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与中国古代战争

阵与中国古代战争

阵对于中国战争的影响.这个题目很大.个人能力有限.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海涵.

首先要分三个阶段.既大量骑兵投入实战以前为一段.骑兵对步兵为一段.步骑混合为一段.拟定三篇.本篇是骑兵大量出现以前.

骑兵大量出现以前.也就是秦.汉之前.从有记载的周到秦灭六国的这一段历史.这一时期由于骑兵还没有投入实战.(虽然已用来侦察.传递消息)中原各国的主战兵力依然是车兵和步兵.而当时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时常用`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作为标准.如此庞大而昂贵的战车部队自然要步兵的掩护(单纯的战车在弩兵.长戈.长戟兵面前很容易被消灭.原因就在于战车的冲击力有限.至少和骑兵比起来是这样).于是乎.步车阵便出现了(在此之前就有.但从没有像春秋.战国时对阵这么讲究)

有人会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阵纯粹是扯淡.那他是误解了.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的演义和影视将古代的阵儿戏化了(如一字长蛇阵啦.六丁六甲阵啦.九宫八卦阵啦.八门金锁阵啦.白痴的编导.虚假的道具.不合格的群众演员.蹩脚的导演.给人的影响就是假的.也难怪有人认为中国历史上的阵都是假的).真正的阵.或者说春秋至秦的阵.没影视剧中表现的那么复杂.很简单.大致分进攻和防守两种.<,孙膑兵法>,中将阵完整系统地分为八种阵型.既:[方.圆.锥行.雁行.钩行.玄襄.疏阵.数阵.及火阵.水阵."后两种是特殊战法情况下才使用.一般以方.圆.锥为主.这三种是在打堂堂之阵时用.依兵力.兵士的战斗力.战车的数量不同而定.并没有多少玄机可言.只要队列整齐既可.锥行阵主攻.将最精锐的车兵放置前沿作冲击用.圆阵主守.车兵置于阵中央.方阵攻守兼备.车兵置于后.保证阵型有足够的厚度和反冲击的力度.疏阵.数阵是以步兵打车兵的战法.类似于以后的散兵阵.以小股混合步兵依什伍行列独自作战.尤以吴.楚用得多(战车少.倒不是装备不起.是用处不大.水网密集.不适合车兵驰骋).雁行阵是弩兵的特殊战术.长处在于加大弩兵的正面远程火力密度.玄襄.钩行则较复杂.除非训练有素.才能运用自如.威力也大.相当于大兵团的兵种配合.以玄襄为例.弩兵在前阵.射完后后撤.车兵在两侧.长戟在中阵.长矛在后阵.讲究的是一浪接一浪的攻击.当时的中原可能只有魏.秦两国能列此阵迎敌.(<,荆柯刺秦>,中有一段秦军攻韩的一段列玄襄阵阵势的场景很好看.黑衣黑甲.战场上一片死寂.各兵种依次出击.很有气势).钩行阵则是标准的车兵终极阵法.预先将车兵排在钩的两头.中间放置弩.戟.矛诸兵种.由中间先出动攻击.两侧纵列的车兵出击.戟兵等集群兵种再跟上.

此外.还有林林总总的`阵".比如射击时用[云阵".包围敌军要用[赢渭"阵.奇袭用[阖燧"阵.而向山陵要用[封(那个字打不出.是封字半边加右边刀形)"阵.反正总加起来不会少于20种阵.(前面引用的大多是<孙膑兵法>中的阵型.也就是战国中期的事.估计比孙子.吴起所列的阵要全面.毕竟年代相差了百多年)

说到列阵.首先要治兵.要使士兵做到闻鼓出击.闻金退兵的概念.具体到列阵时的排列.直击还是迂回.由两.伍长之类的下级军官看中军旗决定.一伍的成员本身就是一个小的战斗集体.大致分(按步兵计)殳.戈.戟.矛.弩五兵.以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主(短兵缺乏也与当时的青铜器铸造工艺不精.难以造出适合短兵相接的长剑有关).后又去殳加入大盾.这其中弩兵站第一排(近战时撤至最后)持盾兵站第二排(两军对射时到第一排).其下是戈.戟.矛三件长兵器.戈在最前.以横扫为主.主要对付对方的战车和战马.戟可扫可刺.属于多功能兵种.矛以刺为主.主要作战对象是对方的作战人员.各伍之间成纵列向前推进(伍为阵型之中最小的作战单位.四伍为一两.五两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皆为春秋以前兵制).之间严格禁止有个人英雄主义的出现(再直接一点就是说.不允许逞匹夫之勇).这大概也是秦以前单骑突阵的情况不多的原因(单独一辆战车.突击训练有素.配合精熟.基本以长戟.长矛为主要兵器的重阵.跟送死没什么巨别).

