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第301章 玄武门之变(一)
与此同时,齐王府李建成、李元吉也紧急地召集众人,眼前的局势迫在眉睫。若是再不采取行动的话,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的地位不保,且眼睁睁的看着李逍遥成为大唐太子,入主东宫,成为日后的大唐的九五之尊,使得李建成、李元吉才知道事情不像自己等人所想的那样,李渊的心已经偏向了李逍遥。
“大哥,母后临死之前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让我等情何以堪,这不是摆明的向父皇施压,将皇位传于逍遥吗?”
齐王李元吉愤怒地低声道,李建成也是无奈地摇摇头,众人也是沉默不语。他们实在是没有想到窦皇后在临死之际,居然在众人的面前,宣布她心中希望继承大唐王朝的皇位人选是李逍遥。既不是他这个废太子李建成,也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近日来纵览大权的李逍遥,他们都忽视了李逍遥的手段,更加没有料到唐高祖李渊会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一意孤行,完全按照太穆皇后的吩咐去做,名正言顺的将李逍遥扶上监国的位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太穆皇后窦氏驾崩之际,用尽最后的力量说出了自己的遗言,她希望看见李逍遥执掌大唐江山,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事与愿违,太穆皇后知道时间不多了,这是她唯一的遗憾,看不见自己的儿子成为一国之君。因此,在众目睽睽之下,无数眼睛的注视下,道出自己心中的想法,也是她的意愿,使得深爱她的李渊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原本唐高祖李渊不愿意过早的让李逍遥接掌朝政,想要维持平衡,再次启用李建成、李世民,却被太穆皇后驾崩打乱了他的计划。由于太穆皇后在年轻时,曾经劝说李渊将好马进献给隋炀帝杨广,又支持李渊起兵,使得李渊逃过几次大劫,而且还取得了天下,坐稳江山,在李渊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是窦氏;窦氏去世,使得李渊失去了昔日的雄心壮志,终日郁郁寡欢,他厌倦了朝堂上的尔虞我诈,想要真正的颐养天年,从皇位上退下来,顺理成章的直接将大权全部交托于李逍遥,这也是李渊为了完成窦氏的愿望而做出的最重要的一步。
“唉!”蜀王李建成唉声叹气一声,悠悠的说道:“逍遥自幼深得父皇、母后的宠爱,众人之中唯有逍遥最得父皇的恩宠,尤其是逍遥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又数次放弃到手的权力,实际上父皇、母后也看出逍遥志不在此的想法,准备让逍遥做个闲云野鹤的王爷,却不想阴差阳错之下,使得逍遥再次出山。”
“当初我们都小瞧了逍遥的能力,即使众人让我们提高警惕,以防逍遥卷土再来;奈何,那时候世民横插一脚,致使我们两人在朝堂上明争暗斗,逍遥在一旁作壁上观,待我们两人势同水火时,抓住时机一举强势回归,朝中大权已经落入到逍遥的手中。当我们醒悟时,为时已晚。”
李元吉见大哥叹气一声,他愤怒地说道:“众位兄弟之中,我一直以为只有二哥才会实力与我们相抗衡。当初,逍遥放弃手中的权力,我等利用这个机会,将李靖、徐懋功等人纷纷调离京师,就是瓦解逍遥的势力,却不想让逍遥死灰复燃,再次回到朝堂上,不显山不露水,悄无声息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如今朝中大臣有一大半都愿意听命于逍遥,实在是气煞我也!”
“二弟设计陷害我于不忠,的确二弟的目的达到了,我被父皇废除太子之位,贬为蜀王;恰逢其时,逍遥再次劝谏,而且罗织了世民的罪行。逍遥的这招‘借刀杀人’,实在是高明之至,连我都不得不佩服,那个时候我才见识到逍遥的可怕,就算是世民都无法与逍遥相提并论,悄无声息的达到目的,又取得朝中的大权,一举两得,逍遥才是收益最多的,我与世民都受到父皇的责罚!”
李建成苦笑连连,他被废除太子之位时,就有内应将李逍遥呈上的奏章内容告知于他。当李建成知道李逍遥呈交上去的居然是李世民的罪行,以及他一步一步诱使自己犯错,详详细细的记录在案,李建成才恍然大悟,原来一切都是李世民在幕后操作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秦王李世民洋洋得意之际,李逍遥出其不意的杀出,使得唐高祖李渊明知是李世民暗中布局的情况,依然不愿意恢复李建成的清白时,他就已经明白自己的父皇只不过是借助杨文干事件废除自己的太子之位,实际上李渊早有这样的意思,而他李建成却成为替罪羔羊,李世民也被李渊责罚,闭门思过,不允许接见任何大臣,断绝他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使得李逍遥快速地发展自己的实力,很快就成为朝中实力最强的,远远地超过了李建成、李世民的成就。
李钢见李建成、李元吉两人凝重地脸色,他恭敬地说道:“蜀王、齐王,眼前的局势对于我们以及秦王府都大大的不利,逍遥王羽翼已丰,皇上又在帮助,使得逍遥王一家独大,俨然有新君的意思。以臣看来,逍遥王登基为帝,指日可待,若是我等在不出手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到时候我们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以逍遥王的手段,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抵挡的,趁此机会必须重创逍遥王的势力才行,否则一切都已成定局,大势已去。”
李建成瞥了一眼李钢,无奈地苦笑道:“本王也知道眼前的情况,对于我们大大的不利。本王召集诸位,就是为了此事,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应对逍遥的反扑。若是逍遥真的得到了太子之位,我等就前功尽弃,一切已成定局,只不过本王与齐王想了许久,仍然没有任何的办法去解决眼前的危机,实在是无可奈何。”
众人沉默不语,李建成的话中意思,他们都心知肚明,也深深地知道李建成说的是正确的,只不过他们不会坐以待毙,还没有打仗就输了,这不是他们的风格,也不是他们的做法。因此,众人紧锁眉头,绞尽脑汁,都在想着用什么的方法去面对眼前的局面。
郑善国陡然说道:“王爷,臣倒是有一计策,不知王爷敢用否?”
