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暂别洛阳
张温,皇甫嵩一直送我到洛阳东城门。
“大人,恩师,送超千里,终须一别。您二位公务繁忙,还是请回吧”
“孟起。此去艰险重重,贼也好,民也好,归根结底,都是大汗子民,还是那句话,活无可活,才提脑袋造反,罪在张角等罪魁祸首,余者,望孟起切勿杀戮过重”
“太尉大人所言甚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善待黎民”
“某省得,二位大人肩上之担,是超的百倍,望二老保重”
翻身上马,我一抱拳“恩师,大人,孟起去也”
“孟起留步”不远处尘头滚滚,好似正有大队人马赶来。
“伯喈,你怎么来了?”来的居然是大儒蔡邕。后面跟着一群年轻后生。
“特来为孟起送行尔”
“蔡大家,有劳了”我下马行一礼道。
“孟起不必客气,值此国难之际,我蔡邕虽一文人,虽不能上阵杀敌,但只消有一气尚存,定奋笔疾书,邀天下有为之士,同捍大汉基业”蔡邕一脸的愤慨激昂。
“蔡大家说的是,外有张角胆大妄为之辈,内有祸国殃民阉宦之臣,汉之不幸,社稷不幸也,我等有幸今日在此同勉之”说话的是一个其貌不扬,身材较短小的年轻人,叫人奇怪的是这张平凡的脸上,一双本已细小的双眼,却射出两道智睿深邃的眼光。
浓缩的都是精华!看来是个短小精明式的人物,我顿起拉拢之心“这位兄台字字珠玑,不知怎么称呼?”
“某忘了介绍,这位是北军骑都尉曹操曹孟德,”蔡邕连忙上来说道,指着后面一位较高傲的白衣青年道“这位是西园校尉袁绍袁本初,后面这位是河东卫仲道,小女蔡琰.......”
后面介绍的几位,我是连一个也没听进去,只是机械式的和他们行着礼,心里面早已是百江翻腾。
曹操!可笑,自己居然还想收服他,他乃是乱世首屈一指的枭雄,说不定曹操正想收服自己呢.....
袁绍,头上环绕着四世三公的巨大光环,历史上官至大将军、太尉,领冀州牧,持节总督冀州、幽州、并州、青州事,邺侯,要是找个结巴点的,光是报官阶恐怕尿急的要得膀胱炎.....
河东大才子卫仲道。
天下第一才女的蔡琰蔡昭姬。
我怎么感觉着味不对?我虽有点名气,但这么多大人物,怎么说也不会一起来为我送行吧?
“今日借送孟起之际,蔡邕及天下之党人誓与奸佞势不两立,同朝中正直之士,保汉室江山千秋万载”士人,也就是文化人,以清高自居,以天下为己任;奸佞,指的是宦官吧,生理缺陷导致思想变态,行事不择手段。这是汉朝由来已久的两股永不妥协的政治势力,互相鄙视,水火不容。
哦,我说呢,原来如此。一则呢,借此机会谢谢皇甫嵩,趁黄巾之乱求汉灵帝释放党人,投桃报李,士子之首的蔡邕这是给皇甫嵩面子,来送送我这个徒弟。二来呢,是表个态,意思是天下士子永远拥护皇甫嵩,张温这些以士子出身的官员,与宦官除死方休的斗争到底。
“好,蔡大家说的好,马孟起一时兴起,献丑了”冰凌枪一挥,将路边大树削去一大块皮,以枪代笔,刷刷刷的写道:
万里江山皆风火,
十年胸中尽怒潮。
拚将一腔义士血,
直向云天逞英豪。
“马孟起去也,诸位保重”一拎缰绳,挥鞭而下,骏马四蹄生风,疾驰而去,身后法正,庞德等也向众人一抱拳,纷纷跟上......