再来重点说一说当时的兵器状况.也许会有助于了解为什么秦代以前阵那么流行.前面说了.青铜器时代短兵刃不可能做得很长.一般到50-80CM之间.这样短的兵刃.韧性又不好.易断.用来作主战兵器好像不适合.主战兵器最主要的就是稳定性.攻击性倒是其次.而以长戟.长矛和战车为主要兵器.近身的时候.特别是面对的是吴.越这类以短兵为主的步兵时会很吃亏(吴越的铸造工艺比当时的中原要发达.这点从越王剑可以看出来).毕竟长达两丈四尺(5.5-6米)的长戟运转起来是远不如只有60-80厘米的剑的(虽然也有长一丈二尺的短矛.但那是以投掷为主要作战方式的.虽然也可以近战).结果是只要对手能抢进身来.则长兵器的一方几乎必败.为了有效地进行对抗.只有使对手不得近身.这就需要配合.也从客观上推动了阵的发展.只有戈.戟.矛有效配合.才能使对手不得近身这点道理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还有一点.秦以前由于长期处于战争之中.各国的常备军数量庞大且有效(既便是临时征召的士兵也有很高的战斗技能和很强的纪律意识.因为他们时常要被征召).也从客观上保证了阵对他们能进行有效的约束.也保证了将领们能有效地排出他们想要排出的.最适合战场形势和双方兵力对比的阵势.这一点很重要.也是这时的军队和以后的中国战争时大量的乌合之众的区别.(自汉以后.只有岳家军的步兵阵才能算是真正的阵.噢.还有戚家军)秦灭六国.天下一统.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天下重又大乱.涌现出两股有影响力的义军.一是西楚霸王项羽(名籍).二是汉王刘邦(字季).应该说这时的步兵阵在中国几乎已发展到一个**.随着三十几万秦军主力被项羽在巨鹿击败.早期的楚汉争霸几乎再也没有出现过大兵团.有组织的将阵用于战争.这样比刘邦更强悍的项羽占尽了优势.一度将刘邦打得狼奔琢突.溃不成军.只是在韩信出现之后.汉军才凭借其出色的用兵.有效的战阵(二者缺一不可.再强的计策.再突然的奇袭.士兵不守纪律也是徒劳.试想汉.赵井陉之战.一万老弱汉军能击败二十万赵军.背水一战是不假.但若没有有效的阵.能坚持到汉骑偷袭成功吗?).终于击败不可一世.只凭勇力的西楚霸王.

楚.汉争霸从总体来说.只是乌合之众的较量.有效使用阵的情况很少.汉帝国建立后.随着北方匈奴的屡屡入侵.汉军的步兵又几乎没有用处(战不能胜.胜不能追.败不能逃).只好凭借强大的国力组建庞大的骑兵集群.而骑兵又不大可能象步兵一样进退有序地列阵.(仪仗兵也许能做到.但大规模的骑兵再拘泥于阵而不能放胆突击.就将骑兵的优势彻底放弃了)同时也将步兵的阵近乎完全放弃.(只有弩兵的战术雁行阵还保留着)

骑兵的战术大部份时间里就是正面突击.长途奔袭.战略合围.断敌后路等等.既使是骑兵战术的祖师爷匈奴人也只有这些.但这时的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琢磨出了一种新战术.车悬.(玩过三国八的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另看过日本电影<天与地>的朋友也能从影片中找到一些汉家骑兵的影子.哪里面出现过车悬之阵)车悬其实也就是突击战术的威力加强版.但比突击要霸道很多.也不像突击哪样一窝蜂似的一拥而上.更注重各骑之间的间隔.(前后.左右.各兵器的使用.有时甚至还有意将横列的间隔拉得大一点.以使敌军有空隙可以躲.不至于堵住前军的路.留给后边的骑兵收拾)配合.等于一个骑兵版的锥行阵.不同之处在于宽度要更大一些.深度窄一些.因为车悬阵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阵(至少相对步兵的阵来说是这样.并没有各兵种间有效的配合.纯骑兵的冲击战术).所以后世兵家大都不认为有此阵.如<曹操兵法>.<将苑>(诸葛亮).<百战奇略>(作者不详.成书于宋代)都对此阵抱不置可否的态度.个人认为还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随着中国骑兵的衰弱.后人无法亲身感受其威力罢了.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阵的发展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状态.因为步兵只是处于守城.护卫的地位.不怎的要他们上阵厮杀.