李建成、李元吉两人面面相觑,李建成直接了当地回道:“有何良策,不妨直说!”
“臣的建议就是联合秦王,与秦王共同商量对付逍遥王的计划,不然仅凭我方的力量已经无法撼动逍遥王在朝中的影响力;逍遥王如今又有皇命在身,地位更加的稳固,朝中大臣纷纷对他唯命是从,从未有丝毫的不服,长此久往下去,逍遥王必定深得民心,百官拥戴。”
郑善国详细地分析道,他见李建成、李元吉两人疑惑不解的神色,又不慌不忙地解释道:“逍遥王大势已成,皇上将朝中大权交托于逍遥王,众所周知皇上的心意已决,逍遥王日后必定是继承大统之人;如今我们无法与之抗衡,秦王也无法单方面的对逍遥王造成任何的危害,以秦王的心性,他必然心急如焚,怒火滔天,他多年的计划化为泡影,任谁都无法安然接受这样的事情。因此,我们想要与逍遥王抗衡,必须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否则迟则生变。”
李建成、李元吉两人紧锁眉头,久久不语,他们也在思索着郑善国提出的建议。他们两人一直以为都与秦王李世民不合,李建成的势力与秦王府势同水火,不死不休的地步。若是他们主动与秦王李世民联合,李建成、李元吉认为不可能,毕竟他们与秦王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就算他们放下身段,不计前嫌,秦王李世民也不一定会同意。
郑善国见李建成、李元吉两人摇头叹息,他跟随在两人身边也有数年之久,算得上是老臣了,焉能不知道李建成的想法。于是,郑善国再次沉声道:“虽然秦王府与我们势同水火,那是之前秦王与蜀王为了皇位之争,实属无奈,谁也不愿意轻言放弃。不仅仅如此,秦王更是栽赃陷害于蜀王,致使王爷被废除太子之位,贬为蜀王,实际上杨文干事件得益最大的是逍遥王,损失最大的却是秦王。”
“以臣之见,秦王断然不会将皇位拱手送与逍遥王;秦王精心布局想要一举奠定他在朝中的位置,却被逍遥王打乱了他全部计划,甚至破了秦王的局,使得秦王被皇上责罚,他的势力也遭到皇上的重大打击,秦王定然心生不满。”
“虽然近日来,秦王都表现的平淡,实际上抓住时机想要一举翻身,却没有想到太穆皇后驾崩,她的遗命居然是想要逍遥王登基为帝,指点江山;秦王的脾气,臣不说王爷都知道,他定然心中一片怨恨,只不过不表现出来,然而皇上的一道圣旨,直接给予逍遥王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臣料想秦王必定心急如焚,不亚于我等,甚至过之而不及,仅凭秦王府一人势力根本就无法撼动逍遥王,秦王必定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扳回局面,为今之计,只有与我们联合才行,我们也必须与秦王联合,将两股势力整合到一处,方能真正的扳回局势。”
郑善国情真意切地分析,一语击中李建成、李元吉两人的要害,他们之前还犹豫不决地样子。顷刻间,李建成、李元吉坚定不移地点点头,斩钉截铁道:“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办,一切就交托于郑大人去办,务必办妥!”
郑善国见李建成、李元吉终于下定决心,他郑重其事地说道:“臣领命!……”
李建成、李元吉等人正准备亲笔修书一封,让郑善国带去面见秦王李世民,却听到府外有人高声喊道:“王爷,府外有人求见!”
李建成诧异地问道:“来人是谁?”
“长孙无忌!”
李建成见那人禀报声,他皱着眉头,喃喃道:“长孙无忌?那不是世民府上的人吗?他来此作甚?”
不过,李建成依然命人带长孙无忌前来,他见长孙无忌一身常服,就知道他是偷偷地前来,为了掩人耳目,他亲自出门迎接道:“长孙大人前来,有何事?”
李建成、李元吉等人纷纷诧异的看着长孙无忌,不知道他是自己的意思,还是秦王李世民的意思,只见长孙无忌款款而来,他大步流星的来到李建成、李元吉的面前,微微躬身施礼,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王爷,臣此次前来是受了秦王重托,让臣交予王爷一封信!”
李建成接过长孙无忌怀中取出的信件,他拆开信件,只见上面清楚地写明了长孙无忌的来意,以及信内都是说明了秦王李世民的意思,还有李世民将目前的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与郑善国分析的相差不大,也就直接表达了李世民想要与李建成等人联合一起抵御李逍遥,使得李建成微微一愣,随即大笑起来,他想都不想直接了当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愿意与李世民结盟。
于是,长孙无忌又带着李建成的亲笔信回到秦王府,自此李建成与李世民势同水火的两人,首次集结在一起。面对李逍遥的强势崛起,李建成与李世民两人都不得不放下身段,与自己最不喜欢的对手联合在一起,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没有绝对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再说他们两人还是亲兄弟。
当天晚上,李建成、李元吉等人与秦王李世民相约在一起,共同商议如何面对李逍遥,想要将自己等人的劣势扳回来,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人想要直接将李逍遥的势力打散,到时候他们再去考虑以后的事情。毕竟,李逍遥才是他们最需要面对的敌人,必须全力以赴才行。
。