。现代龙泉所产剑中少数剑借鉴了现代做法,剑格附近设有卡榫,以锁住剑鞘,防止剑身滑出剑鞘。护手为整剑的视觉中心,也是铸剑师匠心设计装饰的重点,以表现剑名、剑意的文化内涵。故护手之造型最为丰富多彩,其装饰之图案,举凡日月星辰、山川大海、祥兽吉物、花卉鱼鸟均可采用。材质多与剑首同,以求配套,或加饰其他宝石珠玉,以显华贵。
2.剑身
指剑有锋刃之部位。其材质视不同品种和使用要求,分别采用中碳钢、不锈钢、花纹钢、合金钢或铝合金等。为增强剑身强度,有包钢(钢芯)或刃部嵌钢。剑身修长,两侧出刃,中间为脊。为使剑身轻薄而坚韧,其剖面形状常见的四边菱形(菖蒲形)、八边菱形、剑身中部凸起一个菱形脊等三种。剑身上还常镂刻、鎏铜、错金图案或铭文。
剑身又分剑颚、剑脊、剑刃和剑锋(尖)四个部位。
(1)剑颚:俗称吞口,剑上较少见。指剑身与护手间的铜片,作为防止剑鞘滑落,格挡来剑或美观之用,又称肩。剑颚附近区位,多在此镂刻剑名、剑主字号、工匠名,或造剑时间等铭文。唐诗人刘禹锡有“故人赠宝剑,镂以瑶华文“之句。
(2)剑脊:指剑身中央突起部分,有增强剑身强度的作用。有单脊、双脊或三脊(成血槽状)。要求剑脊平直,两面刃对称,以保持剑的平衡。
(3)剑刃:古称锷,指剑身两的锋利部分。常在刃部夹钢,以增加剑的锐利。
(4)剑锋:指剑身末端、剑尖附近部分。其形状一般有尖锋和圆锋二种。
3。剑鞘
又名剑匣、剑室,俗称剑壳。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剑匣胡霜影,弓开汉月轮。”剑鞘的装饰历来为人所重视,唐代卢照邻有诗云:“翠羽装剑鞘,黄金饰马鞍”。其材质通常为木制,外涂以朱漆或黑漆,或裹以沙鱼皮,现代常采取裹蛇皮的办法求创新,让人能够未拔剑就先体会毛骨悚然。若采用檀木、红木、黄花梨、鸡翅木等珍贵木材,不需油漆,呈天然木纹本色,历久更显古色古香。现代剑多用普通花梨木,少数也有铁、铜、不锈钢等金属制作,上有刻花。。”
剑鞘上尚有鞘口、挂环、剑镖等部件。与剑柄之剑首、护手统称为剑的外装或装具。同一把剑的全套装具,其材质、装饰图案和风格应协调一致,需依据剑意统一构思设计。一套设计匠心,制作精细,富有艺术性装具,是表现剑的文化和艺术品位的重要手段。装具材质一般采用铜、银,或铜镀金、鎏金;铁错银、错金等,现代产品为了增大产量常用易加工的合金。其加工和装饰手法,根据不同要求和品位,选择采用平雕、浅雕、线刻、凸花、刻花、蜡模浇铸和合金压铸等工艺。也有的仅为素装剑鞘和剑把,优质白木或朴木制成,别具特色。而汉代的玉具剑,当时佩带方式不同于现今的悬挂佩带法,而是为式佩带法,全套装具包括首、格、摽,均为玉制成,雕刻有精细图纹,以鸟兽纹和几何纹居多,珍稀华美,以标示器主者的身份地位。
(1)鞘口:有防止剑鞘入口崩裂之功用。
(2)护环:保护剑鞘,防其开裂变形。亦为剑之悬挂或佩带系丝带所用。有的在两个挂环间还有提梁,也是装饰的主要对象。
(3)剑标:保护鞘尾。汉制玉具剑为方形或梯形之剑标,今制多为微尖之椭圆形。
铸剑的工序宝剑剑体,从原料到成品,须经过打坯、热锻、铲、锉、镂花、嵌铜、磨光、装潢等多道工序。其中关键是锻炼。
宝剑的冶炼,从初期的青铜剑转化为铁剑演变到夹钢剑,再发展到纯钢剑。夹钢剑的锻造过程大体如下:
一、锤打:将铁块在炉中烧熔,经渗碳工艺制成剑坯,反复多次,其程度视所制剑质(硬剑、软剑或武术剑)而定。
二、刨锉:用钢刀削锉,使剑身厚度适中,剑脊与剑刃之间呈一定坡度,剑脊须居剑身正中,并成一直线。
三、磨光:将已锉之剑置于厝石上磨光。用金钢沙布裹铁尺均匀磨擦。先用粗沙布粗磨,后用细沙布细磨。磨光之工倍于锤打与刨锉。
四、镶嵌:磨光后,在剑身上用钢针镂刻图案、剑名、店号及定制者嘱题之字,嵌上赤铜,经化工处理,使青光剑身上呈现金色,产生色彩对比,具有灵光宝气感。工匠镂刻图案,不用描图,只凭一支钢针在宽仅寸余的剑身两面运针自如,镂刻黄龙金凤,栩栩如生,奔腾欲飞;七星如北斗行天,光耀夺目,极具艺术构思。
五、淬火:运用传统淬火之法,“强锻”后,使用特殊淬火剂作“柔化”处理,使剑身刚柔并寓,能屈能伸。属高精工艺,非一般匠工所能得心应手。龙泉宝剑网竭诚为您服务!