两汉之后.进入三国两晋.中国在骑兵方面对北方民族的优势丧失殆尽.(不管是战马的来源.数量.还是长于骑术的士兵.以致于当时评价一个将领武艺精熟也要用[弓马娴熟"来表示.而这在两汉时是很正常的事.因为当时有大量的边地良家子)不得已重操旧业.又把阵这个东东给提了出来.但这时的步兵阵威力已大不如前.首先是阵所遇到的对手不同于战国时期了.当然自身也不同.多以步骑兵混合军队.总不能将骑兵放在步兵阵中吧?这样将大幅降低骑兵的威力.而不能将骑兵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发挥.这个将领几乎也就是个常败将军了.另外这时的兵员也大成问题.人口之少难以想像.能提起兵器上战场的更是少之又少.(如蜀汉政权.不足百万人口.兵员竟有十几万.怎么也想像不出这都是些什么兵?)这种结果使得这时期的兵员质量差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当然也有少量精兵).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训练.(战争频繁.时间不等人啊.你还没训练好.敌军就打来了.只好上.而河西兵.岳家军都是经过常年的训练才出来的).对各兵种.个人需要紧密配合.并且要有非常严明的纪律的阵对他们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那又怎么办?最典型的是曹操的打法.他可以说是深知阵的奥秒.不在兵的多少.而在纪律是否严明.士兵是否有足够的战斗力.(虽然道理很浅显易懂.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太容易.很多庸才只知其形.不知其髓.最后画虎不成反类犬)选其精锐.练成精兵.(时间非常长.也非常有效.因为他们的统帅是孟德)而以骑兵单独作战.执行诸如急袭.包围的战略目的.(所谓以正合.以奇胜.也就是将纯步兵为正阵.将骑兵作为决定性的力量.不追求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求数量上的优势.这也是他能以两万兵击败十倍于已的袁绍军的主要原因.(从破黄巾得青州兵到对袁绍开战.近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是诸葛亮所无法拥有的)又大败于赤壁的原因跟这也有很大关系.(水战.河流众多.不适合步兵摆阵.骑兵又没有突袭的空间.再加上大量新加入的荆州兵.其实这些荆州兵对其军队的战斗力是个负增长的因素.否则也不会溃败成哪样)相同的战例还有淝水之战.百万秦军一败涂地.(当中有大量新招入的新兵)而此之前.前秦军队几乎都是以弱敌强.却累战累胜.王猛还以十万步兵列阵击败了前燕的数十万铁骑.可见阵的威力.

经过隋.唐短暂的二百多年的强盛之后.中国又一次迎来了军事上的低潮.反过来说.对步兵的阵.又一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由于宋军对外战争的累战累败.其步兵在战争中拙劣的表现引起了全国性的反思.不久.在中原又出现了一股重新起用阵对付辽.金骑兵的潮流.但由于宋的兵权大都由文官掌握(一个个高谈阔论.贪生怕死.男盗女娼.当然有少数例外.如范仲淹等人).他们哪里懂得什么叫实战.于是乎一种种.一套套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的奇形怪阵出现了.典型如:车轮阵.冲方阵.常山阵.八卦阵.风扬阵.龙飞阵.太乙阵.五花阵.弯阵.直阵.长虹阵.握奇阵.当头阵.满天星阵.重霞阵.六花七军阵.等等.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而忘了一个根本性的条件.人.众所周知.宋代实行的是内重外轻的策略.换言之.就是精锐在内.老弱在外.凭这些老弱病残.能对付得了北胡的铁骑?这个神话也只有朝廷和哪些个文官们才能相信.结果是辽(金)人益轻宋军.每战无不奋勇直击.而宋军是但遇北人便走.无顾其他.还管你什么阵不阵的.命最要紧.