留待原地之人,个中滋味,不尽相同。
曹操袁绍心中都是暗叹“又一位年轻豪杰,只是今日时间太过仓促,没有机会加深感情。”
张温,皇甫嵩大有望子成才之感,对我今天所作之诗,很是欣慰。
而大才女蔡琰一直心高气傲,我今日却来正眼都没看他一眼,说实话,我是故意的,有才有貌肯定高傲,如果把她当回事,只会被他鄙视。更何况,他身边尽是些只会风花雪月的白面儒生,又何时听过如此豪迈血气之作?马孟起,其人,其才,已在他心中留下一个结,一个不能释怀的结。
快马加鞭,一行人出洛阳,直往虎牢关而去。
拐过一个小山头,突然从树后转出一人一骑来。
我急提缰绳,“灰律律”一声长鸣,马儿吃痛,人立而起,借力化力,我将马头向左一带,骏马原地打了一个圈,“啪”的一声,双踢落地,不住的打着响鼻,左脚还不踢打着路面,看来也是吓了一跳。
“不愧为凉州名将,孟起好俊的骑术”
“甄小姐!”我用手梳理着马儿的鬃毛,抚慰着他那不安的情绪,暗地里微微一笑----我们已经熟到可以以表字相称了吗?“小姐为何在此处?”
“孟起此去可是雁门关?”
“正是”
“烈日当头,何不暂避?”
“军情如火,刻不容缓”
“即如此,就由小女子做向导,带孟起走一条最便捷之路,如何?”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甄小姐千金之躯,现今酷暑难当,我怕.....”
“奴家非只为公子,助公子,即助冀州百姓与邺城甄家也。小女子自幼便随甄家商旅走南闯北,舟车之累,已是习惯,况且,幽州,并州,冀州风土人貌,地形通道,奴家一清二楚。公子还怕什么?”
好像百利而无一弊,我回头用目光询问庞德和法正,两人都是点头同意。想想也是,有这么个大美人陪着,一路上也不会那么枯燥,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他们两正巴不得呢。
“既如此,有劳甄小姐了”
“不必客气”
随即再次起行,出虎牢关,经官渡,渡黄河,到冀州地界。
一出虎牢关,越往北,灾情越严重,时不时的遇到流民,叛军,盗匪,幸好我们几个身手都不弱,随行的还有五十名皇甫嵩的部曲,识相点的,都不会死打蛮缠,一路上算是有惊无险。
等过了黄河,满目荒凉,小点的村落,早已是人去屋空,路边不时会出现一句一句尸体,饿的只剩下一层皮,惨不忍睹,成群的乌鸦飞来飞去,在空无人烟的旷野上呱呱乱叫,徒添几分凄惨。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望着满目疮痍的大好河山,我的心被丢进了冰窟。
“孟起忧国忧民,奴家佩服”
我给他一个惨笑,佩服有屁用,早日平定这乱世才是真的。
“孝直,令明,都过来,我们商量下怎么走,甄小姐,你给大家说下,去雁门有那几条路可走”
“两条,一条走冀州,经延津,平丘,白马,黎阳,邺城,魏郡,邯郸,在毛城附近估计可以和公子的人马汇合,这条路最近,正常走,大概是十天路程。还有一条是走并州,分别是经牧野,河内,翻越太行山,再经上党,壶关,壶关与乐平之间,应该也可以汇合武威人马了,但这条路绕了一圈,要多走五日。”甄宓一边说一边用个树枝在地上画着。
“冀州是叛军老巢,沿途必定兵祸不断,反而不易我等赶路,并州相对没那么严重,我看还是走并州妥当”法正确实见识卓越,一眼就看出利弊。
正好和我想的一样“欲速则不达,我们走并州,甄小姐,如何?”毕竟她的心思是甄家为主,我们不走邺城,不知道她也没有意见。
“奴家听公子的”
那就好,意见统一了就便于工作了。
“令明,派人知会彦明他们,走并州,给我轻装急行,尽量避免战斗,到壶关一线等我们”
“诺”
马上就有一人双马飞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