六、钢磨:将已具弹性之剑,再用钢块磨砺;或用钢尺紧扎剑身,置于厝石上磨。龙泉北乡有座山,特产厝石,俗名“亮石”。剑经“亮石”磨后,不用镀镍,剑身青光照人。
剑质的优劣,除锻炼技术外,还与淬砺的水质、淬火剂、气候等都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剑崇拜文化
尽管剑的实用价值和显赫军事地位,只存在于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初期,但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力却从未削弱,尚剑之风发展为以“剑”代“武”,后来与侠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剑文化。
早期铸造剑比铸造其他兵器难度大,特别是铸造需经特殊工艺的宝剑更加耗时耗力,因此只有有权势的人才能获得宝剑,剑于是成为帝王君主权利威严的象征。
在十八般传统冷兵器中,剑被称作“百刃之君”、“百兵之帅”。在武行中剑多作为防身性兵器,由于携带美观,所以名士贵族多佩剑,久而久之剑被大众视作有智慧、有内涵、有身份的兵器。
在大多数武侠小说中,名门正派的大侠总是使用宝剑,以此区别于使用暗器、毒药的旁门左道;负剑行侠则意味着光明正大地快意恩仇。也只有剑的风雅气度和舞剑的表演性,最能给武侠作家提供空间去营造他们的诗意江湖。
剑修长光洁的形态颇具优雅气质,自古还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睐,不仅以剑抒怀作诗咏叹,更佩带操练。
李白终生以剑匣相伴,十五岁在峨嵋学剑,自称“我家青干剑,操割有余闻”,“剑非万人敌,文窃四海声”。杜甫从二十岁开始挟剑浪迹天涯,表达自己“拔剑欲与龙虎斗”的气概。
经过道教的神化与文人墨客的写意化,剑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兵器,而被赋予了正义、正气的道德伦理色彩。到了人人佩剑、家家悬剑的唐代,剑侠小说的出现让剑文化与侠文化融合一体,负剑行侠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
由于唐朝剑舞的发展把注重实战的剑术变成了带有杂耍成分的表演,所以当时小说对剑术的描写也神乎其神:《传奇》中《聂隐娘》一篇刻划三位剑侠的斗剑场景:他们能飘到空中、钻入活人腹中相斗,甚至瞬间飞行千里。这种奇幻描写在此后的武侠小说中绵延不绝,由此塑造出了无数风流剑客剑
剑文化
剑文化
剑,古之圣品。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实则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剑与艺,自古常纵横沙场,称霸武林,立身立国,行仁仗义,故流传至今,仍为世人喜爱,亦以其光荣历史,深植人心,斯可历传不衰。中国刀剑工艺最高水准,在史料上有详细记录的,应该是东汉时代出现的“百炼钢”。百炼,则是反覆加热、折叠锻打一百次,使得杂质尽出,最后锻造出最精纯的钢。可惜这样的技术太费工,动辄耗费数年,才得神兵三五把。到了唐末“安史之乱”,社会大乱,十室九空,百炼钢的技术就逐渐失传了。到了北宋,当时的大科学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说到他造访磁州锻坊,观看炼铁,才认识所谓“真钢”。他还记述了当时的一把宝剑:有人将十支大钉钉入柱中,挥此宝剑一削,钉子全部截断,剑锋却纤毫无损;用力弯曲,剑身如勾,放开来铿然有声,又如箭弦一般平直。
到了明朝,更是每下愈况。戚继光在《练兵实纪·杂集》中指出,当时的工匠不肯好好磨刀,结果“砍入不深、刀芒一秃,即为顽铁矣。”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非常重视文治武功的一位。他尤其喜爱刀剑,从乾隆十三年到二十二年,不惜人力物力,制作了一批款式精美的刀剑。由于“今上”的重视,当时冶炼刀剑的技术又大幅提升。有花纹钢就是百炼钢?根据中国自唐朝后就少有刀剑着作、墓葬出土来推测:百炼钢的技术,唐以后可能就失传了。清朝扣鸣刀上花纹钢的技术,很可能是从日本、东南亚、中东、印度学习的。世界上最好的花纹钢不在中国,我们古代刀剑的铸造技术,没有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