这种情况持继了百多年之后.在抗金的战场上出现了一位名将.岳武穆.他再一次将阵的威力发挥了出来.以步兵击败了号称无敌的女真人的铁骑.(岳家军中也有少量骑兵参战.但数量之少.和女真骑兵一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使当世乃至后世兵家不得不重新对阵的作用再作一番认识.其实呢.倒不是岳飞的阵法有多先进.凭岳家军军纪之严明.作战之勇敢.便是不列阵.每个人都单打独斗.也不会吃多大亏.当然了.这样的话要想取得如此大的战果也是不现实的.嘿嘿.很多人认为岳飞所列的乃是[满天星"阵法(也有人认为是[七星阵"不过大同小异).我看过[满天星"阵法的布阵图.很复杂.非常复杂.必须要有人从中指挥(置于高杆之上.总观全局).而在与女真骑兵的战斗中.这种让你安心指挥.从容调度的阵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女真人的铁骑会直冲中军.挡.便是以血肉这躯扛对手的金戈铁马.不挡.便是弃中军.不管是小说.还是演义.还是正史都有岳飞亲自出战的记载.想想.连主帅都亲战了.哪来的中军护卫这个指挥枢钮?所以我更倾向于岳家军摆的是一阵复古的阵法[疏阵".以数人为一小的战斗团体.长枪.长刀.刀牌.钩枪.朴刀等形成一个组合.一个个小的组合之间各自为战.既不用硬扛女真人的铁骑的冲击(很可怕的.还有重骑兵唷).又可以在敌骑冲击过后从侧面或背后袭击.这对士兵的胆气要求是很高的.想像一下.几个人.在对手无数的骑兵从身侧冲击过后.战场上一片烟尘.也不知已方还有几个人活着.恐怖.当然了.处于这种混战的场面也是步兵最有利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凭岳家军的配合.胜局基本已定.

但血肉这躯终究没能抵挡住北胡们的铁骑.宋亡之后.中原历经了百多年的异族统治.直至红巾军大起义及朱无璋的出现.提起明王朝.就不提不说到徐达.这是个用兵不亚于孙.吴的名将.当时天下割据.势力比朱明大的大有人在.徐达硬是靠着严明的军纪.有效的战阵将他们一一击败.一统中原(虽然名义上是朱无璋干的.但没有徐达.朱无璋只能看着中原的花花世界干着急.道理很简单.他打不过蒙古人的铁骑兵.凭那些乌合之众)由于小说中将徐达所用的阵描述得太玄乎.以致于后人普遍认为徐达可有可无.对于朱元璋.事实上.徐达可能是自岳飞以后.戚继光之前唯一能有效地使用战阵的人(至少从见载于史籍的东西来看是这样).虽然阵在很多人眼里是虚构的东西.(是不是虚构的.前文已经讨论过.不再赘述)他与岳飞唯一不同的是.他的兵力比岳飞要雄厚很多(明军最强时达到过一百多万.虽然不一定都归他管).兵源也要好(虽以南人为主.但后期北方兵也不少).还有不少的骑兵(剽悍程度不亚于蒙古骑兵)和火枪兵.所以他比岳飞的难度.压力要小一些.但组织能力要比岳飞强.(岳家军最强时也不超过十万)也不拘泥于局部得失.大局观要比岳飞要强.怎么说呢?他的阵型更类似于扩大化了的古代的玄襄阵.以单一兵种为一个集群.然后一个集群一个集群地对敌军实施打击.(弩兵(火枪).骑兵.长枪.刀牌.校刀)直致敌军崩溃逃跑为止.(当然这时明军的个人战斗力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步兵中最强的.没有这个条件.孙武在这也没用)

明很快的走向没落.土木堡一战更是损失精兵四十几万.以后国家武备松驰.士气不振.以致于数十人的倭寇入侵时竟视数十万明军不顾.长驱数千里.杀伤数千人.虽被歼灭.也从中可见明中后期兵士之差(也有很多地方.将校没有那么多兵.却多报名额.以吃空晌的原因.但差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局面直到戚继光的出现才有所好转(只是局部.因为他不是全国统帅).[鸳鸯阵".是很多人.包括我所津津乐道的战阵.虽然说他对付小股倭寇(千人规模.并且皆为步兵)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他以后在蓟镇游击将军对北元并没有取得很大战果.可以认定.这个阵作用一般.特别是对付明帝国的心腹之患.蒙古人时作用有限.(这其中也有他在任时间不长有很大关系).以后随着汉人仅有的一点血性都丧失的时候.再先进的阵.汉人也没有胆气来试着验证一下了.于是.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南京大屠杀"等等等等如此之类的教训.

上一章书籍页下一章

异世蜀山弟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异世蜀山弟子
上一章下一章

阵与中国古代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